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武臣的印章_孙武臣简介
【tool.jxxyjl.com--中国文学名人】
创作的“水土流失”
作者:孙武臣
科技的进步已经能使一些金贵的作物离开土地也能长成;但文艺创作却是“土壤越肥,花果越美”。“唯一源泉”论,永远是变中的不变;“生活为我出新意,我为生活传精神”的创作主客体关系是永远不会过时的创作法则。
然而,越是应该记住的,越是容易被忘记。浮躁心态的文艺创作喜欢附和表面的喧哗,有意无意
地投入到社会“泛娱乐”的文化浪潮之中。此时提及“深入生活”,甚或遭到嗤笑,似乎“源泉枯竭”、“水土流失”也无妨。于是,创作者“心地”越来越贫瘠,怎可期待花果的甜美?
比如,题材的偏失。一年成千部的电视剧,成百部的电影,古装戏多现实戏少;城市戏多农村戏少;情感戏多政治(指关注人民生存状态、社会重大矛盾的广义政治)戏少;戏说搞笑戏多寓教于乐的戏少。比如,9亿农民是不能从我们的视野中消失的,因为不能忘祖。电视剧除了前年的《美丽的田野》、《圣水湖畔》,去年初的《沃土》和《农民代表》称得上优秀之外,半年间几乎没有一部农村题材的作品,仅有的是那部把喜剧搞笑成了闹剧,农民形象被戏弄了的《别把豆包不当干粮》。幸好我们还有一些把关爱给了“三农”的作家,创作出类似《民工》的好作品。其中有一部小中见大、短中有长的电视剧《走进石锁沟》,据报道,剧本感动了全剧组,制片人说:“不挣钱也干!”8集,精短,紧凑,没有令人厌烦的编造抻长,添加佐料和华而不实,有的只是着实的生活细节;没有了金钱美女,名车豪宅,灯红酒绿和疏远冷漠,虚伪狡诈,勾心斗角,有的只是黑头粗脸,山野土房,家徒四壁,闭塞无奈和知恩图报,淳朴善良。在时下的“娱乐”思潮看来,它没有任何吸引眼球的色彩;但它的原色原味却能感动所有尚具社会良知的人!母亲拿棍子将在院子玩耍的孩子驱赶回屋,为的是让他们少吃一碗饭;冬天没柴烧,违法也要砍伐树木;一个病人拖垮一家,没钱吃药,只有等死……没有完整故事,只有生活碎片,但细节令我们心酸得泣下沾襟。解放半个多世纪了,仍有农村,特别是老区停留在如此贫困的生存状态,良知会让我们因没有尽到社会责任而感到羞愧。为此,我们深切地感知到解决“三农”问题对构建公平和谐社会的急迫性。
细节撬动作品丰厚而深刻的思想重量,使作品内涵不至于像现在患上“贫血症”;细节丰润人物性格的特质,使不同性格的人物形象内蕴更具典型意义,不至于像现在人物形象的浮泛化、类型化。决定文学艺术高下与文野的是细节;而艺术细节却扎根于生活土壤。因此,细节拥有的多与少成为创作者生活功底厚与薄的标志,来不得半点虚假,任何华而不实都掩饰不住细节艺术力量的缺失。军事题材创作的丰硕成果具有示范作用。较早的《和平年代》、《突出重围》、《最后的骑兵》,近期的《沙场点兵》、《热带风暴》和刚播完的《垂直打击》等重大题材的电视剧,真的是我们时下文化的“补钙片”,它们哪一部不是编导下连队创作打磨了三四年的成果?军事题材和农村题材刚刚开过创作经验的总结会,可惜从细节角度总结的文章不多见。像部队创作者这样“沉入”的创作,从生活中发现和获得艺术细节的,真是寥若晨星。
对比之下,我们许多编导策划成了编造,而且是突破了生活真实底线的编造。于是,就有女特务冒充省委书记解放前夕失散的女儿,竟说是公安部派来的“特工”潜入省委书记家又成为“女儿”;于是,就有境外的特务自由出入我们城市的地下管道,两个特务每逢行动都穿上银光闪闪的服装,头剃得光光,随意从马路的井盖里冒出来而无人过问;特务驾着直升飞机追逐外国使团的车队,企图制造事故,破坏中外关系……这些都是连生活真实的大前提都可以置之不顾的荒诞编造。日复一日地编造固定成了几个构思模式:比如,许多亲情戏,都是在“谁是亲生儿女,谁是亲生父母”的模式下制造疑团;比如,许多爱情戏,都是在设置三角多角的模式下,添加戏剧“佐料”。有一部电视剧的主人公是三男三女,也是三对夫妻,他们是朋友、同事,他们各自的情感生活都不幸福,但通过甲夫乙妻、乙夫丙妻、丙夫甲妻,三对婚姻重新置换组合,都获得了幸福……除了媚俗,岂有他哉?时下的编造模式仍在不断地重复使用着,暂时没有翻出花样来。批量生产的作品,因为“水土流失”,正是鲁迅所说的那种“豆芽菜”作品。近年来更发展到了胡编乱造起“老戏”来,杨子荣有了情人;阿庆嫂与郭建光、刁德一构成了三角恋情,甚至孙悟空在情场也不甘寂寞……如此恶搞之风是愈演愈烈,凸显了一种历史与文化虚无主义思潮。至于将浅俗平庸的恶搞美称为“想象力飞扬”,是“创新的产物”,就真的是推波助澜到了视痈疽如桃花般地美丑不分了。
