夏衍简介_夏衍简介
【tool.jxxyjl.com--中国文学名人】
夏衍
中文名称: 夏衍
又 名: 沈乃熙
性 别: 男
民 族: 汉
职 务: 上海军事管制委员会文教委员会副主任(曾任)
上海市委宣传部部长(曾任)
上海市文化局局长(曾任)
中国人民对外文化协会副会长(曾任)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曾任) 全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副主席(曾任)
华东局宣传部副部长(曾任) 文化部副部长(曾任)
生 卒 年: 1900.10.30-1995.2.6
国 别: 中国
正式发表小说诗歌文学作品: 上海屋檐下 在烈火中永生 春蚕 林家铺子 狂流 祝福 秋瑾传 革命家庭
生平简介
夏衍(1900.10.30-1995.2.6) 作家、剧作家、电影理论家。
原名沈乃熙,字端先。浙江杭县(今余杭)人。1919年在杭州甲种工业学校学习时参加五四运动,编辑刊物《双十》和《浙江新潮》,发表“随感录”等,批评时政。1920年留学日本,先后在明治专门学校电机科和九州帝国大学学习。学习期间接触马克思主义理论。1924年被孙中山吸收为 国民党党员。1925年任东京国民党驻日总支部常务委员兼组织部部长。1927年因东京国民党总支部遭西山会议派袭击,被迫回国。同年在上海加入中国共产党。1929年与郑伯奇、冯乃超、陶晶荪等组织上海艺术剧社,主编左翼艺术刊物《艺术》,首次提出“普罗列塔利亚(无产阶级)戏剧”的口号,并翻译出版高尔基的小说《母亲》等。1930年参加发起组织中国 左翼作家联盟,被选为常务委员,后又发起组织中国戏剧家联盟。1932年任明星影片公司编剧。翌年在瞿秋白 领导下,与阿英、王尘无、司徒慧敏 、石凌鹤等人组成中共电影小组,从事团结进步电影工作者,开辟左翼电影评论阵地,组织新的电影剧作等工作。同时创作了具有革命现实主义倾向的电影剧本《狂流》、《春蚕》、《上海二十四小时》、《脂粉市场》 等,并撰写批判“软性电影论”的评论文章,翻译发表了普多夫金的《电影导演论》。1935年遭当局缉捕,一 度蛰居避难。先后创作了《赛金花》 、《自由魂》(即《秋瑾传》)、《上海屋檐下》等话剧剧本,以及报告文学《包身工》。抗日战争爆发后,与郭沫若等人创办上海文化界救亡协会机关报《救亡日报》,任总编辑。后主要从事新闻工作和戏剧创作,先后在上海、广州、桂林、重庆、香港 、新加坡等地负责《救亡日报》、《华商日报》、《新华日报》、《南侨日报》的编辑工作,发表散文、杂文 、政论、随笔以及话剧剧本《心防》、《法西斯细菌》、《复活》(据托尔斯泰同名小说改编)、《戏剧春秋》(与于伶、宋之的合作)、《芳草天涯》等。1949年任上海军事管制委员会文教委员会副主任、华东局宣传部副部长、上海市委宣传部部长、上海市文化局局长。1954年任文化部副 部长及中国人民对外文化协会副会长,1954年、1958年被选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1960年任全国文学艺术 界联合会副主席。曾将鲁迅的小说《 祝福》、茅盾的小说《林家铺子》改编为电影剧本,取得突出的成就。1960年与水华合作改编陶承的回忆录《我的一家》,并摄成影片《革命家庭 》,于1963年获第二届电影百花奖最佳编剧奖。“文化大革命”中受“四人帮”迫害,被监禁八年余。1979年被选为中国文联副主席和中国电影家协会主席,并担任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副会长、文化部顾问等职。1982年当选为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小说诗歌文学作品有《夏衍电影剧作集》、《电影论文集》、《劫后影谈》、《夏衍论创作》、《夏衍杂文随笔集》、《夏衍选集》、《杂碎集》、《生活、题材、创作》、《懒寻旧梦寻》等。长 期从事话剧、电影剧本创作和电影理论研究,其小说诗歌文学作品反映各个时期的社会生活,追求思想性和艺术性的统一,风格简洁、深沉,对中国电影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1985年获文化 部颁发的荣誉奖状。
电影剧作1933:狂流春蚕脂粉市场 上海二十四小时时代的女儿(与郑伯奇、阿英合作) 1934:同仇 女儿经(与郑正秋、洪深等合作)
1935:自由神
1937:压岁钱 摇钱树
1939:白云故乡
1948:恋爱之道
1949:结亲(与葛琴合作)
1952:人民的巨掌
1956:祝福
1959:林家铺子、革命家庭(与水华合作)
1962:故园春梦
1965:在烈火中永生
本文来源:https://tool.jxxyjl.com/zhongguowenxuemingren/36535.html
-
赵大年山水画|赵大年简介详细阅读
公主的女儿 作者:赵大年[满族] 一 黄裁缝有个美丽的名字,叫黄秋萍。她今年52岁了,满头乌丝,身体也没发福,腿脚轻快,走起路来一股风,从背影看上去,好似30郎当岁儿的大嫂。正脸细看,眉清目秀,高鼻梁,绞过脸,面皮白净,只是眼角布满了细密的鱼尾纹,记载着她的年龄。她极懂礼貌,从不正面冲人说...
