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一凡简介|韦一凡简介

中国文学名人 2021-06-02 网络整理 可可

【tool.jxxyjl.com--中国文学名人】

  姆姥韦黄氏

  作者:韦一凡[壮族]

  雄鸡刚刚啼晓,金鸡寨东头那间矮小的土屋里,一张木床吱吱呀呀响了一阵,结实的老麻布蚊帐从里面撩开,接着“嗒”的一声响,电灯亮了。灯光下,一位慈祥的姆姥(老妈妈)下了床,走到窗前,用骨节突出的手从四方台上拿起一把乌木梳子,慢慢梳理她银灰色的头发。沙—沙——木梳摩擦头发发出轻柔的声音,像神仙弹奏的音乐,隐约飘渺,牵人情怀,把她带进了往事的回忆里。一首古老的壮族民歌,在她耳边响起来了:

  男是天,

  女是地;

  天盖地,

  做夫妻。

  天上打雷又下雨,

  地上万花结果实。

  结了甜果男人收,

  结了苦果女人吃。

  这首民歌,是阿妈教给她的做女人的第一课。她记得,阿妈是满眼含泪教她唱这首民歌的,歌声带着凄苦的韵味,唱着唱着,她也跟着阿妈流泪了。那时年纪小,她还不太懂这首民歌的含意。后来长大了,年老了,她自己也惊讶,这首民歌,几乎把她的生活说全了;或者说,她一生的生活法则,是不知不觉地从这首民歌领会来的。

  她梳好头发,在后脑绾了一个髻。然后,又“嗒”的一声拉一下电灯开关,睡房里黑了,小灶屋里的电灯亮了。她大脚丫子趿着鞋,走进小灶屋。洗锅、淘米,注满一锅水,点火熬粥——壮族农家的习惯,就是丰收年月,白天也是熬一大锅粥,吃三餐,晚上才吃干的。姆姥单家单口,为什么也熬一锅?还有猪呢!从当媳妇以后,她每日最先的劳作是熬粥。天天如此,从不更改。

  晒干的蕨蕨草在锅底下欢乐地燃烧,红亮的火苗照到姆姥皱纹纵横的脸上。她昏花的眼睛变亮了,思潮也像欢乐的火苗,激荡起来了,她想起了一生中最欢乐的事——出嫁!

  人说:女子最靓十八岁,姆姥十八岁的时候,模样儿赛过牛头寨同班的姑娘。那阵子,家里穷得买不起一块镜子,只听见人说她长得好看,到底怎么好法,她可从来没仔细端详过。媒人来了,给她说婆家,不跟她说,只跟爹妈说。媒人走了,妈才来告诉她,要把她“卖”到金鸡寨去。她能说什么呢,嫁鸡随鸡,嫁狗随狗罢哩!出嫁那天,她头上蒙上一块红布,拥上花轿,一路没有眼泪地哭呀哭呀,哭到金鸡寨,像只懵头鸡,不分东西南北,跟一个没有见过面的男人拜了天地,成了夫妻。因为那个跟她拜天地的男人名叫韦木山,她从此有了一个不算名字的名字:韦黄氏。

  当天晚上,蒙头红布被人揭开,她悄悄抬起眼皮,呵呀!一个好英俊的后生站在眼前朝她笑,笑得她心里直冒甜水哩!“这是我命好,老天给了我这样讨人喜欢的夫婿。”她和木山过了三天新婚日子。他们面对面在老麻布蚊帐里盟誓:白头偕老,永不负心。

