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祖璋什么代作家|贾祖璋简介

中国文学名人 2021-05-14 网络整理 可可

【tool.jxxyjl.com--中国文学名人】

  贾祖璋《一树独先天下春---漫话梅花》

  贾祖璋

  王象晋《群芳谱》曾以“荔枝无好花,牡丹无美实”为遗憾,的确这是植物界的一个普遍现象。除了每种植物的花和果实都有特定的形态构造以外,一株植物,营养物质有限。用来滋养美丽巨大的花朵,就难以再结出鲜美肥硕的果实;反之,丰子果实,就只能啬于花朵。不过,普遍之中,也会有特殊,如梅杏桃李等便是既有好花,又有美实,两者兼具。而且都是我国原产的名花和名果,尤其值得重视。这里单说冰清玉洁,香幽粉艳,“万花敢向雪中出,一树独先天下春”的梅花。现在四川大渡河上游丹巴县的山谷地带,雅砻江下游会理县的山间台地,川鄂边界的山岳地带,以及广西兴安山区的沟谷间,都有野生梅树。《诗经·秦风》“终南何有?有条有梅。”陶宏景《名医别录》:梅“生汉中川谷”。可见,古代梅也生长于秦岭南北。

  《诗经》还记载栽培的梅,如:

  摽(biao,落下)...顷筐塈之。(《召南》)

  山有佳卉,侯栗侯梅。(《小雅》)

  墓门有梅,有枭萃止。(《陈风》)

  鳲鸠在桑,其子在梅。以《曹风》)可见从陕西到山东,黄河流域,都栽培梅树。

  《夏小正》:“正月梅杏柂桃则华。”“五月煮梅。”’《夏小正》可能是春秋时期把国的文献,为孔子所称道。它保存了夏代的一些风俗习惯。“则华(花)”记载梅的物候,“煮梅”指出梅的用途。这样,梅的栽培和食用的历史,或许可以追溯到周代以前。

  《左传》:“和如羹焉,水火醯(xi,希)醢(hai,海)盐梅,以烹鱼肉。”“醯醢”是醋和酱,把梅与醋酱盐并列,可见当时梅是作调味品用的。

  尽人皆知的曹操望梅止渴的故事,是关于梅子生食的较早记载。《齐民要术》引《诗义疏》 : “梅,杏类也,树及叶皆杏而黑耳。实赤于杏而酢,亦可生啖也。煮而曝干为酥,置羹臛(huo,肉羹)齑(ji,细末)中,又可含以香口;亦蜜藏而食。”除了作调味品外,生食和制作蜜饯,与现代相同。又制成乌梅和白梅用作下气、除热、安心药,也早有记载。

  三十年代,我写过一篇关于梅的文章,收入《生物素描》。说到我国古代只重视梅子的实用价值,后来才注意到它的花朵,最后便推崇它高洁耐寒的性格。自认是一种创见。不久前,读到杨万里《和梅诗序》,才知道他早已这样说了,深愧坐井观天,见闻不广。他说,梅最初记载于《神农本草经》、《诗经》等典籍,都只说梅实,不提梅花。《离骚》列举各种香草瑞木,也遗漏了梅花。到六朝,梅才以花著名;经过唐宋,梅便居于桃李兰蕙的首位。以下就他的意见补充阐发一下。

  《说苑》记载越国使者赠送梁王一枝梅花,大概当时中原一带梅花还是稀有之物,所以会千里迢迢,带去作为礼品。晋代陆凯从南方折一枝梅花,托人带到长安,送给至友范晔,并附诗一首:

  折梅达驿使,寄与陇头人。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

  这是较早的重视梅花的两个故事。

  梁何逊在扬州,官舍有梅一株,他常在树下欣赏吟咏。后来在洛阳,又想起梅花,便再去杨州,正逢梅花盛开,竟终日看花不止。何逊是一位喜爱梅花的诗人,所以杜甫诗云;“东阁官梅动诗兴,还如何逊在扬州。”

  但是,从晋代到六朝,诗人歌咏梅花,大部分还只是慨叹梅花的易于飘落。

  东风吹梅畏落尽,贱妾为此敛蛾眉。(梁简文帝萧纲《梅花赋》)

