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阎纯德个人简历】阎纯德简介

中国文学名人 2021-05-28 网络整理 可可

【tool.jxxyjl.com--中国文学名人】

  澳门,我的温柔之乡

  作者:阎纯德

  温馨,惬意,安详,从容而散淡,自由自在、心满意足的真味,是我在澳门无意中拣到的。说来奇怪,走过20世纪之后,或者说经过几十年的风雨沧桑的洗礼,“突然间”会有这样奇妙的感觉征服我,说句心里话:我感谢澳门。

  虽然我算不上浪迹天涯游走四方的那种人,可我在异国他乡也生活了许多年,欧风美雨,还有我们的东方明珠香港和宝岛台湾,那里鳞次栉比的现代高楼,那里绮丽迷人的山水风光,也眼花缭乱地撩拨过我的心,让我好生喜欢。但是,当我一踏上澳门这块圣土,便被这里的温馨和朴素所迷恋,被这里浓郁的人情所感染。就物质和精神而言,我常对人说的一种感觉是:香港,是奢华的都市“地主”;澳门,是朴素的乡下“中农”……

  在我的一生中,除了家乡濮阳和求过学的开封与长期劳作及生活过的北京、巴黎和马赛,澳门是我居住时间最长的一座小城。我喜欢澳门。

  

  在闲居澳门的日子里,我时常走出南园之家,绕过高美士大街,再沿着何贤公园和宋玉生公园,让那带有春风的脚步,一直溜达到观音莲花苑。在这段不太长的路上,我往往独自享受着高大的旅人蕉、漂亮的鸡蛋花、丽人般的洋紫荆、含羞的大叶合欢、桃金娘、串钱柳和番石榴以及黄槐决明、春花石斑木、大叶紫葳、苦楝、罗汉松、蝶形花的温柔迎送。赏花观树是我由来已久的习性,我喜欢停在赏心悦目的花丛树影里,细看花的娇容,琢磨树的相貌,并扯着它们斑斓的衣裳与之窃窃私语。在晚上,尤其是周末,我会牵着妻子的手,再邀上三两好友,穿过阵阵暗香,侧目赏灯,举首赏月、观星,或是看那奔马似的白云如何掠过楼梢、擦着明窗,去远方赶庙会的匆忙形色。这些花树,以及变幻莫测的天象,每次都让我心旷神怡地体悟“天人合一”的奥妙理趣。然后,徜徉在音乐喷泉的低吟浅唱里,聆听澳门时而激越时而平和的心跳。当我来到海畔,总要顶礼膜拜融合了东方的善良西方的虔诚的高高站在海上俯视众生、佑护澳门百姓平安的“观音”,因为在文化和传统上,她是社会心理国泰民安的象征。

  仰望“观音”之后,我便尝试破解她的无语沉思,于是便想起时常回荡在我心中的“观音”底座下的穹庐内壁上,所书写的在两千多年前就提出“民贵君轻”民本思想的孟子的那些闪光的语言:

  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谓之大丈夫。

  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先必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

  先贤的至理名言,于人,于家,于城,于邦,于国,于天下,都应该成为其做人做事治家治国的准则和座右铭。我想,澳门人是深信不疑这些生存之道的,所以才写在“观音”脚下,以暖民心,以警官德,使其不忘我们的文化,不忘我们的传统,使其永远成为灯塔,也像观音那样照耀着澳门,给人们以指点。

  

  在我的世界里,“观音”之东那一角深入海内的人造极地戏仿为威海的“天涯海角”,并以同名称谓,只是没有智者能为那一角“极地”立碑,以抒海天情怀。但是,我每每站在那里,总有一种心接万仞,思接千载之慨,觉得自己的心与这海与这天相包相容,又仿佛心就在海天之外,抑或说自己便是这蓝天大海和宇宙的风丝雨片,而我们的澳门,便是这大自然朴朴实实、身强力壮的宠儿。