  照着壮家古老的风俗,新娘子在夫家过完三天新婚日子就得回门。以后就在娘家住,自己开荒种棉麻,织土布,存私钱。逢年过节,才到夫家住一两天。直到怀了孩子,要坐月了,才到夫家坐喜盘。从第一个孩子出世那天起,新娘才算是夫家的正式成员。韦黄氏自从回门以后,好不思念木山,她到金鸡岭上开了一块荒地,种上棉花。每天,她乐意跑十五里路,带一竹筒稀粥,到棉花地里来劳作。从播种到摘棉花跑过多少趟,她记不清,跑不厌。棉花地里,隐藏着她和木山的情爱。木山常到棉花地里来会她,跟她摘棉花,两人你一口我一口喝完那一竹筒稀稀的粥。日子过得蛮有味道,但也有不足。她巴望快怀上孩子,好搬到木山家去。可是,收了两次棉花,织了四匹土布,她那身子呀,还是松松爽爽的,没那个感觉。两年过去,她以为自己命里注定无子送终了,却不料棉花地里第三次下种的时候,她就确切地知道自己“有”了。她到金鸡岭上的棉花地里,等木山来会,她要把喜讯告诉他。可是怪呀,一天,两天,一月,两月木山不照面,托人打听,说是出远门去了。“狠心的人呀,出远门也不说一声。正是兵荒马乱的年头。白狗连日开往右江那边打红军,你不怕,我天天提心吊胆。碰上个好歹,未出世的孩子往后没个爹,孤儿寡母可怎么过呢?”每天,韦黄氏在金鸡岭上的棉花地里凄切哭泣,自怨自诉,每一棵棉树上都洒过她的涕泪。收完第三次棉花,她来不及织布,就搬到木山家里来住下了。木山是独龙崽,家里还有爹妈。两老常对儿媳骂儿子不贤不孝。韦黄氏反而劝慰公婆宽心养老,他不在,有她呢!

  她坐喜盘了,生下一个男孩,取名阿望——望阿爸快归来呀!

  阿望会说话了,只会叫阿妈、阿公、阿婆,没能叫一声阿爸。可怜的孩子!

  阿望上学破蒙了,家长填阿公的名字。韦黄氏又当儿子又做媳妇,加倍孝敬公婆。公婆满寨子夸她:比亲生女强!

  公婆去世以后,这个家真难撑呀!大小事情,里里外外,连个商量的人都没有。不过,她总觉得有一天木山会突然归来。多少媒婆来过劝她“拖油瓶”改嫁呀!可她不能忘记她和木山的海誓山盟。她一直把希望寄托在明天,只要还有明天,她的希望就不会破灭。

  果然有一天,寨里来了收鸭毛的生意人,问清了门户,悄悄把一封皱巴巴的信交给了韦黄氏,重重叮咛一句:“别让外人知道。”说完匆匆走了。韦黄氏不识字,揣着信赶回娘家,把信交给了阿爸。阿爸看了开头,高兴得拍腿称赞:“好汉:原来木山是在外头干大事呀!”看下去,老人却动起气来:“嗨!这不成话!”

  韦黄氏看出信里头有什么不平常的事,小心地问阿爸:“他说什么啦?”

  阿爸点着信说:“他这里写着,他在外头干革命,说不定哪天会牺牲,更说不定哪天能回来,叫你不要等他了,趁着还没生孩子,另找个主家。”

  韦黄氏急着说:“不不,阿爸!你快回个信给他,就说阿望七岁了,脸儿全像他……还有,他革命,我等他……”

  阿爸两手一摊:“写信往哪儿寄?也不知道他住在什么地方!”

  信是没有写,可她心里踏实了。丈夫活着,在为穷人争天下哩。哪怕等到天老了,她也要等他。等呵等呵,从二十岁等到三十五岁……

  卜卜卜!粥滚了,热气冲出锅盖,泡沫漫溢锅边。韦黄氏揭开锅盖,手执长柄木勺,在滚开的粥锅里画着圆圈搅了五次。然后,拿来半升金黄的玉米粉,一把把撒下去。玉米粥变稠了,锅里翻滚着金色的泡沫。她又拿长柄木勺画着圆圈搅五次。再烧一阵火,看见沉在锅底的米粒浮了上来,她又用木勺在锅里画着圆圈搅五次。撒了火,这锅粥就熬得了。

  她每天煮一锅粥,总共用木勺在锅里画十五次圆圈,一次不多,一次不少。为什么呢?她等木山等了十五年呀!那十五年的日子,像玉米粥一样,是一天天熬过来的!

