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云传奇简介_冷云简介
【tool.jxxyjl.com--中国军事名人】
冷云:22岁投江永标芳
抗联老战士、原黑龙江省长陈雷系冷云当年师范学校同学,一直珍藏所赠字帖,并书悼诗《记冷云》:
怒视敌围重重,
弹尽枪空,此际该如何?
不陷缧绁遭凌辱,
携手踏入清波。
忠烈儿女,毅然归去,
浩泪伤同学,神凝长天一色。
东北抗联的“八女投江”与“狼牙山五壮士”一样,是中华儿女与侵略者血战到底而决不屈服的光辉典范。这八位女战士的带头人,便是冷云这个以化名传世的巾帼英雄。
■由一个追求新思想的师范女学生,变为秘密的地下党员
■ 这位充满抗日革命思想的女共产党员同一个伪满警察完婚,生活在痛苦中
■出走上山到抗联当文化教员,每天傍晚用烧焦的树枝当笔,在白桦树皮上写字教大家认
■参加西征返回时,经历了27天粒米未进的饥饿行军,靠吃野果、山蘑菇维持生命。妇女团几十人中只有冷云等八人坚持下来,最后为掩护大部队被包围,投入乌斯浑河中
冷云,原名郑香芝,1916年出生于黑龙江桦川县悦来镇,家境较好。上师范学校时,她立志为国为民而改名郑志民。秘密参加抗联时,为避免牵连家人及掩护故乡党组织,才从自己喜欢的唐诗中的句子取了这个化名。
1931年,冷云进入桦川县立女子师范学校后,在关内受过革命教育的董仙桥老师成为她追求新思想的启蒙人。1934年,她秘密参加了中国共产党,在中共佳木斯市委领导下从事秘密工作。1935年12月,这位当时名叫郑志民的师范生毕业,被分配到南门里小学(解放后改名冷云小学)任教,家中便急着催促完婚。原来她上小学时,已由家中包办与同学、同镇的孙汉奇订了婚,此时这个未婚夫当上了伪满警察。冷云在难以摆脱周围压力的情况下,产生了逃婚上山的念头,地下党组织的负责人却考虑到她在当地还担负着重要工作,便希望完婚后再做策反工作。婚后,冷云在隐瞒政治身份的同时曾几度试探着劝丈夫走抗日道路,孙汉奇却听不进去,过了一年,组织上同意了她出走参加抗日联军。
据当年活动在牡丹江下游的抗联第五军老战士回忆,1937年夏天的一天,省委秘书处的同志到丛林密营中来,领来个高个儿、容貌清俊且很文静的二十来岁的妇女,向大家说:“今天给你们调来一个文化教员,叫冷云。”
冷云到抗联第五军中的一年多,生活在原始密林中,多数时间住的是地窝子。开始,她担任文化教员,每天傍晚指战员们在林间空地上集合起来,看着这位女教员用烧焦了的树枝在白色的桦树皮上写字,耐心地教大家认。后来,组织上考虑到她政治上已比较成熟,且有组织领导能力,便派到妇女团担任指导员。此时冷云已怀孕,每天挺着大肚子艰难地随军在山林中奔走。
1938年夏天,日本关东军纠合伪蒙、伪满军对松花江下游展开“三江大讨伐”,东北抗联第四、第五军为摆脱困境并开辟新的活动区而西征,刚分娩两个月的冷云也率妇女团几十人随第五军第一师出发。西征部队遭围追堵截损失了绝大部分人员,被迫回返。第一师只剩一百多人,躲入密林进行了27天粒米未进的饥饿行军,全靠采野果、吃山蘑菇维持生命。冷云硬撑着虚弱的身体,带领着妇女团仅剩的八个人(其中有三个朝鲜族女同志),坚持走了下来。10月下旬,部队行进到林口县刁翎附近的乌斯浑河畔,又遭日寇熊谷部队包围。为掩护部队突围,冷云率女战士们战至弹药用尽,一同投江牺牲。
■东北抗联第二路军总指挥周保中得知“八女投江”后,当即写下了“乌斯河畔牡丹江岸将来应有烈女标芳”。冷云可敬之处,在于她是与旧式烈女完全不同的巾帼英雄
在东北抗联经历的那种战史上罕见的林海雪原艰难苦战中,冷云等人坚持下来要比男人付出更大的努力,同时也是鼓舞男性指战员的一种动力。旧式武装东北义勇军只斗争一年多便纷纷溃散,共产党领导的抗联却能长年坚持,出现这一区别恰恰在于是否有革命觉悟。冷云等人正是在党的教育和领导下,才能进行如此的苦斗,其拼搏精神是旧式的烈女远远不能比拟的。按照中国传统的节操观,冷云自然不能算“烈女”,她曾为追求民族和个性的解放抛弃原来的丈夫,追求新的爱和新生活。用民族解放、妇女解放的角度来衡量,冷云却是现代意义上的巾帼英雄。“八女投江”所体现的精神,绝不仅仅是不甘受辱,还体现为与民族敌人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