  可惜阶下梅,飘荡逐风烟。(鲍泉《咏梅花》)

  叮怜芬芳临玉台,朝攀晚折还复开。长安少年多轻薄,两两常唱《梅花落》。(江总《梅花落》)

  对户一株梅,新花落故栽…·倡家怨思妾,楼上独徘徊。(徐陵《梅花》)

  梅花飘荡,任人朝攀晚折,与轻薄少年为伍。只能引起贱妾倡家的愁思而已。

  唐代是从轻视梅花到重视梅花的过渡时期。

  馨香虽尚尔,飘荡谁复知?(张九龄《庭梅咏》)

  欲为万里赠,杳杳山水隔。寒英坐消落,何用慰远客?(柳宗元《早梅》)

  自爱新梅好,行寻一径斜。(张籍《梅溪》)

  涧梅寒正发,莫信笛中吹。秦艳雪凝树,清香风满枝。(许浑《看早梅》)

  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技开。(释齐己《早梅》)

  从飘荡消落转变为不“信笛中吹”,进而推崇它素艳清香,突出耐寒的习性,对梅花的看法逐步向宋代人的思想靠近。

  与陶渊明爱菊一样,宋代出了一位隐居孤山种梅养鹤,号称“梅妻鹤子”的林逋,物以人贵,孤山梅花,就为人所称道。林通的梅花诗,又多名句传诵于世: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山园小梅》)

  小园烟最正凄迷,阵阵寒香压麝脐。池水倒窥疏影动,屋檐斜入一枝低。(《梅花》)

  宋代其他诗人,对梅花也极为推崇,如:

  冷香疑到骨,琼艳几堪餐……赠春无限意,和雪不知寒(王珪)

  罗浮山下梅花村,玉雪为骨冰为魂。纷纷初疑月挂树,耿耿独与参黄昏。(苏轼)

  到了南宋,诗人范成大著《范村梅谱》,称梅花为“天下尤物”,说经营园林,首先要种梅树,愈多愈好,其他花木,无关轻重,把梅提高到一个特殊的地位。

  同时,梅花就成为文学的重要题材,各种诗文除了散见于各家的诗文集以外,更有人把咏梅诗选成总集,如前述杨万里《和梅诗序》说,那位和梅诗作者陈晞颜搜集到的原作有八百篇之多。而且早在北宋已有总集《梅苑》,后来又有《梅花鼓吹》等多种。另有几种《梅花百咏》则是个人咏梅诗的专集。值得一提的是明代名臣于谦,也有一本《梅花百咏》,他是借高洁清远的梅花精神来抒发自己忠贞刚毅的性格吧。史可法殉国后,扬州梅花岭上给他筑了一座衣冠家,增添后人凭吊景仰的情怀。

  梅花在国画的花鸟画中占有重要位置。宋代著名画家赵昌的《四喜图》就画有雪后梅花。明代起流行的梅兰竹菊四君子图,便以梅为首。各种画谱都讲到画梅。另有画梅专著。如《梅花喜神谱》,南宋宋佰仁撰,共二卷,上卷分蓓蕾、小蕊、大蕊、欲开、大开五类;下卷分烂漫、欲谢、就实三类。图一百幅,每图都附五言绝句一首。明代有刘雪湖《梅谱》汪懋孝《梅史》,也都是画谱。

  成片梅林,缤纷开万树,如苏州邓尉,无锡梅园,杭州西溪,武昌梅岭,都是赏梅胜地。花雪相映,冰清玉洁,幽香淡淡,弥漫空际,因而被称为香雪海。它是报春之花,迎雪斗风,显出顽强的生命力。林逋之后,人常以梅花喻高人逸士,如“雪满山中高士卧,月明林下美人来”之类,自不再适用于现代。

  古人还特别重视古梅,《范村梅谱》说:古梅会稽最多,四明、吴兴偶然也有。“其枝樛(jiu,向下弯曲)曲万状,藓鳞皴,封满花身。又有苔须垂于枝间,或长数寸,风至,绿丝飘飘可玩”。苔须就是地衣类的松罗。陆游《古梅》诗说:

  梅花吐幽香,百卉皆可屏;一朝见古梅,梅亦坠凡境。

  梅花散发淡淡的芳香,别种花木全都可以不要;如果能有古梅,那末作为尤物的一般梅树也不足道了。陆游比范成大更加推崇古梅。

  范成大记载了成都的卧梅,号梅龙,相传是唐代种植的。还有清江酒家一株遮阴几间屋子的大梅树。现在浙江台州国清寺有一株隋梅,干已半枯,依然枝繁叶茂,花覆半庭,当时范成大大概没有知道。

  范成大还移植古海,观察藓苔生长情况。他说:“从会稽移植十本,一年后,花虽盛发,苔皆剥落殆尽。其自湖之武康所得者,即不变移。”他认为会稽距范村远,湖州距离近,原产地土质不同,所以藓苔一落一不落。他的措施和结论是否完全正确,无法论述,但存心对照比较,暗合科学实验精神,是可贵的。

  《范村梅谱·后序》说:“梅以韵胜,以格高,故以横斜疏瘦与老枝怪奇者为贵。”把古梅的神韵,作为欣赏梅的准绳。又说“近世始画墨海,江西有扬补之(充咎)者尤有名。……观杨氏画,大略皆气条耳。虽笔法奇峭,去梅实远。”这又要求画梅必须表现古梅的神韵。

  范氏贬低的“气条”是什么呢?他说,新嫁接的幼树,往往抽生直上的嫩技,长达三四尺,“吴下谓之气条,无所谓韵与格矣。”还有一种“短横枝,状如棘针”,花朵密缀,“亦非高品。”这气条便是园艺学上所说的“徒长板”,短横枝则是结果枝中的“短果枝”,状如棘针的是短果枝中的“针技。”范成大憎嫌它们不韵无格,但留下“气条”这类名称,却是有价值的科学记载,同时也显得范成大对梅花的观察和记载,相当细致正确。

  盆栽的梅花特称梅桩,也多重视模仿古梅枯干樛枝,古拙怪奇之状。或弯曲主干,蟠绕枝条,精心修剪,使成种种形状。与范成大同时的张磁,著有《梅品》一书,已经讲到“蟠给作屏”,可见梅桩起源很早。但张磁认为这是梅花的屈辱,与百余年前龚自珍的见解相同。龚自珍把梅桩叫做病梅,特意撰《病梅馆记》一文,虽然他是借物喻人,用以揭露封建旧习束缚人才的弊害的。他说“梅以曲为美”,“以欹(ji,斜)为美”,“以疏为美”,仅仅是文人画上的一种癖好。“砍直、删密、锄正”,阻曷生机,于是江浙的梅都病了。他购买三百盆,毁掉花盆,解去棕缚,种在地上,希望五年以后,全都成为生态自然的梅树。

  当然撇开讽喻的用意,从园艺的角度来看,梅桩也是一种艺术,现在也还是需要的。

  植物经过人工栽培,大都能发生变异,分化成不同的品种。梅栽培历史久远,《西京杂记》记载汉武帝时梅已有七种:

  初修上林苑,群臣远方各献名果异树,亦有制为美名,以标奇丽。

  梅七:朱梅、紫诺梅、紫蔕梅、同心梅、丽枝梅、燕梅、猴梅。

  仅有名称,未加说明,所以难以知道这些梅树的性状。如“紫华梅”,显然就是紫花梅,梅花原本白色,二千年前已经有紫色的了。“同心梅”是一朵花里有两个花心,就是心皮不只一个的。

  《齐民要术》引录时,“燕梅”作“燕脂梅”,是指果实的色彩。“猴梅”作“侯梅”,大概是以出产的人家命名的。

  从魏晋六朝到唐代,似乎没有什么关于梅的品种的记载,北宋梅尧臣有《读吴正仲重台梅花诗》,“重台梅”就是的台阁梅。石曼卿、苏轼有《红梅》诗。宋徽宗赵佶《御制艮岳记》“植梅以万数,绿萼承趺,芬芳馥郁……号绿萼华堂。”堂以“绿萼华”名,一就因为万数梅树都是绿萼梅。李格非《洛阳名园记》“大隐庄梅……盖早梅,香甚烈而大。”这是北宋时代四个梅花品种的记载。