  唉!十五年的苦等,给她的报偿是一条擦泪的毛巾!——她叹了口气,坐在土灶前,拿烧火棍拨拉将要熄灭的灰烬,那令人凄楚的一幕又浮现在眼前——

  阿望十四岁那年,解放了,天变啦。木山该有个音讯了呀。韦黄氏天天竖起耳朵等着。果然,过不久人们风传木山在省城里坐了一个官位,比县长还大呢!她乍一听这消息,想信不敢信。接着,木山来信了,收信人写的是阿公阿婆的名字。她捏着信,叫阿望念。阿望快要高小毕业啦,头一次见到爸爸的亲笔信,他流着泪给阿妈念哩!信上只问候阿公阿婆,并说他最近要回家看望二老。阿公阿婆去世了,木山还不知道呢。阿望念完这边,又翻过那边,怪呀,信上没一个字提到他和阿妈。韦黄氏心里好不虚慌,她叫儿子马上给木山复信,把家里的景况都写上。她坐在桌边,看着儿子写,时不时提醒儿子,该添上什么。信寄出去当天,她把那只黄花项鸡单独关进小笼,用香油伴熟玉米喂它,等木山回来,合家三口吃一餐团圆饭。等到黄花项鸡被喂得两腿撑不住一身肥肉趴下来了,还不见木山回来。

  有一天,刮着小北风,韦黄氏正在曲流河里捞猪菜。阿望急急忙忙地跑来,离老远就喊:“阿妈!有人来啦!”

  “谁呀?”

  “有一个穿大衣的人,是区长跟他来的!你快回去看看!”

  “准是你阿爸!”韦黄氏欢快地跳上河岸,挑起泥箕跟儿子往家跑。捞得的水藻撒落一路,她也顾不上捡了。她远远就看见家门口一大帮乡亲围着女区长和个穿大衣的人在说话。她一眼就认出那个穿大衣的人是她日夜思念的木山!走近些,她看清他胖了,但好像并不愉快,眉尖结着忧愁。木山看见了妻子,朝她点点头。她羞于在乡亲面前招呼他,只朝他甜甜地笑了一笑,慌忙开了屋门,叫人们都进屋里去。可是,有的悄悄走开;有的即使进了屋,也只寒暄几句走了,最后剩下女区长。她朝久别重逢的夫妻点了点头,也走到院门外,独自踱来踱去。

  “你……回来了?”韦黄氏像才见到木山似的,低声招呼他。

  “回来了。”木山心事重重地点关头,望着阿望问:“这是孩子?”

  “是呀!”韦黄氏忙把阿望拉过来,往木山面前推:“快叫阿爸!快叫呀!”

  阿望怯生,紧挨阿妈,越推他越倒退,不敢叫阿爸。

  木山从大衣口袋里掏出一包糖果,叫阿望吃。韦黄氏看见木山眼里含着泪花花。她出神地望着他,真想把十五年积存的话,痛痛快快地说个够。只可惜儿子在旁边,他开始懂事了,有些话是不能让他听到的。啊,等到晚上再说吧,先让木山跟孩子玩玩。

  她把阿望上衣的纽扣扣好,拍了拍他的肩头,说:“嘴真笨!叫爸爸都不敢!去吧,让爸爸好好看看你,我去烧水杀鸡!”

  她转身刚要进厨房,木山把她叫住:“不忙!你坐下吧,我……想跟你商量……”

  看见木山说话吞吞吐吐,韦黄氏疑疑惑惑地返身坐到墙边的矮凳上。木山拿出一条新毛巾,无言地递给她。她心里顿时冒出一股冷泉,啊呀,不好,山歌里有唱:“见面先给白毛巾,劝妹莫要太伤心”哩!木山将要说什么?

