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声四声对联]谈“今四声”对联的作法
【tool.jxxyjl.com--对联知识】
报刊上有时发表些“今四声”对联,习惯于古四声者后来未学“今声”,由于发表时没有分类标明,误认为“不合联律”,错怪人家。而另一方面,只懂“今声”又爱对联,想撰对联,就是不知如何下笔好,特别是给 “对课”进入学校带来一定困难。因此在我面向全国主办的楹联义务函授中(不收学费,只收资料费及邮费),古今四声兼授(也可选择一种)。这里就个人看法,谈谈“今四声”对联的作法,并借以释“错怪”之疑。
(一)今四声究竟有几声?
今四声就是古四声中的“入声字”消失了,而分别派入“阴平、阳平、上声、去声”中去了,故有“平分阴阳,入归三声”之说,即入声字归纳到平声、上声、去声这三者之中,所以用今四声作联,实际只有“三声”,因为“阴阳”两个平声都属“平声调”,一般不拘泥(个别也有讲究的,在奇位上不论时,避免阴平对阴平……),故而在音步上不能“阴平对阳平”,否则形成“音步同调”。
(二)具体作法:
派到上声、去声中的入声字,仍同于仄声;派到“阴阳二平”中的入声字,应同原有一○六韵中的平声字一样使用,可作平收句脚和平收联脚。关键在于熟悉哪些入声字派到那一类。
当今学拼音,反正不懂古四声,学校讲对课,暂时可不提它,只有接触到古四声对联例子时,指点一番,最好先不宜涉及。直接按今声遵循讲授。平平仄仄平平仄……不能乱套。
(三)原则性:
古今四声不能混用,比如“德、国、幅、舌、合”都是入声转去的平声字,不能把其中有的字当平声用,有的字又当仄声用。
一本书的编辑,如果有“今声”和“古声”两种对联,亦要分类,也不能混杂,不然使读者失趣。
(四)实例:
乍见鹄飞,宁顿作一别,沃翰颖出腾海气;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
盍听凤语,则悉集百念,弹铗芒露遏天云。
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某君这副对联,是按今四声撰的,标●者乃奇位未论。联律声韵无懈可击,何也?上联的“鹄、沃、出”,下联的“盍、悉、集、铗”都是“入转平”,下联的“遏”乃“入转去”。
拙笔也试作有今声对联,选二例:
民激多乐趣;世盛少俗觉。(春联)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激”乃古入今阴平,“乐”乃古入今去声,“俗、觉”均古入今阳平。“觉”指觉悟、觉醒,非睡觉的“觉”。
留几笔一幅,不足解意;
仄仄平平,●平仄仄;
任千言万语,最贵求实。(自勉)
平平仄仄,仄仄平平
“笔”乃古入今上声,“一”乃古入今阴平,“幅、足、实”均古入今阳平。
-
【叠字联大全7个字】叠字复字联欣赏详细阅读
水水山山,处处明明秀秀晴晴雨雨,时时好好奇奇佛脚清泉飘,飘飘飘,飘下两条玉带源头活水冒,冒冒冒,冒出一串珍珠 翠翠红红,处处莺莺燕燕风风雨雨,年年暮暮朝朝莺莺燕燕,翠翠红红,处处融融洽洽风风雨雨,花花草草,年年暮暮朝朝重重迭迭山,曲曲环环路丁丁冬冬泉,高高下下树山山海海山海关,雄关镇山海日...
-
【《笠翁对韵》十灰】《笠翁对韵》——灰详细阅读
春对夏,喜对哀。大手对长才。风清对月朗,地阔对天开。游阆苑,醉蓬莱。七政对三台。青龙壶老杖,白燕玉人钗。香风十里望仙阁,明月一天思子台。玉橘冰桃,王母几因求道降;莲舟藜杖,真人原为读书来。 注释:阆苑:阆风之苑,神话传说的仙人居地。蓬莱:神话传说中的海上仙山之一。 七政:日、月和金、木、水、火、土五...
-
【酒的趣谈】趣谈酒联详细阅读
我国是古老的酿酒之邦,从古至今酒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中国酒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其中尤以酒联是人们喜闻乐见的一种酒文化载体。清代梁章钜在《楹联丛话》中写道:“楹联之兴,肇于五代之桃符,孟曷 余庆‘长春’十字,其最古也。至惟而用之楹柱,盖自宋人始。”最早的酒联出现在宋代,尤以明清最盛。酒联,是文学...
-
【《笠翁对韵》微对巨】《笠翁对韵》——微详细阅读
贤对圣,是对非。觉奥对参微。鱼书对雁字,草舍对柴扉。鸡晓唱,雉朝飞。红瘦对绿肥。举杯邀月饮,骑马踏花归。黄盖能成赤壁捷,陈平善解白登危。太白书堂,瀑泉垂地三千丈;孔明祀庙,老柏参天四十围。 注释:“红瘦”句:宋李清照《如梦令》词:“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举杯”句:唐李白《月下独酌》诗:“举杯...
-
对联的资料|对联知识——对联的词类与词性详细阅读
对称美是对联的主要特点。所谓对称,除了平仄相对、节奏一致之外,还要做到词类相近,词性相当,结构相似,字数相等。只有这样,才能使作品达到高度完美。反之,则不能称其为一副好的对联。本篇主要谈谈对联中的词性对仗的问题。 要想弄懂词性的属对问题,先要弄清词的分类。古代词类的划分,在上古就已奠定了基础。实...
- 详细阅读
-
[春联的来历和起源]春联的来历详细阅读
春联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对子”,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是我国特有的文学形式。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幅大红春联贴于门上,为节日增加喜庆气氛。 春节贴春联的民俗起于宋代并在明代开始盛行。据史书记载,明太祖朱元璋酷爱对联,不仅自...
-
【对联常识与技巧】网络对联技巧理论3详细阅读
三。技巧的创作与诊断 技巧之木人巷 学习技巧,总是在问怎样的技巧才是最好的技巧,是不是凭借出句精彩就算是技巧高手,我的回答不是的。真正的技巧工夫在于对技巧的理解与其内涵的拓展。综合自己以前所写些技巧文章的理解,重新赋予技巧新名---木人巷。取意思于少林寺的闯关名词。可以说,能闯过技巧的木人巷...
-
[对联的分类简介]实用对联分类简介详细阅读
“实用对联”指的是在社会生活中具有广泛使用价值的对联。主要包括八类作品:节日联、喜庆联、哀挽联、庭堂居室联、行业联、自题联、题赠联和名胜联。“实用”与“非实用”是相对而言的。“非实用”的对联主要指文学作品用联和游戏、斗智用联。下面各列举一些联例来简要说明八种实用对联的基本特点。一、节日联指“过节”(...
-
对联的学问|对联的学习方法——诗钟详细阅读
诗钟是学习对偶技巧的一种训练方法,又是欣赏对偶佳趣的一种文字游戏。从清朝中叶在福建兴起,很快传开,“五四运动”以后趋于沉寂,现在又逐渐兴起。 ^^一、诗钟活动的特点 诗钟活动的特点是限时限题写出一副七言律诗中的诗联,得名于限时的方法。在钟表没有普及的时候,是用细线坠铜钱系在一根线香上,烧到一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