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茶有关的古画|有关古画的传奇精彩故事

传说 2022-06-28 网络整理 可可

【tool.jxxyjl.com--传说】

  古画是指古代的绘画作品,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艺术的瑰宝。以下是小编为你整理的关于有关古画的传奇故事 ,欢迎大家阅读。

有关古画的传奇故事一

  4.025亿元,最昂贵的古画

  在刚结束不久的保利春季拍卖会上,元代画家王蒙的《稚川移居图》拍出四亿元的天价,继黄庭坚的书法《砥柱铭》(4.368亿元拍出)之后,掀起又一轮古代书画的拍卖热潮。

  一幅画,四个亿,对业外人士来说,简直不可思议,但对知道内情的人来说,却在预料之中。

  首先,元代书画的整体价格在拍卖市场上就很高。元代时间不到百年,却在中国绘画史上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不仅开创了中国文人画的新天地,还诞生了赵孟頫,以及被后世统称为“元四家”的黄公望、王蒙、倪瓒、吴镇等书画大家。

  古代书画的寿命只有一千年左右,而有近八百年历史的元代书画,尤其是名家书画,显得弥足珍贵。今天元代书画已经非常稀少,而且大部分作为国宝,收藏于海内外各大博物馆中,鲜有散落于民间者。即便有,也不肯轻易出手。这就使得元代书画极少露面于海内外各拍卖场中,偶有露面,就显得“牛”气冲天。

  其次,“元四家”之一的王蒙,其书画有极高的艺术成就,代表着元代绘画的最高水平,历朝历代都备受推崇。20xx年,他的《秋山萧寺图》以1364万元成交,《煮茶图》更是以3136万元的高价成交,而《稚川移居图》四亿多元的成交价,毫无悬念地成为中国拍卖史上最昂贵的古代画作。

有关古画的传奇故事二

  独特的“繁线密点”绘画风格

  《稚川移居图》为立轴,设色纸本,纵120厘米,横56.7厘米。描绘了东晋葛洪携带家眷移居罗浮山,修道炼丹的故事。罗浮山位于今天广东省博罗县境内。葛洪,字稚川,号抱朴子,东晋道教学者、著名炼丹家。画中骑在牛背上的葛洪,身穿道袍,神情专注于手中的书卷,边走边看,全然不顾随他同行的家人。

  他身后,妻子和两个孩子同骑在牛背上,小的抱在怀里,大的坐在身后。随葛洪夫妇一起移居的,还有他的仆人们,他们或提着鸡笼,或牵着牛羊,或挑担负重,把生活必备之物搬运到山上。一路崇山峻岭,飞瀑流泉,几间茅草屋掩映在深山之中,屋前的庭院里,先行到达的仆人,在打扫庭院,迎候主人的到来。画面非常有感染力。

  《稚川移居图》通幅运用焦墨,间浅赭色。峰峦叠嶂,楼阁参差,整个画面显得生动细腻,笔墨沉酣,当是王蒙的成熟代表作。王蒙是元代著名书画家赵孟頫的外孙,从小跟着外祖父学画,诗文书画皆有家传,绘画成就尤高。

  他的山水画,早年受赵孟頫的直接影响,后来师法王维、董源、巨然等人,开创出独特的“繁线密点”绘画风格。他独创了牛毛皴法,这种皴法非常柔细,很像牛毛,特别适合表现南方山水的温润秀美。

有关古画的传奇故事三

  王蒙为何钟爱“葛稚川移居”

  《稚川移居图》画中描绘的不是北方的崇山峻岭,而是南方茂林修竹的小溪潺潺。其《煮茶图》,也以卷曲、细密的皴笔,表现山石的肌理结构,画面流畅娟秀,挺拔而柔和。同样使用牛毛皴法的存世画作还有《幽壑听泉图》,以及《夏日山居图》(北京故宫博物院藏)、《太白山图》(辽宁省博物馆藏)、《青卞隐居图》(上海博物馆藏)等。

  除此次拍卖的《稚川移居图》,现藏于故宫博物院的王蒙另一幅《葛稚川移居图》,同样是描绘葛洪隐居罗浮山的情景;不同的是,这幅画中的葛洪,正牵着一只鹿站在桥上,回头张望落在后面的家人。他的身后,有背着琴的童子,牵牛的仆人,抱着孩子骑在牛背上的妇人,以及跟在牛后面行走的女眷。

  专家称,除了存世的这两幅移居图,王蒙还画了许多关于葛洪的画作。那么,王蒙为何如此钟爱“葛稚川移居”这一题材呢?葛洪和王蒙,尽管两个人生活的年代相差很远,身份也迥然不同,但却有着相似的人生经历。

有关古画的传奇故事四

  要做勾漏县令的“散骑常侍”

  葛洪出身于三国的东吴世家,祖上曾经担任御史中丞、吏部尚书等要职。葛洪因为带兵打仗立功,被封为“伏波将军”,此后屡次升迁,被赐以“关内侯”的爵位。然而,葛洪心里却非常明白,在政治昏暗、社会动荡的情况下,一切荣华富贵都如浮云。他看破红尘,一心修道。

  当朝廷再次提升他为“散骑常侍”,也就是皇帝的侍从时,他婉拒,反而请求去广西勾漏县做一名县令,因为他听说离勾漏县不远处,出产炼丹用的丹砂,到那里为官可以就近采丹砂炼丹。

  得到皇帝的允许后,葛洪就带着家人上任去了。当他走到广东的时候,被当地的官员挽留,隐居在罗浮山里修道炼丹。期间,他著书立说,先后写成《抱朴子》、《神仙传》等书。最后,老死罗浮山中,后人传说他羽化仙了。

本文来源:https://tool.jxxyjl.com/chuanshuo/71408.html

  • [安丰塘大蛇的传说故事]安丰塘的民间经典传说故事

    安丰塘,是中国淮河流域古今重要的水利工程,古时候被誉为“天下第一塘”。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有关安丰塘的民间经典传说故事,一起来看看吧。  安丰塘传说故事  很久以前,安丰塘原来是一座城池,叫安丰城。  一次东海龙王的一条幼龙乘大风大雨出海游玩,不幸摔落在安丰城外,身受重伤动弹...