  木山仍然站着,无限感慨地说“阿望妈!你这十多年,过得不容易!”

  韦黄氏低下眼眉说:“苦挣苦熬,总算盼到了你回来了。”

  “走的时候,没跟你商量,扔下一个家,够你苦了。你照顾了爹妈,又抚养阿望……这些,我一辈子不会忘记。”木山声音暗哑,说得很吃力。

  韦黄氏困惑了:“说这些干什么呀?”

  木山继续说下去:“后来我托人给你带来了那封信,你,收到了吧?”

  “收到了。那时阿望满七岁了!”

  “我以为你还没有孩子,怕误你一辈子,才写了那封信。的确,在那些年月,在敌人的刀口下干革命,说不定哪天会牺牲,我时刻准备着把生命献出去,因此,我不能叫你等我……”

  韦黄氏温和地责备他:“你这个人哪,光许你为别人好,不许别人为你也沾点光。难道我错了吗?”

  “不不,你没有错!可是……唉,我如今不知道怎么办好!”木山难过地低下了头。

  “什么事呢?”

  “我对不起你呀!”

  “到底是什么事?”她急得坐不住了,倏地站起身来。

  “说出来,你不要难过……”

  “哎呀!你快说吧!藏头露尾的,看你不把人急死嘛!”她急得直想跺脚。

  木山不敢看她,喃喃地说:“我以为你接到那封信以后,就照信上写的去做了。所以,我……又和别人成了家,也有了孩子……”

  木山声音很低,韦黄氏却像霹雳炸顶,一下跌坐在矮凳上。屋子里一时变得很静。韦黄氏目光呆滞,突然间变得老了。她心口绞痛,喉头哽住,牙齿紧紧咬住木山给她的白毛巾,极力控制着不哭出声来。

  阿望吓呆了,手中那包糖落到地上,糖果撒个满地星。

  木山内心很痛苦,又不能安慰她。因为此时此地,任何带感情的抚慰都会使她更加痛苦。

  韦黄氏突然起身跑进里屋,扑到床上,放声大哭。阿望也哭着跟了进去。

  听着母子的哭声,木山脚步沉重地走进当年作新房的里屋。他感慨万端地坐在床边,拉着韦黄氏的手。他真想说他要跟她过——可是,他终于没有说。

  女区长走进来了,不住声地安慰韦黄氏。等她哭过了劲,女区长说:“大嫂!你别难过,木山同志回来,是跟你商量哪!由于历史的原因,木山同志又结了婚。但是,你和他成婚在前,并且现在还有感情基础,你有权利提出自己的要求,政府将尊重你的权利。你明白我的意思吗?”

  韦黄氏痛苦地说:“区长!我明白。等了他这么多年,我为的是什么呀?阿望该有个爹啊!可那一头怎么办?那妹子有了孩子,他们也怎么过呢?谁都没有错,可,一根秤杆哪能呆两个秤砣呢!”

  区长问:“那你的意思……”

  “我认这笔无头账吧!我,没文化,做惯了田地,离不开金鸡寨,就让我守着阿望在这屋里过完这辈子。木山是国家的人,让他……跟那妹子在一起过……”

  韦黄氏放声痛哭,木床跟着哭声颤动。她忍受着一生中最重大的打击,把自己可以得到、也应该得到的东西让了出去……

  一场看来相当麻烦的婚姻纠纷,毫无争执地解决了。女区长含着泪,握住韦黄氏粗糙的手,说着安慰的话。木山走出里屋,操刀执斧,修好了缺腿的桌凳,劈了一个树蔸,又把院墙塌下的地方垒好。他默默做着这些,尽最后一次义务。

  没有必要再留下去了。他走进里屋,把可以买两百斤米的钱放在床边,心情沉重地与前妻告别:“我走了……”

