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月潭日月潭的传说嗯|日月潭的传说_关于日月潭的传说故事
【tool.jxxyjl.com--传说】
日月潭是我国台湾最大的一个湖。日月潭很深,湖水碧绿。那么你知道日月潭这个名字是怎么来的吗?关于日月潭的传说你又听说过吗?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日月潭的传说,希望对你有用!
日月潭的传说
很久很久以前,台湾岛上有一对年轻的夫妇,男的叫大尖,女的叫水社。他们住在一条大河旁,以打鱼为生。
有一天,红彤彤的太阳挂在湛蓝的天空,大尖和水社正忙着收网。忽然,天空轰隆一声巨响,地动山摇。一眨眼,太阳不见了,大地顿时一片黑暗。大尖和水社摸着黑,好半天才回到了家。
晚上,一轮明月升上了天空,夫妻俩借着月光补网。突然,又一声轰隆巨响,月亮也不见了。
从这天起,天上没有了太阳和月亮,分不清白天和黑夜。花不开,草不绿,鸟不叫,庄稼也不长了。
大尖和水社决心去找回太阳和月亮。他们点起火把,翻过一座座高山,越过一条条河流,穿过一片片密林。不知走了多少路,也不知换了多少火把,终于来到一座大山下。他们向前一看,啊,不远处忽明忽暗!“太阳和月亮一定在那里!”他俩想。
夫妻俩往前跑去,路上碰到一位老爷爷。老爷爷告诉他们:那边有个很深的水潭,水潭里有两条恶龙,公龙吞了太阳,母龙吞了月亮。它们俩像玩儿球似的,把太阳和月亮,一会儿吞进去,一会儿吐出来。
大尖和水社说:“我们翻山越岭,就是来找太阳月亮。恶龙再凶,我们也要跟它们斗。”
老爷爷说:“好,有志气!你们先到阿里山去,那里埋着金斧头和金剪子,有了这两件宝物就能降伏恶龙。”
大尖和水社一口气跑到阿里山,把山底下的金斧头和金剪子挖出来,又马上回到大水潭边。两条恶龙正好又在玩儿太阳和月亮。大尖马金斧头往水潭里一扔,公龙的脑袋被劈开了;水社把金剪子一扔,母龙的脑袋被剪掉了。太阳和月亮从它们的嘴里滚了出来。
大尖抱起太阳,抛向空中,又拔起一棵棕榈树,把太阳顶上了天。水社抱起月亮,往天上一抛,也拔了一棵棕榈树,把月亮顶上了天。后来,人们就把这个大水潭叫日月潭了。
日月潭区内情况
区内依特色规划有六处主题公园,包括景观、自然、孔雀及蝴蝶、水鸟、宗教等六个主题公园,还有八个特殊景点,以及水社、德化社两大服务区。
日月潭之美在于环湖重峦叠峰,湖面辽阔,潭水澄澈。一年四季,晨昏景色各有不同。7月平均气温不高于22℃,1月不低于15℃,夏季清爽宜人,为避暑胜地。
潭东的水社大山高逾20xx米;潭北山腰有一座文武庙;南面青龙山,地势险峻,山麓中有几座寺庙,其中玄奘寺供奉唐代高僧唐玄奘的灵骨;西畔有一座孔雀园,养有数十对孔雀;东南的邵族居民聚落,有专供旅客观赏的民族歌舞表演。
日月潭潭中有一小岛,此岛以北湖形如日轮,以南似新月,所以才称为日月潭,现因蓄水建造发电厂,湖形变得像一张枫叶。拦河大坝长91米,高48.5米,蓄水量为1.47亿立方米的水库,水库的泄水通过15公里长的隧洞注入日月潭,起到枯水时补充水源的作用。在未建水电站前,日月潭的湖水面积为4.4㎞²,平均水深约4 米,湖面海拔726.8米。水电站建成后提高水位30 余米,潭边低地尽被水淹,湖水面积扩大了70%,达到7.73㎞²,平均水深达19.1米,湖周长35公里,最大水深40米。
日月潭的历史发展
