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柳建伟简介】柳建伟简介

中国文学名人 2021-05-22 网络整理 可可

【tool.jxxyjl.com--中国文学名人】

  散文-巾帼诗人唱大风

  作者:柳建伟

  1991年金秋,辛茹、我,还有全军40多个青年军官怀揣着文学梦,成为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系的学员。那两年,因为文学热已经退烧,诗人也好,作家也罢,想靠一首诗一篇小说名扬天下已不可能。对此,我们都有些郁闷。

  但郁闷毕竟不是我们这些学员的主营业务。我们的主营还是大量的阅读和创作。也就是在那两年的阅读中,我邂逅了辛茹的诗歌。在校的两年,辛茹写了不少诗,而写得最好的无疑是抒情诗。比如:“相约登临雪巅/相约活到黎明/相约在梦幻的河边/亲手搭一幢小木屋/让属水的女儿/春采桑叶/秋采红菱/像一颗明亮的露珠/永远盈在/你我肥绿的草叶下。”比如:“光荣在寻觅你们/风和云满怀着崇敬/你们高贵而骄傲地/躺在被风雨剥蚀的墓碑下/歌唱战斗、死亡和幸运/此刻你们的名字/已被朝圣者和鲜花/嵌上钻石般的花边/歌唱和平的人们/在内心最深处/为你们庄严地建起祭坛。”

  这些略带朦胧感的诗句,这些极见才华的诗句,要是早生十年,生在朦胧诗鼎盛时期,辛茹恐怕早就是名扬天下的女诗人了。可惜她晚生了十年。这已不是那个以一句“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就可以名扬天下的时代,诗歌与读者的“蜜月期”已经过去了。因此,辛茹这个敢爱敢恨、至情至性的女诗人,只好怀揣着这些诗篇,还有理想和梦,走出学校,去等待现实中理想的生活和经典的诗歌。

  我们这届学员作鸟兽散后,我很久没见过辛茹。关于她的消息,几年间也听到过一些,比如她由第二炮兵研究所调入文工团创作室,比如她依然在不停地写着她的诗歌,比如她为电视剧《今秋不言情》创作的主题歌曾经小火过一把等等。作为同学,听了这样的好消息也只能是在心中默默地祝福她。如此而已。

  大约在上个世纪末吧,首届鲁迅文学奖揭晓,辛茹的诗集《寻觅光荣》榜上有名。作为同学,我真的为她高兴。因久不通音讯,我只好托人向她代转我的祝贺。我把这个奖看作是对辛茹二十年如一日痴迷诗歌的一种补偿。如果不是我孤陋寡闻,辛茹是唯一获得中国最高诗歌奖的军旅女诗人。我在想,辛茹已经圆了她的诗歌梦,可以开始过一种相对轻松的生活,享受一些相对闲散的时光。可是,我想错了。

  两年前我由成都调到了北京,在京同学为我接风,席间没有辛茹,说她去一个导弹旅代职了。初来乍到,一天到晚穷忙,我也没细问辛茹的情况。后来,我因为给第二炮兵写电视剧《石破天惊》,又错过了两次同学聚会,也错过了两次与辛茹相见的机会。就这样,我和辛茹竟有近十年没有见过面。至此,辛茹在我心中的形象是这样的:一个低调的、总爱笑着的杰出的抒情诗诗人。

  然而,我还是错读并低估了我的这个叫辛茹的女同学。

  我低估了这个女同学的生命力和创造力。我更低估了辛茹对第二炮兵这支部队爱的深度、浓度和纯度。

  一周前,我在同学的聚会中见到了辛茹。她还是那么爱笑,那么低调。也许是老同学间无拘无束的缘故吧,她在席间几次放声大笑,这一细节让我看到了她另外的一种性情。当谈到第二炮兵部队时,她几次泪眼模糊,那种浓烈真挚的情感,感染了我们所有在座的同学。分别时,辛茹拿出十几本厚厚的精装书送给大家。她递给我时说:“这是我新出的长诗,你有时间就看看吧。”当时借着夜幕,我模模糊糊地看清了书名:《火箭碑》。

  毫无疑问,《火箭碑》是辛茹迄今为止最重要、最有价值的一部作品。《火箭碑》这首长达五千行的抒情诗,是一部再现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炮兵40年雄奇历史的史诗。众所周知,第二炮兵这支部队是中国人民解放军中一支立较晚,但战略地位相当重要的新兵种部队。今年,这支部队已经40岁了,文学应该向第二炮兵这柄护国长剑表达足够的敬意。辛茹这位女性诗人,专注而深情地为第二炮兵的40华诞献上了一份沉甸甸的厚礼。要知道,五千余行的长诗,在军旅诗歌中,在各军兵种里,还是第一次出现。仅为此,我也要约辛茹一谈。

  见了辛茹后,我才知道,长诗《火箭碑》只是她系列长诗中的第一部。她的创作构想十分宏大,她要为第二炮兵写一部长诗三部曲。接下来她还要写《没有战功的战神》和《八千里路云和月》。她准备再用三到五年时间,完剩余的两部。