  我说澳门朴实,除了物质,更指其气质和精神。实际上,澳门也很美,她美在外,更美在内。那万古浩荡的濠江,那万载巍然屹立的东西望洋,还有南湾,西湾,古街,古巷,更有妈阁庙,大三巴,港澳码头,直升机场,盛世莲花,以及路环岛上逢年过节贴着中国对联——“天赐恭迎新岁,主佑万象更新”——体现着中西融合精神的圣方齐各小教堂,高高山顶的妈祖像,黑沙海滩,法兰度餐厅,谭公庙和妈祖文化村的香火,以及氹仔旧城和福隆新街。还有,菩提树和老榕树下林则徐的足迹,郑观应的沉思,孙中山的音容,他们一直都在养育着澳门的性格和精神。我想起我楼下一位年近六旬的杂货铺女老板对我说的话:“我家祖祖辈辈生活在澳门。我们家从来没有发过财,也从来没有受过穷。但我们满意自己的小康生活,我们爱澳门,我们爱中国。我们不懂什么政治,就知道爱自己的国家……”在望夏山上,一位谈论“望厦条约”历史掌故的澳门人对我说:“你信不?我们澳门人爱国,爱自己的中国,就连这里的‘黑社会’都爱国……”我说“我信!”我很激动,他那掷地有声、动人心弦,有一点儿“京味儿”的广东话,不仅让我感到亲切,更令我差点儿掉下泪来。

  我很喜欢沿着孙逸仙大马路靠海一面的人行道上散步,海风和它的咸味儿涤荡着我的身心。对岸是夜色中的离岛,氹仔和路环联袂沐浴在暖洋洋的南海之中,海洋花园、新世纪大酒店、澳门大学,由两条从清波上腾跃而起的巨龙跨越大海,奔向澳门半岛,东望洋西望洋疑似两颗龙珠,很像是澳门的眼睛,二龙戏珠,昭示着吉祥和繁荣。中银大厦和葡京酒店的辉煌,连同翡翠色的“艺苑”,以及西湾、南湾梦一般影影绰绰的美丽灯火,还有三盏灯和汉的古老街区,使人间既现代又古典的澳门,赛过天上璀璨绚丽的银河的美丽。

  

  也许在生计驱使下的澳门人没有在意,在澳门赏月和看落日是一大奇观。赏月是人类对自然的一种亲情。可是,在北京和上海这样的大都市里,能见到圆圆的大大的亮亮的月亮实在太难。而在澳门,我们与月亮的缘分就多了,人们走出家门,很容易看到如楼盘般高大的圆圆的月亮从大桥下带着哩哩啦啦的水珠从海里慢慢升起;还有,每天喜欢到大海里晚浴的太阳,在黄昏到来之前,也会赐给人们一种终生难忘的惊喜。这一令人心花怒放的“天”“地”“人”三才相亲的景观,我有生以来只在澳门经历过。当月亮升得越来越高、由杏黄变成银白,月亮又如一盏辉耀无边的天灯照耀着半梦半醒的澳门。这时候,那些自珠海而来的欣赏海景和澳门夜景的花船便翩翩而至,一只花船就像一只花篮,在海上漂游,岸上的我,忍不住扯下短衫,光着膀子,在头顶拼命摇着,并以澳门的名义,扯着嗓子,向花船尽情地喊话:“船上的朋友,澳门欢迎你!”这时,满船的游人,纷纷举起相机,海上一片灯光闪闪,同时他们也向我高声喊着:“澳门的朋友,祝你们好运……”

  花船走远了,回到珠海的九龙码头。我泡在月光里,披着一身海风,这时有一首诗在我脑海里跳动,同时这首变成澳门九岁女童歌声的诗,也久久回荡在我的耳畔不肯离去,于是我便应和着大海的晚潮,吟诵起1925年闻一多的《七子》中的第一首“澳门”:

  你可知“妈港”不是我的真名姓?……

  我离开你的襁褓太久了,母亲!

  但是他们掳去的是我的肉体,

  你依然保管着我内心的灵魂。

  三百年来梦寐不忘的生母啊!

  请叫我的乳名,叫我一声“澳门”!