日月潭原为全台湾最大的天然湖泊,水源全仰赖雨水供应。潭中有拉鲁岛(旧名珠屿岛、光华岛),岛东北侧形圆如日,岛西南侧狭长微弯如月,故名“日月潭”。
1920xx年7月,台湾电力株式会社开始在日月潭兴建“门牌潭发电所”,但由于资金的不足,拖到1920xx年才大兴土木。1934年6月完工,并改称日月潭第一发电所。其相关工程包括在武界建坝拦截浊水溪上游溪水,开凿人工引水隧道至日月潭以供给水源,而发电后的水则被引导注入浊水溪支流水里溪,从此日月潭变成浊水溪水系的一环。
为了运送电厂兴建所需要的材料,集集线铁路因此孕育而生。完工后的日月潭的水位上升,湖面面积也从原来的4.55平方公里扩张至7.73平方公里,当时称为“珠子山”的拉鲁岛面积也随之缩小。
1944年发电厂遭飞机轰炸损坏,发电停顿。1946年台湾电力公司成立,随后修复电厂恢复供电,1948年10月改名为大观发电厂。1970年,日月潭定为风景区,1999年的921大地震后,进行重建工作,并设计新的服务计划,20xx年1月,设立日月潭国家级风景区,其范围除日月潭外,北面扩大至鱼池乡,东至水社大山,西至集集大山,南至水里蛇窑。
日月潭的主要景点
区域特色
日月潭是台湾岛最著名的风景区。它位于西部的南投县,是台湾省第二大湖泊、最大的天然湖泊,卧伏在玉山和阿里山之间的山头上。湖岸周长35千米,面积7.7㎞²,水深二三十米。水面比著名湖泊——杭州西湖略大,水深却超过西湖10多倍。日月潭本来是两个单独的湖泊,后来因为发电需要,在下游筑坝,水位上升,两湖就连为一体了。
日月潭四周,点缀着许多亭台楼阁和寺庙古塔。山腰的玄奘寺内存放着唐僧玄奘的部分遗骨。当地气候四季宜人,冬季平均气温在15℃以上,夏季7月份只有22℃左右,是避暑胜地。
自然景观
拉鲁岛
拉鲁岛(旧名珠屿岛、光华岛)位于日月潭中,以拉鲁岛为界,日月潭分为日潭和月潭。国民政府来台后,将之改名为光华岛,后又复名拉鲁岛,是台湾原住民邵族传说中祖先灵魂安息之处。因九二一大地震,岛上建筑多有损坏,全岛也部份沉入水中;20xx年开始修复工程。
猫囒山
坐落在日月潭北侧的猫囒山,海拔1020米,是俯瞰日月潭全景及观赏日出的理想地点。在茶改场里有一栋三层楼木造建筑,那是日据时期所遗留下来的旧厂,相当典雅古朴,也是县府指定的历史建筑之一。旁边有一栋新建的茶叶文化展示馆,展示有关茶的各种相关资讯,参观后,将更了解茶文化。
另外在旧茶厂左边的山谷坡地,由于遍植茶树,景色迷人,天气晴朗时,还可以远眺鱼池的山景。过了旧茶厂之后,继续前进,路旁有一排壮硕的锡兰橄榄树,红色的枯叶落满路面。
人文景观
慈恩塔
慈恩塔是蒋介石于1971年为了纪念母亲王太夫人所建,仿辽宋古塔式样八角宝塔。该塔建在海拔955米的青龙山顶上,塔高9层、高约45米,塔顶正好是海拔1000米。据说,慈恩塔塔顶是王太夫人灵位,并设有石桌、石椅可供人休憩。慈恩塔是日月潭景区的最高点,站在塔顶,不仅可以看到日月潭拉鲁岛、玄奘寺与慈恩塔皆同在一条中轴线上,还可将日月潭美景尽收眼底。
玄光寺
在清日战争期间,日本人在南京取走玄奘法师的顶骨舍利,战后归还给中华民国佛教协会部分顶骨舍利,1955年迎灵骨来台,1958年安奉于日月潭畔的玄光寺。
玄光寺离潭只有十多米,寺下设有码头,游客可搭船至码头,再走台阶上去参观;寺内供奉玄奘大师的金身,上悬「民族宗师」匾额;虽然玄奘大师的顶骨舍利已移奉于玄奘寺,但因水路交通便利,玄光寺已是游客到日月潭旅游必访景点。
玄光寺的建筑采用唐式,因临潭而建,可以就近欣赏日月潭的涵碧秀水。