  韦黄氏强撑着下了床,扶着阿望的肩头,送木山走出门去。木山一步三回头,望着倚在门边的母子俩。突然他又走回来,脱下大衣,披到儿子身上……

  第二天,区长派人给韦黄氏送来了离婚证,她划根火柴把它烧了。她还把自己看成是韦家的人。她对自己向来对木山的痴情一点不后悔,她还在默默地着木山。这种埋藏在心底的,实实在在的,一点不掺假。

  那只黄花项鸡肥死在小竹笼里了。韦黄氏母子俩不吃它,送给了邻居。

  此以后,韦黄氏守着阿望,过着“半边家”的日子。她省吃俭用,一根筷子点盐送粥,省下银来供阿望念书。阿望是个有内劲的孩子,平时少言寡语,心里可要强,念书成绩总在头名。高中毕业以后,他考上了军医大学,这可把当妈的乐坏了呀!金鸡寨有史以来,阿望还是头一个念上大学的人呢!

  韦黄氏想到这里,笑了。生活曾经亏待了她,后来又对她有所补偿。生活呀,既有灰色的痛苦,也有绿色的希望。

  天亮了。她站起身,搅匀了两桶猪食,提进猪栏。虽然年过六旬,但终年不歇的劳作使她身架很结实。她提一桶猪食,脚不打飘,气不上喘,好像一架老牌缝纫机,油漆脱落了,但各个部件仍然完好无损,运转灵活。猪食倒进食槽里,三头白毛粉肉的肥猪呱达呱达来抢吃。这三头猪,是她生产队包来养的,每头包产三百斤水重,配给一块饲料地,自种自收。生产队里人人劝她不用包产养猪了,在家里养鸡种花度过晚年,吃喝穿戴队里包下来。她不依。靠自己的力气过日子,她才吃得爽口,睡得安稳。劳动里边,有她一辈子追求不厌的乐趣。

  三头猪吃饱了,她又搅匀了两桶猪食,倒进食槽里,这是猪的午餐。今天,她要到饲料地里去给玉米苗培土,中午不回来。

  韦黄氏从猪栏里出来,顺便开了鸡笼,喂了鸡。之后,又提一桶水浇院里的葡萄。这棵葡萄,藤粗叶茂,用哥桐木搭的四方天盖上,郁郁葱葱的枝叶间,吊下一串串紫色的果实。这四根哥桐木,是她的儿子阿望和儿媳桂兰亲手埋下的。每次浇水,她都触景生情地回忆起他们搭葡萄架的往事。这会儿她的思路,又像一条被风掀动的长长的飘带,飘上粉红色的晨空,儿子和儿媳的音容笑貌,又展现在她那比天空还要宽广的脑际间——

  阿望念完军医大学,被分配到野战部队的医疗单位工作。韦黄氏这间矮矮的土屋,门楣右上角钉上了“光荣军属”的牌子。一年以后,阿望回家来探亲,韦黄氏踮起脚,仰起脸,伸出粗糙的手抚摸儿子的帽徽。儿子掏出手帕,给阿妈擦去快乐的泪花。到晚间,来看热闹的乡亲们都走了,连那个不愿离去的桂兰也一三回头地走了。土屋里只有母子俩,往时少言寡语的儿子话多起来了:“妈!你觉得兰……好吗?”

本文来源:https://tool.jxxyjl.com/zhongguowenxuemingren/36347.html

《夏一凡简介|韦一凡简介.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 赵大年山水画|赵大年简介

    公主的女儿  作者:赵大年[满族]  一  黄裁缝有个美丽的名字,叫黄秋萍。她今年52岁了,满头乌丝,身体也没发福,腿脚轻快,走起路来一股风,从背影看上去,好似30郎当岁儿的大嫂。正脸细看,眉清目秀,高鼻梁,绞过脸,面皮白净,只是眼角布满了细密的鱼尾纹,记载着她的年龄。她极懂礼貌,从不正面冲人说...