    发布于:2022-07-16

    详细阅读
  • [节日来历的民间传说故事]牛头马面来历的民间传说故事

    牛头马面是迷信传说中的两个鬼卒,一个头象牛,一个头象马。小编为你整理的牛头马面来历的经典传说,欢迎大家阅读。牛头马面来历的传说  牛头马面原在地府掌管实权,后来为什么当了阎王手下的一个捉人差役?说起来,还有一段有趣的故事。  在很久很久以前,丰都城有个姓马的员外,在城内算是个财权双全的巨头。按说...

    发布于:2022-07-16

    详细阅读
  • [关于杭州的经典传说]鸡的经典传说

    鸡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一种家禽,我们的餐桌上也会经常出现,那你们知道有关鸡的传说故事吗?以下是小编为你整理的鸡的经典传说,欢迎大家阅读。鸡的经典传说篇一  很久很久以前,天上有九个太阳。大地热得像一块烧红了的铁块,人们的日子实在过不下去了。于是,人们请来了一位力气大、箭法准的勇士,让他把太阳射下来...

    发布于:2022-07-16

    详细阅读
  • [白族民间故事]白族民间故事

    白族是中国第15大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云南、贵州、湖南等省,白族的建筑、雕刻、绘画艺术名扬古今中外。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白族民间传说故事,欢迎大家阅读。  白族民间传说故事一:白族火把节  很久以前,白族首领是个英俊勇敢的王子,武艺高强,百战百胜。他经常骑一匹高大的白马,穿管白色的盔甲,巡视自己的国...

    发布于:2022-07-16

    详细阅读
  • 鲤鱼精的传说故事_鲤鱼精的传说

    尽管民间传说和历史属于两种不同的话语类型,但两者的关系极为密切。传统的传说论认为,传说有一定的历史依据,反映了一定的历史真实。小编这里为大家带来鲤鱼精的传说,希望大家喜欢。  《鲤鱼精》  许少君是个书生,家住太湖北岸。他从小失去双亲,家境贫寒,但他聪明好学,方圆几十里很有名气。他的伯父伯母经常...

    发布于:2022-07-16

    详细阅读
  • [关于兵马俑的传说故事100字]关于兵马俑的传说故事

    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是世界最大的地下军事博物馆,那么你知道关于兵马俑的传说故事吗?以下是小编为你整理的关于关于兵马俑的传说故事,欢迎大家阅读。关于兵马俑的传说故事篇一  秦始皇陵,位于陕西省临潼县城东约五公里处,南依骊山,北临渭水。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在陵园城东门外 距陵墓一公里半。大厅里陈列着许...

    发布于:2022-07-16

    详细阅读
  • 风水故事民间传说故事汇集_刘伯温风水故事的民间传说故事

    在明朝的时候有一个很出名的风水大师叫刘基,字伯温,他是一个占卜高手能掐会算的,有着半仙体之说!那时的刘伯温是朝中的军师,很被皇上看重的。现在就来看看这位传奇的刘伯温的风水故事吧!刘伯温风水故事的传说一  刘伯温一肚子诗书,浑身的能耐是真,可就是家中没有钱财去孝敬当权的赃官们,自然也就别指望考上个...

    发布于:2022-07-16

    详细阅读
  • 胡惟庸 刘基|胡惟庸谗言害刘基的故事

    民间故事一个民族经过千百年所流传下来,具有本民族特色的一种文化现象。它反映了那个民族所特有的文化和社会观念。小编为大家整理了《胡惟庸谗言害刘基》的民间故事,希望大家喜欢。  《胡惟庸谗言害刘基》  辅佐朱元璋开国的武臣要推徐达、常遇春。文臣首推李善长、刘基。而朱元璋常把刘基比作汉朝的张良、三国的...

    发布于:2022-07-16

    详细阅读
  • 白族火把节由来的传说|火把节由来的传说

    导语:火把节是彝族、白族、纳西族、基诺族、拉祜族等火把节民族的古老而重要的传统节日,有着深厚的民俗文化内涵,蜚声海内外,被称为“东方的狂欢节”。  火把节在古代被称为星回节,俗有“星回于天而除夕”之说。火把节的由来传说不一:一说天神与地神斗争,...

    发布于:2022-07-16

    详细阅读
  • [中国百家姓的传说故事]百家姓大性的传说故事

    《百家姓》,是一篇关于中文姓氏的文章。按文献记载,成文于北宋初。原收集姓氏411个,后增补到568个,其中单姓444个,复姓124个。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百家姓大性的传说故事,欢迎阅读!  一、百家姓与“赵钱孙李”  提到百家姓,很容易让人想到宋代《百家姓》中开头的几个...

    发布于:2022-07-16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 实用工具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