  母亲,我要回来,母亲!

  在我低声吟哦的时候,我仿佛变成了中国屈辱历史辞典中的某个字词或标点,鼓荡着无限的“痛”和无限的“苦”以及奋起自强的精神。我记忆里又跳出诗前小记:“邶有七子之母不安其室,七子自怨自艾,冀以回其母心,诗人作凯风以愍之。……”诗人以其孤苦之心,抒其眷怀祖国之哀忱,以励国人之兴奋。“国疆崩丧,积日既久,国人视之漠然。……‘精诚所至,金石为开’,诚能如斯,中华‘七子’之归来,其在旦夕乎?”现在,可以告慰诗人的是,当年的“七子”之首的“澳门”,早已回到中华母亲的怀抱!

  走在澳门的每一块小方石上,我的脚步总能敲出许多历史的火花。这块刻写着历史沧桑的土地,自1553年葡萄牙人借租西湾开始,风雨四百多年,从最初的反抗,到前澳督艾玛留被农民砍头,再到1949年濠江中学升起第一面五星红旗,还有后来大大小小的事件,哪一桩不记载着澳门人的爱国传统!

  人们常说澳门是一个蕞尔之地,无非是言其小;也有人说,澳门是东方的蒙地卡罗,这是说它是一座闻名遐迩的国际赌城。可是,那些吃喝玩乐的人,无意中忽略了澳门在人类文明史上的文化意义。澳门是人类的文化的一个博物馆,这不夸张。因此,人们不该因作为一种产业和文化的“博彩业”的兴旺发达而忘了澳门的文化。“大三巴”以及相关古迹都是世界级文化遗产,是西学东渐和中学西传经过这里实现东西方伟大沟通的最好证明。从文化的角度看,既“中”又“西”是澳门,“和而不同”还是澳门。澳门荟萃多元文化,仅宗教就有佛教、道教、天主教、基督教、伊斯兰教、巴哈伊教、摩门教、基士拿教、神慈秀明会、新使教徒会,其各有各的信仰和信徒,从妈阁庙到大三巴,40座庙宇,20座教堂,它们互相尊重,和平相处,构成澳门满天神佛天主基督和真主的殿堂。

  如果你是个美食家,澳门则是你的天堂。世界各色著名餐馆都有悠久的安家落户的历史。中国的和葡国的则不必说,法国的,英国的,意大利的,俄罗斯的,巴西的,印度的,日本的,泰国的,越南的,缅甸的,大小餐馆星罗棋布两千多家,吃这里的美食,其实是吃这里的多元文化。

  站在远处看澳门,沐浴在融合宽容的文化之光里的莲海莲山,很像妈阁庙每逢初一、十五和节日升腾的香火,连背影也透着太和、太平、温柔、仁慈的美意。文化是社会万象的坐标,而澳门和合文化演示出来的生命和激情,以及澳门人所企盼的希望和光明,给这个霸权至上、物欲横流、缺少理性和善心的世界创造了一个榜样。

  

  澳门,是一个温柔之乡,是宜于人们生存的一个“桃源”。

  在我的印象里,葡萄牙人素以安静闻名于世。慢慢悠悠的性格和“基因”也许对澳门的安详有所影响。有人说澳门人没脾气,在我看来这是很纯朴的准确褒扬。我就没见过澳门人因为走路泊购物而吵嘴打架。步行人从斑马线过马路,即使有不遵守交规的外来者随意横穿马路,驾者同样会远远地放慢速度,并示意让你放心地走,你走得再慢,也不会催你,更不会狠狠地骂一声“找死!”行使在窄窄马路上的计程车,为了客人的上下可以随处停车,后面的车子就排成长长的队慢慢等,但没有人鸣笛更没人骂街。要说澳门温柔,这也是一例。

  我家住在新口岸,那里有一只“丧失”了生物钟的狗宝宝,也住高楼,它白天叫,晚上也叫,日夜为主人勤苦地打更,它那不绝于耳的有节奏的忽高忽低深一声浅一声的叫声,足以闹得几条街上正常起居的人不得安眠,更使那些患有失眠症的人痛苦不堪。可是,你不要以为这个不安分不听话患有“夜哭症”的“孩子”会给主人带来什么麻烦,不会的,没有人抗议,没有人投诉,大家都以平常心将心比心地予以理解,于是习惯成自然,听多了,听惯了,也就司空见惯了,那一声声的犬吠也就成了催眠的小夜曲。澳门人,善良,温柔!