  范成大的《范村梅谱》是关于梅花最早也是唯一的话录。范成大搜集当时苏州地区所有的各种梅树,陆续栽种在家园里,每得一种。记录一种,会成一帙,再加前后序文,便成这本《梅谱》。过去都说这书记所居范村之梅,凡十二种。”实际上第五种“古梅’”,并不是梅的一个品种。第十二种“蜡梅”,他自己就说“本非梅类”。所以记载的梅一共是十种,江梅、早梅、官城梅、消梅、重叶梅、绿萼梅、百叶湘梅、红梅、鸳鸯梅和杏梅。其中从重叶梅至鸳鸯梅五种是花梅其他五种则是果梅。

  清初《广群芳谱》一书,,在《花谱》部分转录《群芳谱》所记梅花十三种,并增加《范村梅谱》四种,《花镜》五种,共计二十二种。《果谱》部分转录《群芳谱》十二种,增加《范村梅谱》一种,《具区志》二种,共计十五种。两者共计三十七种,但有十种重纪、实际只有二十七种。大部分没有注明出处,从名称看是杂采《〈尔雅》、《西京杂记》、《范村梅谱》、《花镜》等书的。

  对于梅的品种,首次作植物学分类记载的,是已故的林学家嵘,他著有《中国树木分类学》,作为《中华农会丛书》之一,于1937年在南京刊行,现将其中所记梅和它的变种的名称及性状摘录于后:

  梅(诗经)[别称春梅(南通);柟(尔雅);橑(加草头)(礼记,广志)

  学名 prunus mume sieb.& zucc

  变种。

  (1)绿萼梅(花镜)p.mume var. viridicalyx mak.

  璋按。出处应为范村梅谱

  (2)品字梅(花镜)p.mume var. pleiocarpa maxim.

  心皮在一花中有三至七枚,一花内能结数果实。

  (3)早梅(群芳谱)p.mume var. microcarpa mak.

  花小,单瓣。果实小,圆形。

  璋按:出处应为洛阳名园记。

  (4)*细梅p.mume var.cryptopetala mak.

  萼绿色而微带紫色,花瓣五片,甚小。

  璋按:*号表示这个汉名是氏目拟的,下同

  (5)杏梅(花镜)p.mume var.bungo mak.

  枝强大,小枝暗紫色,叶大,花亦大。半重瓣。

  璋按:出处应为范村梅谱。

  (6)*毛梅p.mume var. goethartiana koehne

  叶、花梗、萼、子房与花往下半部均有毛。

  (7)*白梅p.mume var.alba rehd.

  花白色,单瓣。

  (8)红梅(花镜)p.mume var.alphandil rehd.

  花粉红色,重瓣。

  璋按:出处应为石曼卿诗。

  (9)冰梅(花镜)p.mume var. albo-plena bailey

  白色,重瓣。

  (10)照水梅(花镜)p.mume var. pendula nichols

  枝下垂,花开时朵朵下向而香浓。

  (11)*光梅 p.mume var. tonsa rend.

  叶近於平滑无毛,花白色。

  (12)*香梅 p.mume var.laciniata maxim.

  叶楔形或披针形。花有香气,淡红色重瓣,亦有单瓣者。

  依据目前的调查和研究,全国梅树品种已在二百种以上。随着果树园艺和花卉园艺的日益发展,花实齐美的梅树将对我们有用。我们将对它更加重视和珍

本文来源:https://tool.jxxyjl.com/zhongguowenxuemingren/34569.html

  • 赵大年山水画|赵大年简介

    公主的女儿  作者:赵大年[满族]  一  黄裁缝有个美丽的名字,叫黄秋萍。她今年52岁了,满头乌丝,身体也没发福,腿脚轻快,走起路来一股风,从背影看上去,好似30郎当岁儿的大嫂。正脸细看,眉清目秀,高鼻梁,绞过脸,面皮白净,只是眼角布满了细密的鱼尾纹,记载着她的年龄。她极懂礼貌,从不正面冲人说...