■冷云高个子、皮肤白净,她把花一样的青春年华献给了民族解放事业
■背负着“私奔”的名声,她秘密上山参加抗联
■后来的丈夫牺牲,她在西征前忍痛把两个月的女儿送人。今天,如果那个女儿还活着,也会是六十多岁的人了
据家乡的老人及幸存的战友回忆,冷云高个子、皮肤白净,称得上漂亮人,加上师范毕业的学历她称得上是那个时代女性的佼佼者。她任教时,性格活泼,能歌善琴,学生们都很喜欢这个年轻的女老师,不少人也为她嫁了一个伪警察丈夫而惋惜。据说,冷云勉强与孙汉奇结婚后一年间,在家生活很苦闷,只有到了学校心情才好些。她与校内另一个地下共产党员、男教师吉乃臣常在一起下棋、打球、吹口琴,并在工作中产生了感情。
地下党安排冷云出走时,为防止日伪追查并暴露组织,决定制造一个假“私奔”。这种事在比较守旧的当地是很不光彩的,冷云考虑后表示:“为了抗日救国也只能如此。”1937年夏,南门里小学传出郑、吉这一对男女老师失踪的消息,再联想到此前两人的关系都认为是“私奔”,当地报纸又以“艳闻”登载此事。已任伪满警尉的孙汉奇到郑家闹了一番,得到离婚书也就罢休。郑家的人长期背着羞辱的名声,直至解放后,家乡的人们才知道“八女投江”为首的冷云烈士便是当年“私奔”的郑志民老师,都转而肃然起敬。
冷云与吉乃臣一同到抗联后,真的结为夫妻。1938年初夏,冷云生下个女孩,丈夫却已在战斗中牺牲。部队西征前,她强忍悲痛,把仅两个月的女儿送给依兰县土城子的一对朝鲜夫妇抚养。解放后,战友们曾去寻找烈士遗孤,却已不见那对夫妇,在战乱的年代中也许已死,也许回到朝鲜,也许迁移他乡了。今天如果那个女儿还活着,也会是六十多岁的人了。
■部队露营所燃篝火暴露了目标,拂晓时发现被敌包围。冷云当即组织女战士殿后掩护突围,冲出去的同志最后听到她们齐声喊——“快往外冲啊!保住手中枪,抗战到底!”
■耗尽子弹和手榴弹后,搀伤相扶步入寒江,写下“八女投江”的壮丽篇章
1938年10月2日,冷云等人随部队行军到达牡丹江支流的乌斯浑河边,这条河的名字按满语翻译是“汹涌暴烈”,此时又正值秋后涨水。部队在河畔露营后,因寒气袭人燃起几堆篝火,冷云等人在火堆旁相依偎着入睡,年仅13岁的女战士王惠民还把手放在她怀里。此时日伪在人迹罕至的山林中到处布置了侦察炊烟和火堆的守望哨。他们燃起的几堆篝火被10公里外的奸细发现,后半夜,日军熊本大佐便指挥一千多人包围过来。拂晓时,抗联战士们发现敌人,急忙向外冲,冷云率女战士猛烈向敌开火以殿后掩护。大部队冲上几百米外的柞木岗脱离了险境,却见八个女战士在岸边被包围,三次派人回救都被敌密集火力阻住。
这时有人最后听到她们齐声喊——“同志们,快往外冲啊!保住手中枪,抗战到底!”敌寇从喊声中发现被围的都是妇女,便想抓活的。战友们听到枪声不久便停息,接着传来敌人的怪叫,显然女战士们已打完子弹,日伪军也停止射击冲上来。突然,河边响起几声爆炸,这是冷云她们向近前的敌人投出的最后几颗手榴弹。硝烟散后,一幅壮烈的图景出现——八位女战士搀伤相扶,一起步入寒冷刺骨的江水,随即消失在汹涌的波涛中……
本文来源:https://tool.jxxyjl.com/zhongguojunshimingren/32295.html
-
朱怀冰部|朱怀冰简介详细阅读
磁武涉林战役 1940年(民国二十九年)3月,在抗日战争中,中国八路军第129师一部在河北省磁县、武安县、涉县及河南省林县地区,反击国民党顽固派军队进攻的战役。 2月初,国民党顽军鹿仲麟、朱怀冰、孙殿英等部进攻八路军太行区。中旬,朱怀冰部在武(安)、涉(县)公路以南、漳河以北,袭击八路军第1...