  这真是一个让我这个男性文人敬佩的庞大计划。读过《火箭碑》,我坚信辛茹能把后两部长诗写得更好。作为老同学,我认为我有责任和义务向读者特是军队读者介绍她的全式抒情长诗《火箭碑》。 (放军报2006-5-6)

本文来源:https://tool.jxxyjl.com/zhongguowenxuemingren/35309.html

  • 赵大年山水画|赵大年简介

    公主的女儿  作者:赵大年[满族]  一  黄裁缝有个美丽的名字,叫黄秋萍。她今年52岁了,满头乌丝,身体也没发福,腿脚轻快,走起路来一股风,从背影看上去,好似30郎当岁儿的大嫂。正脸细看,眉清目秀,高鼻梁,绞过脸,面皮白净,只是眼角布满了细密的鱼尾纹,记载着她的年龄。她极懂礼貌,从不正面冲人说...

    发布于:2021-06-09

    详细阅读
  • [张淇]张林鹂简介

    值得留恋的人生驿站  作者:张林鹂  一直听奶奶说她有个老同事,是抗美援朝时候认识的。当时奶奶刚参军,在前方医院里当护士。那个人也是。于是两个人认识了,培养出了深厚的友情。后来因为部队要转移,医院要分割,于是两个人分开了,战场的硝烟,使她们失去了联系,一下就是50年。这50年来,奶奶的朋友交了不...

    发布于:2021-06-09

    详细阅读
  • 张承志简介心灵史_张承志简介

    张承志  姓名:张承志  性别:男  民族:回族  出生年月:1948年  出生地:北京  籍贯:山东济南  笔名张录山。1978年开始发表作品。主要代表作有短篇小说《骑手为什么歌唱母亲》、《阿拉克足球》,中篇小说《黑骏马》,长篇小说《金牧场》、《心灵史》等。  张承志1948年初生,原籍山东济...

    发布于:2021-06-09

    详细阅读
  • 【张胜友作品】张胜友简介

    海之恋  作者:张胜友  一  大海无垠,水也滔滔,浪也滔滔……  海之一隅,绿树婆娑如翡翠,屋宇错落如花园,琴声悠长如仙阁……啊,这就是相传远古时代为白鹭栖息之地——鹭岛。  鹭岛,又称之为厦门岛!  二  乙酉年末,新岁将临。   胡锦涛总书记仆仆风尘来到厦门海沧台商投资区考察并亲切会见台商...

    发布于:2021-06-09

    详细阅读
  • 主持人张宏简介|张宏简介

    姑苏看水  作者:张宏  一个北方人,初到江南,对水多少有些惧怕。  街上的地面是湿漉漉的,屋里的被褥用手一摸,也有些莫名的潮意。在这个秋末,北方早已是艳阳高照,这里却到处被一层水的薄纱笼罩,像一个戴着纱巾的女人,怕风吹日晒弄粗了脸。  但是,如果你住下了,就慢慢地体会到它的好,体会到它的造化。...

    发布于:2021-06-09

    详细阅读
  • 张锲简介|张锲简介

    张锲  张锲 1933年生,安徽寿县人。1949年开始发表作品,著有长篇报告文学《热流》、《在地球的那一边》、长篇小说《改革者》、话剧《金水桥畔》、电影《最后的选择》、长诗《生命进行曲》等。...

    发布于:2021-06-09

    详细阅读
  • 绿蜻蜓 朱述新_朱述新简介

    朱述新  朱述新 1945年出生。山东滕县人。著有儿童叙事诗《三个小羊倌》、《我们的团长》等。...

    发布于:2021-06-09

    详细阅读
  • 钟敬文全集|钟敬文简介

    钟敬文:我生命中的五四  五四是中国的一个超级民族节日。她的意义是多方面的,既有其重大的政治意义,也有深远的学术意义。像这样意义的节日在我国历史上可能是很少的,或者说是唯一的。   五四运动发生于1919年。那一年,我十七岁(按照中国旧历虚岁的算法),是一个已经略知一些世事的青年...

    发布于:2021-06-09

    详细阅读
  • [曾凡华简历]曾凡华简介

    在睢宁大地上行走  作者:曾凡华  1 我觉得,能在睢宁大地上行走,是一种缘分!   当了一辈子兵,走南闯北,从东北乌苏小镇到南海西沙群岛,从新疆红其拉甫到内蒙苏泊淖尔,我都留下过自己的足迹。然而,与地处黄河古道的睢宁总是失之交臂。   上世纪70年代初,撰写台儿庄战役小说,途经...

    发布于:2021-06-09

    详细阅读
  • [作家鲁彦简介]鲁彦周简介

    鲁彦周  鲁彦周 1928年10月出生于安徽巢县鲁集村。1954年开始发表作品。主要代表作有《凤凰之歌》(电影文学剧本)、《天云山传奇》、《古塔上的风铃》、《逆水》、《双凤楼》等。...

    发布于:2021-06-09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 实用工具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