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子恺简介|丰子恺简介

中国文学名人 2021-05-01 网络整理 可可

【tool.jxxyjl.com--中国文学名人】

  悼夏丐尊先生

  丰子恺

  我从重庆郊外迁居城中,候船返沪。刚才迁到,接得夏丐尊老师逝世的消息。记得三年

  前,我从遵义迁重庆,临行时接得弘一法师往生的电报。我所敬爱的两位教师的最后消息,

  都在我行旅倥偬的时候传到。这偶然的事,在我觉得很是蹊跷。因为这两位老师同样的可敬

  可爱,昔年曾经给我同样宝贵的教诲;如今噩耗传来,也好比给我同样的最后训示。这使我

  感到分外的哀悼与警惕。

  我早已确信夏先生是要死的,同确信任何人都要死的一样。但料不到如此其速。八年违

  教,快要再见,而终于不得再见!真是天实为之,谓之何哉!

  犹忆二十六年秋,芦沟桥事变之际,我从南京回杭州,中途在上海下车,到梧州路去看

  夏先生。先生满面忧愁,说一句话,叹一口气。我因为要乘当天的夜车返杭,匆匆告别。我

  说:“夏先生再见。”夏先生好象骂我一般愤然地答道:“不晓得能不能再见!”同时又用

  凝注的眼光,站立在门口目送我。我回头对他发笑。因为夏先生老是善愁,而我总是笑他多

  忧。岂知这一次正是我们的最后一面,果然这一别“不能再见了”!

  后来我扶老携幼,仓皇出奔,辗转长沙、桂林、宜山、遵义、重庆各地。夏先生始终住

  在上海。初年还常通信。自从夏先生被敌人捉去监禁了一回之后,我就不敢写信给他,免得

  使他受累。胜利一到,我写了一封长信给他。见他回信的笔迹依旧遒劲挺秀,我很高兴。字

  是精神的象征,足证夏先生精神依旧。当时以为马上可以再见了,岂知交通与生活日益困

  难,使我不能早归;终于在胜利后八个半月的今日,在这山城客寓中接到他的噩耗,也可说

  是“抱恨终天”的事!夏先生之死,使“文坛少了一位老将”,“青年失了一位导师”,这

  些话一定有许多人说,用不着我再讲。我现在只就我们的师弟情缘上表示哀悼之情。

  夏先生与李叔国先生(弘一法师),具有同样的才调,同样的胸怀。不过表面上一位做

  和尚,一位是居士而已。犹忆三十余年前,我当学生的时候,李先生教我们图画、音乐,夏

  先生教我们国文。我觉得这三种学科同样的严肃而有兴趣。就为了他们二人同样的深解文艺

  的真谛,故能引人入胜。夏先生常说:“李先生教图画、音乐,学生对图画、音乐,看得比

  国文、数学等更重。这是有人格作背景的原故。因为他教图画、音乐,而他所懂得的不仅是

  图画、音乐;他的诗文比国文先生的更好,他的书法比习字先生的更好,他的英文比英文先

  生的更好……这好比一尊佛像,有灵光,故能令人敬仰。”这话也可说是“夫子自道”。夏

  先生初任舍监,后来教国文。但他也是博学多能,只除不弄音乐以外,其他诗文、绘画(鉴

  赏)、金石、书法、理学、佛典,以至外国文、科学等,他都懂得。因此能和李先生交游,

  因此能得学生的心悦诚服。

  他当舍监的时候,学生们私下给他起个诨名,叫夏木瓜。但这并非恶意,却是好心。因

  为他对学生如对子女,率直开导,不用敷衍、欺蒙、压迫等手段。学生们最初觉得忠言逆

  耳,看见他的头大而圆,就给他起这个诨名。但后来大家都知道夏先生是真我们,这绰号

  就变成了称而沿用下去。凡学生有所请愿,大家都说:“同夏木瓜讲,这才成功。”他听

  到请愿,也许暗呜叱咤地骂你一顿;但如果你的请愿合乎情理,他就当作自己的请愿,而替

  你设法了。

  他教国文的时候,正是“五四”将近。我们做惯了“太王留别父老书”、“黄花主人致

  无肠公子书”之类的文题之后,他突然叫我们做一篇“自述”。而且说:“不准讲空话,要

  老实写。”有一位同学,写他父亲客死他乡,他“星夜匍伏奔丧”。夏先生苦笑着问他:

  “你那天晚上真个是在地上爬去的?”引得大家发笑,那位同学脸孔绯红。又有一位同学发

  牢骚,赞隐遁,说要“乐琴书以消忧,抚孤松而盘桓”。夏先生厉声问他:“你为什么来考

  师范学校?”弄得那人无言可对。这样的教法,最初被顽固守旧的青年所反对。他们以为文

  章不用古典,不发牢骚,就不高雅。竟有人说:“他自己不会做古文(其实做得很好),所

  以不许学生做。”但这样的人,毕竟是少数。多数学生,对夏先生这种来未有的、大胆的

  革命主张,觉得惊奇与折服,好似长梦猛醒,恍悟今是昨非。这正是五四运动的初步。

  李先生做教师,以身作则,不多讲话,使学生衷心感动,自然诚服。譬如上课,他一定

  先到教室,黑板上应写的,都先写好(用另一黑板遮住,用到的时候推开来)。然后端坐在

  讲台上等学生到齐。譬如学生还琴时弹错了,他举目对你一看,但说:“下次再还。”有时

  他没有说,学生吃了他一眼,自己请求下次再还了。他话很少,说时总是和颜悦色的。但学

  生非常怕他,敬爱他。夏先生则不然,毫无矜持,有话直说。学生便嘻皮笑脸,同他亲近。

  偶然走过校庭,看见年纪小的学生弄狗,他也要管:“为啥同狗为难!”放假日子,学生出

  门,夏先生看见了便喊:“早些回来,勿可吃酒啊!”学生笑着连说:“不吃,不吃!”赶

  快走路。走得远了,夏先生还要大喊:“铜钿少用些!”学生一方面笑他,一方面实在感激

  他,敬爱他。

  夏先生与李先生对学生的态度,完全不同。而学生对他们的敬爱,则完全相同。这两位

  导师,如同父母一样。李先生的是“爸爸的教育”,夏先生的是“妈妈的教育”。夏先生后

  来翻译的“爱的教育”,风行国内,深入人心,甚至被取作国文教材。这不是偶然的事。

  我师范毕业后,就赴日本。日本回来就同夏先生共事,当教师,当编辑。我遭母丧后

  辞职闲居,直至逃难。但其间与书店关系仍多,常到上海与夏先生相晤。故自我离开夏先生

  的绛帐,直到抗战前数日的诀别,二十年间,常与夏先生接近,不断地受他的教诲。其时李

  先生已经做了和尚,芒鞋破钵,云游四方,和夏先生仿佛是两个世界的人。但在我觉得仍是

  以前的两位导师,不过所导的范围由学校扩大为人世罢了。

  李先生不是“走投无路,遁入空门”的,是为了人生根本问题而做和尚的。他是真正做

  和尚,他是痛感于众生疾苦而“行大丈夫事”的。夏先生虽然没有做和尚,但也是完全理解

  李先生的胸怀的;他是赞善李先生的行大丈夫事的。只因种种尘缘的牵阻,使夏先生没有勇

  气行大丈夫事。夏先生一生的忧愁苦闷,由此发生。

  凡熟识夏先生的人,没有一个不晓得夏先生是个多忧善愁的人。他看见世间的一切不

  快、不安、不真、不善、不美的状态,都要皱眉、叹气。他不但忧自家,又忧友、忧校、忧

  店、忧国、忧世。朋友中有人生病了,夏先生就皱着眉头替他担忧;有人失业了,夏先生又

  皱着眉头替他着急;有人吵架了,有人吃醉了,甚至朋友的太太要生产了,小孩子跌跤

  了……夏先生都要皱着眉头替他们忧愁。学校的问题,公司的问题,别人都当作例行公事处

  理的,夏先生却当作自家的问题,真心地担忧。国家的事,世界的事,别人当作历史小说看

  的,在夏先生都是切身问题,真心地忧愁、皱眉、叹气。故我和他共事的时候,对夏先生凡

  事都要讲得乐观些,有时竟瞒过他,免得使他增忧。他和李先生一样的痛感众生的疾苦。但

  他不能和李先生一样行大丈夫事;他只能忧伤终老。在“人世”这个大学校里,这二位导师

  所施的仍是“爸爸的教育”与“妈妈的教育”。

  朋友的太太生产,小孩子跌跤等事,都要夏先生担忧。那么,八年来水深火热的上海生

  活,不知为夏先生增添了几十万斛的忧愁!忧能伤人,夏先生之死,是供给忧愁材料的社会

  所致使,日本侵略者所促的!