-
【袁国平的简介】袁国平简介详细阅读
袁国平 袁国平(1906年—1941 1),湖南宝庆(今属邵东县)人。 袁国平出生于一个贫苦农民家庭。1922年春,考入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因积极参加长沙学生运动,被选为湖南省学联执行委员。1925年11月在上海参加“南国社”。1926年1月考入广州黄埔军校第四期政治科,并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
-
任常伦连_任常伦简介详细阅读
任常伦:作战勇猛的战斗英雄 在山东省栖霞县东部巍峨的英灵山顶上,昂然屹立着雄伟壮观的抗日烈士纪念塔。塔西面,有一尊八路军战士的铜像,持枪伫立,雄视前方,守卫着美丽的胶东半岛,他就是山东军区一等战斗英雄任常伦。1921年,任常伦出生在山东省黄县 今龙口市 孙胡庄 现为常伦庄 一个...
-
[国民党阎锡山简介]阎锡山简介详细阅读
太原会战 1937年(民国二十六年)10月至11月,在抗日战争中,中国第2战区部队同日军华北方面军在山西省北部、东部和中部地区进行的大规模的战略性防御战役。 南口战役后,日本关东军察哈尔派遣兵团占领山西大同,立即以一部向丰镇(今属内蒙古)进攻,主力向雁北地区进攻。日军第5师团从河北宣化、新保...
-
牛元峰|牛元峰简介详细阅读
直罗镇战役 1935年(民国二十四年)11月,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中,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在陕西省鄜县(今富县)境内对国民党军的进攻战役。 10月,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率中国工农红军陕甘支队到达陕甘苏区,红15军团(总指挥徐海东、政委程子华、副总指挥兼参谋长刘志丹)取得劳山战役之胜利。11...
-
【粟裕个人资料简介】粟裕简介详细阅读
粟裕 粟裕(1907 8 10—1984 2 5),湖南会同人,侗族,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卓越的军事家、战略家、军事理论家、统帅。 粟裕生于湖南会同坪村乡枫木树脚村。924年春到常德,入湖南省立第二师范学校读书,参加中共领导的学生运动。1926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7...
-
张学良简介_张学良简介详细阅读
张学良 中文名称: 张学良 又 名: 毅庵 汉卿 性 别: 男 民 族: 汉 生 卒 年: 1901年6月3日~2001年10月15日 国 别: 中国 生平简介 张学良,字汉卿,号毅庵,祖籍辽宁海城,1901年6月3日(夏历4月17日)出生于辽宁省台安县九间乡鄂家...
-
聂凤智|聂凤智简介详细阅读
聂凤智 聂凤智(1913—1992 4 3),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湖北礼山(今大悟)人。 1928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9年1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3年转入中国共产党。曾在红四方面军任排长、连长、连政治指导员、营长、团长、团政治委员,参加了鄂豫皖、川陕苏区反“围剿”、反“围...
-
张成武简介_杨成武简介详细阅读
杨成武简介 杨成武又名杨能俊,1915年10月27日生于长汀县宣成乡。 杨成武年幼时就读于村内私塾和教会小学,后在亲友的帮助下到县城读中学,从此开始接触革命思想,参加革命活动。 1928年投身革命,加入共青团。1929年1月参加了古城、四都农民暴动和赤卫队,任少年武装先锋队大队长。3月...
-
[许世由个人资料简介]许世友简介详细阅读
许世友 许世友(1906 2 2—1985 10 22)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生于湖北麻城许家洼(今河南新县许洼)。8岁入少林寺,习武8年,后到吴佩孚部队当兵。1926年在武昌国民革命军第1师1团任连长,同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7年回乡,同年8月转入中国共产党,11月参加黄麻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