-
[张淇]张林鹂简介详细阅读
值得留恋的人生驿站 作者:张林鹂 一直听奶奶说她有个老同事,是抗美援朝时候认识的。当时奶奶刚参军,在前方医院里当护士。那个人也是。于是两个人认识了,培养出了深厚的友情。后来因为部队要转移,医院要分割,于是两个人分开了,战场的硝烟,使她们失去了联系,一下就是50年。这50年来,奶奶的朋友交了不...
-
张承志简介心灵史_张承志简介详细阅读
张承志 姓名:张承志 性别:男 民族:回族 出生年月:1948年 出生地:北京 籍贯:山东济南 笔名张录山。1978年开始发表作品。主要代表作有短篇小说《骑手为什么歌唱母亲》、《阿拉克足球》,中篇小说《黑骏马》,长篇小说《金牧场》、《心灵史》等。 张承志1948年初生,原籍山东济...
-
【张胜友作品】张胜友简介详细阅读
海之恋 作者:张胜友 一 大海无垠,水也滔滔,浪也滔滔…… 海之一隅,绿树婆娑如翡翠,屋宇错落如花园,琴声悠长如仙阁……啊,这就是相传远古时代为白鹭栖息之地——鹭岛。 鹭岛,又称之为厦门岛! 二 乙酉年末,新岁将临。 胡锦涛总书记仆仆风尘来到厦门海沧台商投资区考察并亲切会见台商...
-
主持人张宏简介|张宏简介详细阅读
姑苏看水 作者:张宏 一个北方人,初到江南,对水多少有些惧怕。 街上的地面是湿漉漉的,屋里的被褥用手一摸,也有些莫名的潮意。在这个秋末,北方早已是艳阳高照,这里却到处被一层水的薄纱笼罩,像一个戴着纱巾的女人,怕风吹日晒弄粗了脸。 但是,如果你住下了,就慢慢地体会到它的好,体会到它的造化。...
-
张锲简介|张锲简介详细阅读
张锲 张锲 1933年生,安徽寿县人。1949年开始发表作品,著有长篇报告文学《热流》、《在地球的那一边》、长篇小说《改革者》、话剧《金水桥畔》、电影《最后的选择》、长诗《生命进行曲》等。...
- 详细阅读
-
钟敬文全集|钟敬文简介详细阅读
钟敬文:我生命中的五四 五四是中国的一个超级民族节日。她的意义是多方面的,既有其重大的政治意义,也有深远的学术意义。像这样意义的节日在我国历史上可能是很少的,或者说是唯一的。 五四运动发生于1919年。那一年,我十七岁(按照中国旧历虚岁的算法),是一个已经略知一些世事的青年...
-
[曾凡华简历]曾凡华简介详细阅读
在睢宁大地上行走 作者:曾凡华 1 我觉得,能在睢宁大地上行走,是一种缘分! 当了一辈子兵,走南闯北,从东北乌苏小镇到南海西沙群岛,从新疆红其拉甫到内蒙苏泊淖尔,我都留下过自己的足迹。然而,与地处黄河古道的睢宁总是失之交臂。 上世纪70年代初,撰写台儿庄战役小说,途经...
-
[作家鲁彦简介]鲁彦周简介详细阅读
鲁彦周 鲁彦周 1928年10月出生于安徽巢县鲁集村。1954年开始发表作品。主要代表作有《凤凰之歌》(电影文学剧本)、《天云山传奇》、《古塔上的风铃》、《逆水》、《双凤楼》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