  以往我每逢写一篇文章,写完之后总要想:“不知这篇西夏先生看了怎么说。”因为

  我的写文,是在夏先生的指导鼓励之下学起来的。今天写完了这篇文章,我又本能地想:

  “不知这篇西夏先生看了怎么说。”两行热泪,一齐沉重地落在这原稿纸上。

  19465月1日重庆客寓

本文来源:https://tool.jxxyjl.com/zhongguowenxuemingren/33396.html

  • 绿蜻蜓 朱述新_朱述新简介

    朱述新  朱述新 1945年出生。山东滕县人。著有儿童叙事诗《三个小羊倌》、《我们的团长》等。...

    发布于:2021-06-09

    详细阅读
  • 钟敬文全集|钟敬文简介

    钟敬文:我生命中的五四  五四是中国的一个超级民族节日。她的意义是多方面的,既有其重大的政治意义,也有深远的学术意义。像这样意义的节日在我国历史上可能是很少的,或者说是唯一的。   五四运动发生于1919年。那一年,我十七岁(按照中国旧历虚岁的算法),是一个已经略知一些世事的青年...

    发布于:2021-06-09

    详细阅读
  • [曾凡华简历]曾凡华简介

    在睢宁大地上行走  作者:曾凡华  1 我觉得,能在睢宁大地上行走,是一种缘分!   当了一辈子兵,走南闯北,从东北乌苏小镇到南海西沙群岛,从新疆红其拉甫到内蒙苏泊淖尔,我都留下过自己的足迹。然而,与地处黄河古道的睢宁总是失之交臂。   上世纪70年代初,撰写台儿庄战役小说,途经...

    发布于:2021-06-09

    详细阅读
  • [作家鲁彦简介]鲁彦周简介

    鲁彦周  鲁彦周 1928年10月出生于安徽巢县鲁集村。1954年开始发表作品。主要代表作有《凤凰之歌》(电影文学剧本)、《天云山传奇》、《古塔上的风铃》、《逆水》、《双凤楼》等。...

    发布于:2021-06-09

    详细阅读
  • 【扎拉嘎胡作品】扎拉嘎胡简介

    小白马的故事  作者:扎拉嘎胡[蒙古族]  秋天。  在草原上,远处飘荡着淡淡透明的白雾,透过白雾隐约地望见起伏的山峦,构出一幅迷茫美妙的山景;近处,金黄耀眼的平原上,蒸发着残余的夏热,映出各种淡淡的色调,从松树的尖顶和平静的湖面上,缓缓地升上高空。  草原这种美丽景象,吸引着骑马跟在蒙古车后边...

    发布于:2021-06-09

    详细阅读
  • 【鄂尔多斯市张炜简介】张炜简介

    张炜  姓名:张炜  性别:男  出生年月:1956年  籍贯:山东栖霞  张炜(男)(1956—)山东栖霞人。1976年高中毕业后,回原籍在农村参加工副业劳动。1978年考入山东烟台师专中文系。1980年毕业后到山东省档案局工作。同年发表小说处女作。1983年加入中国作协,1984年调山东省文...

    发布于:2021-06-08

    详细阅读
  • [邹伯奇简介]郑伯奇简介

    郑伯奇  姓名:郑伯奇    原名:郑隆谨  性别:男  出生年月:1895年6月11日—1979年1月25日  籍贯:陕西长安  郑伯奇(1895.6.11一1979.1.25)原名郑隆谨,字伯奇。陕西长安人。1910年参加同盟会和辛亥革命。1917年赴日本先后入东京第一高等学校、京都第三高等...

    发布于:2021-06-08

    详细阅读
  • 【郑允钦作品】郑允钦简介

    郑允钦  郑允钦 1948年出生。江西景德镇人。著有童话集《吃耳朵的妖精》,系列童话集《咬窃贼的钱包》等。...

    发布于:2021-06-08

    详细阅读
  • 周公解梦大全查询_周 熠简介

    十月断想  作者:周 熠  十月的意象很多。眼睛一转,就会有成串的意象走马灯般联翩而出:《列宁在十月》,这是上世纪70年代的儿童也熟悉的影片。“面包会有的”,这是几乎大众化的口头禅。“十月革命一声炮响”,也从历史课堂走出,演绎成响遏行云的诗化词藻。还有:1911年武昌城头打响的辛亥革命第一枪;1...

    发布于:2021-06-08

    详细阅读
  • [周国平简介]周国平简介

    本质的男人  作者:周国平  我不愿谈男人,男人的兴趣和观察总是放在女人身上的。男人不由自主地把女人当作一个性别来评价,他从某个女人那里吃了甜头或苦头,就会迅速上升到抽象的层面,说女性多么可爱或多么可恶。相反,如果他欣赏或者痛恨某个男人,他往往能够个别地对待,一般不会因此对男性下论断。  男人谈...

    发布于:2021-06-08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 实用工具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