  澳门人的温柔无处不在,面对噪音,澳门人也没脾气。据说澳门人家家有车有摩托,这是噪音和污染的“元凶”。制造噪音的主要是“青春”摩托和那种撅着小屁股的汽车,它们发作在深夜,大概怕人得了嗜睡症,所以常在夜深人静人在梦中睡得最香的时候,马路上就会传来两声“警报”,时不时地给那些精神疲劳的“贪睡者”提个醒。我很少听到澳门人谴责噪音,人们听而不闻视而不见的原因,不仅因为家家有车有摩托,我想重要的是温良恭俭让使他们对人对事都抱着谅解的心态吧!但是,后来我另一角度发现了澳门人对于噪音无动于衷的漠视的深层原因,——在我经历了一年一度的闻名于世的十一月“格兰披治”大赛车,才终于明白:在那一周,赛车们声嘶力竭的呐喊和疯狂,该是何等刺激与青春!这时,我又发现:澳门,是一个相当前卫的青年!说到这里,我便有了另外一个“幻想”:在我看来,澳门人若是有一半人以步代车或是用脚踏车上班,发展和改善公交车,限制私家车和摩托,澳门则会为文明进程中重环保无污染的世界明星,真正方的威尼斯,人类的另一个天堂。

  尽管如此,生活在澳门,还是像栖息在诗意的温柔之乡。这诗意是文化的,古典的,现代的,也是中西结合的。

  

  美丽的澳门,四季如春。生活在澳门,能真正亲眼看到争先恐后地展示自己生命精神的一草一木,它们都以自己四季的美丽,为澳门美容。春节刚过,人们为了留住澳门的吉祥,便在各个公园搭起天棚,把无数的红土色的“炮仗”挂到半空,仿佛要让人听到噼里啪啦的爆竹声,让人接着感受春节的大吉大利吉祥如意以及澳门的天气地气人气带来的平安和兴隆。如果你看到有的树木飘落下来几片黄叶,如果你看到有的花草染上了黄色,其实那只是它们生命途中的片刻歇息,不是冬眠,更不是死亡。是树都绿,是花都笑,澳门的树,澳门的花,澳门的草,它们个个青春年少……

  澳门有诗,有歌;澳门是诗,是歌。很希望那位唱过《七子之歌·澳门》如今已是少女的女童,五年后也能领唱我的《澳门之歌》。我的歌,最后一节是这样的:

  ,西

  让历史把记忆庄严收藏

  太多的风光

  太多的梦想

  大路朝前方

  澳门的莲旗永飘扬

  智慧创业发愤图强

  我们的澳门明天更辉煌

  我喜欢澳门,喜欢文化的澳门,如意的澳门,祥的澳门,柔情似水的澳门,繁荣的澳门,前进的澳门,占尽天时地利人的澳门,——我心中的温柔之乡……

  20046月11日草澳门南园

  6月27日改北京半亩春

本文来源:https://tool.jxxyjl.com/zhongguowenxuemingren/35844.html

  • 赵大年山水画|赵大年简介

    公主的女儿  作者:赵大年[满族]  一  黄裁缝有个美丽的名字,叫黄秋萍。她今年52岁了,满头乌丝,身体也没发福,腿脚轻快,走起路来一股风,从背影看上去,好似30郎当岁儿的大嫂。正脸细看,眉清目秀,高鼻梁,绞过脸,面皮白净,只是眼角布满了细密的鱼尾纹,记载着她的年龄。她极懂礼貌,从不正面冲人说...