    发布于:2021-06-09

    详细阅读
  • [张淇]张林鹂简介

    值得留恋的人生驿站  作者:张林鹂  一直听奶奶说她有个老同事,是抗美援朝时候认识的。当时奶奶刚参军,在前方医院里当护士。那个人也是。于是两个人认识了,培养出了深厚的友情。后来因为部队要转移,医院要分割,于是两个人分开了,战场的硝烟,使她们失去了联系,一下就是50年。这50年来,奶奶的朋友交了不...

    发布于:2021-06-09

    详细阅读
  • 张承志简介心灵史_张承志简介

    张承志  姓名:张承志  性别:男  民族:回族  出生年月:1948年  出生地:北京  籍贯:山东济南  笔名张录山。1978年开始发表作品。主要代表作有短篇小说《骑手为什么歌唱母亲》、《阿拉克足球》,中篇小说《黑骏马》,长篇小说《金牧场》、《心灵史》等。  张承志1948年初生,原籍山东济...

    发布于:2021-06-09

    详细阅读
  • 【张胜友作品】张胜友简介

    海之恋  作者:张胜友  一  大海无垠,水也滔滔,浪也滔滔……  海之一隅,绿树婆娑如翡翠,屋宇错落如花园,琴声悠长如仙阁……啊,这就是相传远古时代为白鹭栖息之地——鹭岛。  鹭岛,又称之为厦门岛!  二  乙酉年末,新岁将临。   胡锦涛总书记仆仆风尘来到厦门海沧台商投资区考察并亲切会见台商...

    发布于:2021-06-09

    详细阅读
  • 主持人张宏简介|张宏简介

    姑苏看水  作者:张宏  一个北方人,初到江南,对水多少有些惧怕。  街上的地面是湿漉漉的,屋里的被褥用手一摸,也有些莫名的潮意。在这个秋末,北方早已是艳阳高照,这里却到处被一层水的薄纱笼罩,像一个戴着纱巾的女人,怕风吹日晒弄粗了脸。  但是,如果你住下了,就慢慢地体会到它的好,体会到它的造化。...

    发布于:2021-06-09

    详细阅读
  • 张锲简介|张锲简介

    张锲  张锲 1933年生,安徽寿县人。1949年开始发表作品,著有长篇报告文学《热流》、《在地球的那一边》、长篇小说《改革者》、话剧《金水桥畔》、电影《最后的选择》、长诗《生命进行曲》等。...

    发布于:2021-06-09

    详细阅读
  • 绿蜻蜓 朱述新_朱述新简介

    朱述新  朱述新 1945年出生。山东滕县人。著有儿童叙事诗《三个小羊倌》、《我们的团长》等。...

    发布于:2021-06-09

    详细阅读
  • 钟敬文全集|钟敬文简介

    钟敬文:我生命中的五四  五四是中国的一个超级民族节日。她的意义是多方面的,既有其重大的政治意义,也有深远的学术意义。像这样意义的节日在我国历史上可能是很少的,或者说是唯一的。   五四运动发生于1919年。那一年,我十七岁(按照中国旧历虚岁的算法),是一个已经略知一些世事的青年...

    发布于:2021-06-09

    详细阅读
  • [曾凡华简历]曾凡华简介

    在睢宁大地上行走  作者:曾凡华  1 我觉得,能在睢宁大地上行走,是一种缘分!   当了一辈子兵,走南闯北,从东北乌苏小镇到南海西沙群岛,从新疆红其拉甫到内蒙苏泊淖尔,我都留下过自己的足迹。然而,与地处黄河古道的睢宁总是失之交臂。   上世纪70年代初,撰写台儿庄战役小说,途经...

    发布于:2021-06-09

    详细阅读
  • [作家鲁彦简介]鲁彦周简介

    鲁彦周  鲁彦周 1928年10月出生于安徽巢县鲁集村。1954年开始发表作品。主要代表作有《凤凰之歌》(电影文学剧本)、《天云山传奇》、《古塔上的风铃》、《逆水》、《双凤楼》等。...

    发布于:2021-06-09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25 实用工具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