    发布于:2021-06-09

    详细阅读
  • [张淇]张林鹂简介

    值得留恋的人生驿站  作者:张林鹂  一直听奶奶说她有个老同事,是抗美援朝时候认识的。当时奶奶刚参军,在前方医院里当护士。那个人也是。于是两个人认识了,培养出了深厚的友情。后来因为部队要转移,医院要分割,于是两个人分开了,战场的硝烟,使她们失去了联系,一下就是50年。这50年来,奶奶的朋友交了不...

    发布于:2021-06-09

    详细阅读
  • 张承志简介心灵史_张承志简介

    张承志  姓名:张承志  性别:男  民族:回族  出生年月:1948年  出生地:北京  籍贯:山东济南  笔名张录山。1978年开始发表作品。主要代表作有短篇小说《骑手为什么歌唱母亲》、《阿拉克足球》,中篇小说《黑骏马》,长篇小说《金牧场》、《心灵史》等。  张承志1948年初生,原籍山东济...

    发布于:2021-06-09

    详细阅读
  • 【张胜友作品】张胜友简介

    海之恋  作者:张胜友  一  大海无垠,水也滔滔,浪也滔滔……  海之一隅,绿树婆娑如翡翠,屋宇错落如花园,琴声悠长如仙阁……啊,这就是相传远古时代为白鹭栖息之地——鹭岛。  鹭岛,又称之为厦门岛!  二  乙酉年末,新岁将临。   胡锦涛总书记仆仆风尘来到厦门海沧台商投资区考察并亲切会见台商...

    发布于:2021-06-09

    详细阅读
  • 主持人张宏简介|张宏简介

    姑苏看水  作者:张宏  一个北方人,初到江南,对水多少有些惧怕。  街上的地面是湿漉漉的,屋里的被褥用手一摸,也有些莫名的潮意。在这个秋末,北方早已是艳阳高照,这里却到处被一层水的薄纱笼罩,像一个戴着纱巾的女人,怕风吹日晒弄粗了脸。  但是,如果你住下了,就慢慢地体会到它的好,体会到它的造化。...

    发布于:2021-06-09

    详细阅读
  • 张锲简介|张锲简介

    张锲  张锲 1933年生,安徽寿县人。1949年开始发表作品,著有长篇报告文学《热流》、《在地球的那一边》、长篇小说《改革者》、话剧《金水桥畔》、电影《最后的选择》、长诗《生命进行曲》等。...

    发布于:2021-06-09

    详细阅读
  • 绿蜻蜓 朱述新_朱述新简介

    朱述新  朱述新 1945年出生。山东滕县人。著有儿童叙事诗《三个小羊倌》、《我们的团长》等。...

    发布于:2021-06-09

    详细阅读
  • 钟敬文全集|钟敬文简介

    钟敬文:我生命中的五四  五四是中国的一个超级民族节日。她的意义是多方面的,既有其重大的政治意义,也有深远的学术意义。像这样意义的节日在我国历史上可能是很少的,或者说是唯一的。   五四运动发生于1919年。那一年,我十七岁(按照中国旧历虚岁的算法),是一个已经略知一些世事的青年...

    发布于:2021-06-09

    详细阅读
  • [曾凡华简历]曾凡华简介

    在睢宁大地上行走  作者:曾凡华  1 我觉得,能在睢宁大地上行走,是一种缘分!   当了一辈子兵,走南闯北,从东北乌苏小镇到南海西沙群岛,从新疆红其拉甫到内蒙苏泊淖尔,我都留下过自己的足迹。然而,与地处黄河古道的睢宁总是失之交臂。   上世纪70年代初,撰写台儿庄战役小说,途经...

    发布于:2021-06-09

    详细阅读
  • [作家鲁彦简介]鲁彦周简介

    鲁彦周  鲁彦周 1928年10月出生于安徽巢县鲁集村。1954年开始发表作品。主要代表作有《凤凰之歌》(电影文学剧本)、《天云山传奇》、《古塔上的风铃》、《逆水》、《双凤楼》等。...

    发布于:2021-06-09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 实用工具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