玄光寺寺后,有一条青龙山步道可直达玄奘寺。玄奘寺位于南投县鱼池乡水社村青龙岗1号,玄奘大师的灵骨从日本迎回后,最早供奉在玄光寺,1965年11月,玄奘寺建成后,灵骨才迁迎入玄奘寺。玄奘寺牌楼下方,安放两头白象,中间绘有《玄奘大师西域行游图》。
玄奘寺共有3层,一层正殿建筑结构采用中西合一的方式,但仍不失佛寺所给予人的亲切感,此殿门楣上悬有“玄奘殿”匾。殿内正中供奉玄奘法师负笈像,塑像上方的“国之瑰宝”匾额乃先总统蒋公亲题。 玄奘殿三楼有小塔曰“玄奘塔”,玄奘法师的头顶灵骨就安藏于塔中。楼上也是玄奘寺的经典文库重地。寺院内还有三座碑文:中间是巨幅立碑“大唐玄奘法师传”,恭录玄奘法师的生平事迹。左为日华亲善纪念,右侧则是中日佛教亲善交流纪念碑。殿前还有大鼓一座,登梯而上可见供人敲槌之醒钟。
亲水公园
桃米溪是桃米里中第一个以生态方法改造的河流,在改造的同时也建造了亲水公园与观景台,公园旁种植了茄苳树和野牡丹等原生植物,让民众更亲近大自然。炎炎夏日到亲水公园戏水,清澈透明的沁凉泉水赶走了满身的暑气,拉近了人与大自然之间的距离。冬季枯水期,为节约水资源,亲水公园不再供水,但游客还是可以在居高临下的公园凉亭静坐冥想,享受乡间的宁谧。
铳柜天宝堂
从头社盆地走台21线前往水里乡,中途可以瞧见在公路的右侧,有一尊相当高耸的太子爷的神像,那里便是武登村的铳柜天宝堂。
天宝堂建于日据时期,以三恩主 (关公、吕洞宾、灶王爷)为主神,庙貌宏伟。民国74年秋天,太子元帅奉旨镇守天宝堂,由于屡显神威,于是恩主降鸾指示信众,在庙后建一高6丈2尺7寸的太子元帅圣像,以彰显太子爷护石乡民之神迹。由于太子爷的造型相当高耸,于是成为铳柜的显著地标。
涵碧步道
涵碧步道的起点为梅荷公园,步道平缓蜿蜒、环绕涵碧半岛水滨,穿梭于林荫花木中,是老少咸宜的大众化路线。清晨漫步其中,可见五色鸟、山红头、绣眼画眉等鸟类活跃林间。行至潭畔码头可尽览慈恩塔、拉鲁岛及群山绿水美景。育乐亭是远眺青龙山脉以及拉鲁岛的最佳地点,仔细观察可以体会传说中青龙抢珠的地理奥妙!蒋介石行馆涵碧楼即因坐落于涵碧半岛而得名,蒋介石先生暨夫人生前时常漫步于涵碧步道欣赏日月潭的美景。步道两侧还栽种蒋夫人最喜欢的桂花、栀子花等香花灌木。
梅荷园
梅荷园梅荷园位于涵碧步道入口处,为蒋介石先生当年驻跸日月潭,随扈宪兵的岗哨要塞,以宪兵梅荷精神象征命名。九二一地震之后,管理处规划成为景观眺望台,往年在水社码头附近湖面施放烟火时,梅荷园占居高临下的地利,成为观赏花火的最佳据点。为提供在日月潭住宿的游客夜间另类休闲活动,梅荷园于20xx年开放给民间餐饮业经营简餐及酒吧。
孔雀园
孔雀园饲育两百多只孔雀以及山鸡、台湾蓝鹊等一百多只珍贵禽鸟。孔雀开屏是雄孔雀的专利动作,竖起尾羽,展开成扇状,除了具求偶功能之外,在必要时也是向外敌示威的动作,看在人们眼里,却显得雍容华贵,仪态万千;不过,孔雀们下雨天是不出勤的,以免影响其健康和美丽。
-
[安丰塘大蛇的传说故事]安丰塘的民间经典传说故事详细阅读
安丰塘,是中国淮河流域古今重要的水利工程,古时候被誉为“天下第一塘”。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有关安丰塘的民间经典传说故事,一起来看看吧。 安丰塘传说故事 很久以前,安丰塘原来是一座城池,叫安丰城。 一次东海龙王的一条幼龙乘大风大雨出海游玩,不幸摔落在安丰城外,身受重伤动弹...