浮躁心态下的文艺创作,基本上可以被浮泛、浮浅、浮华、浮艳圈定,它们如同此起彼伏的飞舞着的肥皂泡,五光十色,表面繁荣,却转瞬即逝,破灭得无影无踪。比如,成千上万部的电视剧存留在人们记忆里的能有几个!这和我们期待的真正意义上的创作繁荣是相悖的。
自然,由于金钱利益的引领和驱动,创作的“水土流失”不会中止,其浮躁病态也是很难疗救的;毕竟策划编造于宾馆比下去体验生活要舒服得多,来钱容易得多。如果心中只有“钱”,“深入生活”的一切道理自然也全成了废话,然而,非功利的虚静心态下的文艺创作是一定要有的,许多永远的创作理念和法则是一定要坚定守望的,否则,一个追求意义的国度和有出息的民族,只留下“娱乐”,实在令人悲叹!(光明日报2007-01-05)
本文来源:https://tool.jxxyjl.com/zhongguowenxuemingren/35270.html
-
赵大年山水画|赵大年简介详细阅读
公主的女儿 作者:赵大年[满族] 一 黄裁缝有个美丽的名字,叫黄秋萍。她今年52岁了,满头乌丝,身体也没发福,腿脚轻快,走起路来一股风,从背影看上去,好似30郎当岁儿的大嫂。正脸细看,眉清目秀,高鼻梁,绞过脸,面皮白净,只是眼角布满了细密的鱼尾纹,记载着她的年龄。她极懂礼貌,从不正面冲人说...
-
[张淇]张林鹂简介详细阅读
值得留恋的人生驿站 作者:张林鹂 一直听奶奶说她有个老同事,是抗美援朝时候认识的。当时奶奶刚参军,在前方医院里当护士。那个人也是。于是两个人认识了,培养出了深厚的友情。后来因为部队要转移,医院要分割,于是两个人分开了,战场的硝烟,使她们失去了联系,一下就是50年。这50年来,奶奶的朋友交了不...
-
张承志简介心灵史_张承志简介详细阅读
张承志 姓名:张承志 性别:男 民族:回族 出生年月:1948年 出生地:北京 籍贯:山东济南 笔名张录山。1978年开始发表作品。主要代表作有短篇小说《骑手为什么歌唱母亲》、《阿拉克足球》,中篇小说《黑骏马》,长篇小说《金牧场》、《心灵史》等。 张承志1948年初生,原籍山东济...
-
【张胜友作品】张胜友简介详细阅读
海之恋 作者:张胜友 一 大海无垠,水也滔滔,浪也滔滔…… 海之一隅,绿树婆娑如翡翠,屋宇错落如花园,琴声悠长如仙阁……啊,这就是相传远古时代为白鹭栖息之地——鹭岛。 鹭岛,又称之为厦门岛! 二 乙酉年末,新岁将临。 胡锦涛总书记仆仆风尘来到厦门海沧台商投资区考察并亲切会见台商...
-
主持人张宏简介|张宏简介详细阅读
姑苏看水 作者:张宏 一个北方人,初到江南,对水多少有些惧怕。 街上的地面是湿漉漉的,屋里的被褥用手一摸,也有些莫名的潮意。在这个秋末,北方早已是艳阳高照,这里却到处被一层水的薄纱笼罩,像一个戴着纱巾的女人,怕风吹日晒弄粗了脸。 但是,如果你住下了,就慢慢地体会到它的好,体会到它的造化。...
-
张锲简介|张锲简介详细阅读
张锲 张锲 1933年生,安徽寿县人。1949年开始发表作品,著有长篇报告文学《热流》、《在地球的那一边》、长篇小说《改革者》、话剧《金水桥畔》、电影《最后的选择》、长诗《生命进行曲》等。...
- 详细阅读
-
钟敬文全集|钟敬文简介详细阅读
钟敬文:我生命中的五四 五四是中国的一个超级民族节日。她的意义是多方面的,既有其重大的政治意义,也有深远的学术意义。像这样意义的节日在我国历史上可能是很少的,或者说是唯一的。 五四运动发生于1919年。那一年,我十七岁(按照中国旧历虚岁的算法),是一个已经略知一些世事的青年...
-
[曾凡华简历]曾凡华简介详细阅读
在睢宁大地上行走 作者:曾凡华 1 我觉得,能在睢宁大地上行走,是一种缘分! 当了一辈子兵,走南闯北,从东北乌苏小镇到南海西沙群岛,从新疆红其拉甫到内蒙苏泊淖尔,我都留下过自己的足迹。然而,与地处黄河古道的睢宁总是失之交臂。 上世纪70年代初,撰写台儿庄战役小说,途经...
-
[作家鲁彦简介]鲁彦周简介详细阅读
鲁彦周 鲁彦周 1928年10月出生于安徽巢县鲁集村。1954年开始发表作品。主要代表作有《凤凰之歌》(电影文学剧本)、《天云山传奇》、《古塔上的风铃》、《逆水》、《双凤楼》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