    发布于:2021-06-09

    详细阅读
  • [张淇]张林鹂简介

    值得留恋的人生驿站  作者:张林鹂  一直听奶奶说她有个老同事,是抗美援朝时候认识的。当时奶奶刚参军,在前方医院里当护士。那个人也是。于是两个人认识了,培养出了深厚的友情。后来因为部队要转移,医院要分割,于是两个人分开了,战场的硝烟,使她们失去了联系,一下就是50年。这50年来,奶奶的朋友交了不...

    发布于:2021-06-09

    详细阅读
  • 张承志简介心灵史_张承志简介

    张承志  姓名:张承志  性别:男  民族:回族  出生年月:1948年  出生地:北京  籍贯:山东济南  笔名张录山。1978年开始发表作品。主要代表作有短篇小说《骑手为什么歌唱母亲》、《阿拉克足球》,中篇小说《黑骏马》,长篇小说《金牧场》、《心灵史》等。  张承志1948年初生,原籍山东济...

    发布于:2021-06-09

    详细阅读
  • 【张胜友作品】张胜友简介

    海之恋  作者:张胜友  一  大海无垠,水也滔滔,浪也滔滔……  海之一隅,绿树婆娑如翡翠,屋宇错落如花园,琴声悠长如仙阁……啊,这就是相传远古时代为白鹭栖息之地——鹭岛。  鹭岛,又称之为厦门岛!  二  乙酉年末,新岁将临。   胡锦涛总书记仆仆风尘来到厦门海沧台商投资区考察并亲切会见台商...

    发布于:2021-06-09

    详细阅读
  • 主持人张宏简介|张宏简介

    姑苏看水  作者:张宏  一个北方人,初到江南,对水多少有些惧怕。  街上的地面是湿漉漉的,屋里的被褥用手一摸,也有些莫名的潮意。在这个秋末,北方早已是艳阳高照,这里却到处被一层水的薄纱笼罩,像一个戴着纱巾的女人,怕风吹日晒弄粗了脸。  但是,如果你住下了,就慢慢地体会到它的好,体会到它的造化。...

    发布于:2021-06-09

    详细阅读
  • 张锲简介|张锲简介

    张锲  张锲 1933年生,安徽寿县人。1949年开始发表作品,著有长篇报告文学《热流》、《在地球的那一边》、长篇小说《改革者》、话剧《金水桥畔》、电影《最后的选择》、长诗《生命进行曲》等。...

    发布于:2021-06-09

    详细阅读
  • 绿蜻蜓 朱述新_朱述新简介

    朱述新  朱述新 1945年出生。山东滕县人。著有儿童叙事诗《三个小羊倌》、《我们的团长》等。...

    发布于:2021-06-09

    详细阅读
  • 钟敬文全集|钟敬文简介

    钟敬文:我生命中的五四  五四是中国的一个超级民族节日。她的意义是多方面的,既有其重大的政治意义,也有深远的学术意义。像这样意义的节日在我国历史上可能是很少的,或者说是唯一的。   五四运动发生于1919年。那一年,我十七岁(按照中国旧历虚岁的算法),是一个已经略知一些世事的青年...

    发布于:2021-06-09

    详细阅读
  • [曾凡华简历]曾凡华简介

    在睢宁大地上行走  作者:曾凡华  1 我觉得,能在睢宁大地上行走,是一种缘分!   当了一辈子兵,走南闯北,从东北乌苏小镇到南海西沙群岛,从新疆红其拉甫到内蒙苏泊淖尔,我都留下过自己的足迹。然而,与地处黄河古道的睢宁总是失之交臂。   上世纪70年代初,撰写台儿庄战役小说,途经...

    发布于:2021-06-09

    详细阅读
  • [作家鲁彦简介]鲁彦周简介

    鲁彦周  鲁彦周 1928年10月出生于安徽巢县鲁集村。1954年开始发表作品。主要代表作有《凤凰之歌》(电影文学剧本)、《天云山传奇》、《古塔上的风铃》、《逆水》、《双凤楼》等。...

    发布于:2021-06-09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 实用工具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