-
[节日来历的民间传说故事]牛头马面来历的民间传说故事详细阅读
牛头马面是迷信传说中的两个鬼卒,一个头象牛,一个头象马。小编为你整理的牛头马面来历的经典传说,欢迎大家阅读。牛头马面来历的传说 牛头马面原在地府掌管实权,后来为什么当了阎王手下的一个捉人差役?说起来,还有一段有趣的故事。 在很久很久以前,丰都城有个姓马的员外,在城内算是个财权双全的巨头。按说...
-
[关于杭州的经典传说]鸡的经典传说详细阅读
鸡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一种家禽,我们的餐桌上也会经常出现,那你们知道有关鸡的传说故事吗?以下是小编为你整理的鸡的经典传说,欢迎大家阅读。鸡的经典传说篇一 很久很久以前,天上有九个太阳。大地热得像一块烧红了的铁块,人们的日子实在过不下去了。于是,人们请来了一位力气大、箭法准的勇士,让他把太阳射下来...
-
[白族民间故事]白族民间故事详细阅读
白族是中国第15大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云南、贵州、湖南等省,白族的建筑、雕刻、绘画艺术名扬古今中外。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白族民间传说故事,欢迎大家阅读。 白族民间传说故事一:白族火把节 很久以前,白族首领是个英俊勇敢的王子,武艺高强,百战百胜。他经常骑一匹高大的白马,穿管白色的盔甲,巡视自己的国...
-
鲤鱼精的传说故事_鲤鱼精的传说详细阅读
尽管民间传说和历史属于两种不同的话语类型,但两者的关系极为密切。传统的传说论认为,传说有一定的历史依据,反映了一定的历史真实。小编这里为大家带来鲤鱼精的传说,希望大家喜欢。 《鲤鱼精》 许少君是个书生,家住太湖北岸。他从小失去双亲,家境贫寒,但他聪明好学,方圆几十里很有名气。他的伯父伯母经常...
-
[关于兵马俑的传说故事100字]关于兵马俑的传说故事详细阅读
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是世界最大的地下军事博物馆,那么你知道关于兵马俑的传说故事吗?以下是小编为你整理的关于关于兵马俑的传说故事,欢迎大家阅读。关于兵马俑的传说故事篇一 秦始皇陵,位于陕西省临潼县城东约五公里处,南依骊山,北临渭水。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在陵园城东门外 距陵墓一公里半。大厅里陈列着许...
-
风水故事民间传说故事汇集_刘伯温风水故事的民间传说故事详细阅读
在明朝的时候有一个很出名的风水大师叫刘基,字伯温,他是一个占卜高手能掐会算的,有着半仙体之说!那时的刘伯温是朝中的军师,很被皇上看重的。现在就来看看这位传奇的刘伯温的风水故事吧!刘伯温风水故事的传说一 刘伯温一肚子诗书,浑身的能耐是真,可就是家中没有钱财去孝敬当权的赃官们,自然也就别指望考上个...
-
胡惟庸 刘基|胡惟庸谗言害刘基的故事详细阅读
民间故事一个民族经过千百年所流传下来,具有本民族特色的一种文化现象。它反映了那个民族所特有的文化和社会观念。小编为大家整理了《胡惟庸谗言害刘基》的民间故事,希望大家喜欢。 《胡惟庸谗言害刘基》 辅佐朱元璋开国的武臣要推徐达、常遇春。文臣首推李善长、刘基。而朱元璋常把刘基比作汉朝的张良、三国的...
-
白族火把节由来的传说|火把节由来的传说详细阅读
导语:火把节是彝族、白族、纳西族、基诺族、拉祜族等火把节民族的古老而重要的传统节日,有着深厚的民俗文化内涵,蜚声海内外,被称为“东方的狂欢节”。 火把节在古代被称为星回节,俗有“星回于天而除夕”之说。火把节的由来传说不一:一说天神与地神斗争,...
-
[中国百家姓的传说故事]百家姓大性的传说故事详细阅读
《百家姓》,是一篇关于中文姓氏的文章。按文献记载,成文于北宋初。原收集姓氏411个,后增补到568个,其中单姓444个,复姓124个。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百家姓大性的传说故事,欢迎阅读! 一、百家姓与“赵钱孙李” 提到百家姓,很容易让人想到宋代《百家姓》中开头的几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