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麋鹿的传奇故事】关于麋鹿的传奇故事
【tool.jxxyjl.com--传说】
麋鹿和是中国特产的“国宝”,属国家一类保护动物,那么关于麋鹿的传奇故事你知道吗?以下是小编为你整理的关于麋鹿的传奇故事,欢迎大家阅读。
关于麋鹿的传奇故事篇一
麋鹿,俗称“四不像”,是中国特有的一种鹿科动物。从春秋战国至元明清,古人对麋鹿的记述很多,屈原、班固、许慎、杜甫、沈括、苏轼、陆游、李时珍、乾隆……曾提及麋鹿的古代名人不胜枚举,甚至传说姜子牙的座骑、指鹿为马、逐鹿中原的典故都与麋鹿有关。鹿这种动物对中国文化的影响之深令人难以想象,它不仅是先人狩猎的对象,是宗教仪式中的重要祭物,还作为生命力旺盛的标志和升官发财的象征。全世界约有40多种鹿,惟麋鹿是一种集自然演化、地理分布、人文记载和曲折传奇于一身的动物。麋鹿之奇尤其表现在于它身世的非凡,而这传奇般的身世竟与一位法国传教士有着不解之缘,要不是当年阿芒.大卫隔墙一瞥,恐怕麋鹿的故事就不会如此曲折足失宕、悲欢离合充满戏剧性了。
那是1865年秋季的一天,法国博物学家兼传教士阿芒.大卫一脸风尘地在北京南郊进行动植物考察,经过南海子皇家猎苑时,大卫从苑外土岗上向内窥视,他双眼一亮,那是一群陌生的、可能是动物分类学上尚无记录的鹿。作为一个博物学家当然以发现新种为荣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求欲使他盘桓数月不肯离去,他的惊骇是有道理的,因为这是金世界惟一幸存的一群麋鹿。无奈皇家禁地不允许外人进入,大卫更无法弄到一只活的麋鹿,直到次年初,大卫才设法买通了守苑的军士,在一个“月黑风高夜”,猎苑的守卒秘密地以20两纹银为代价将一对鹿骨皮换给了大卫。不久,法国驻大清代办亨利.狄白龙4聂又设法弄到了一对,其中雄性死掉后也送给了大卫。大卫神父便于1866年4月将这三只麋鹿标本寄到巴黎自然历史博物馆,经过动物学家米勒.爱德华馆长的鉴定,这不仅为从未发现的新种,而且是鹿科动物中的一个独立的属,当首次把麋鹿从科学角度公布于众,便轰动了西方各国。按照动物学界的惯例,应以发现者的名字来命名这种鹿,从此麋鹿这种自古就声名卓著的动物便被称为大卫神父鹿。至今在国外,还沿用此名,而实际上我们的祖先早就根据它的外形和生活习性,为了区别于其它的鹿,将它取名为“麋”,因为它是鹿科动物的一种,后人称之为麋鹿。大卫对麋鹿的发现引起了欧洲各国的极大兴趣,从1866年到1876年的十年间,英、法、德、比等国的驻清公使及教会人士通过明索暗购等各种手段,共从北京南苑弄走几十头麇鹿,饲养在动物园里。后来日本大臣对清朝出使的官员还提出:“南苑有四不像,日本向无此兽,本国君主极为倾慕,欲得之以开阔眼界,恳请见赐一对”,清廷便通知内务府奉宸苑办理赠鹿事宜。可见清朝末期麋鹿因大卫的发现之缘故红极一时,从“养在深苑人未识”忽然“一举成名天下知”了。
1894年,京南永定河泛滥,洪水冲垮了南苑的围墙,方圆210平公里的皇游猎苑沦为一片泽国,许多麋鹿逃散出去并成了饥民的果腹之物。1920xx年秋,八国联军趁清政府腐败、防务空虚一举攻入北京,北烧圆明园,南掠皇家猎苑,南海子麋鹿被西方列强劫杀一空,使中国特有的这种珍奇之物从此在中国绝迹。据说,在某王爷府中尚存一对,后转至“万牲园”,不久也死掉。举世公认,1920xx年,麋鹿在中国本土灭绝。无巧不成书的是麋鹿的发现者阿芒.大卫也于1920xx年11月10日在巴黎溘然长逝。
关于麋鹿的传奇故事篇二
那些流落于异国他乡,被欧洲一些动物园收养的麋鹿,由于环境的不适应,种群规模逐渐缩小而纷纷死去,越养越少。这时出现了一位使麋鹿绝处逢生的人:英国十一世贝福特公爵、一个酷爱动物特别喜爱鹿科动物的人士。1898年起,他出重金将原饲养在巴黎、柏林、科林、安特卫普等动物园的麋鹿,共计18头悉数买下,这成为地球上奄奄一息,香火仅存的惟一一群。从各处收集来的18头麋鹿都被放养在英国伦敦以北72公里,占地约1214平方公里的乌邦寺庄园内。这座庄园水草丰美,林木葱郁,芳野幽旷,曲经绕湖,是英王爱德华六世于1547年封给大臣约翰.罗素即后来的贝福特公爵的采邑,为英格兰地区七座对外开放的著名古典园林之一。除了麋鹿之外,还有中国河麂、黄麂、印度花鹿、欧洲鹿等,所有动物均自由散养。据说那些寄人篱下的麋鹿整日的闷闷不乐,无精打采的呆立水畔,拉着长脸,表情呆扳,顾影自怜,像害了相思病一样,但后期毕竟能正常地繁殖了。1920xx年,一战爆发时,已达88头,二战时达到255头。二战以前,乌邦寺的主人始终以“保有世界惟一麋鹿群”为荣而一头也不肯出让,但二战德军战火染指英伦,当日子承父业的小贝福特终于改变了主意,提出“把所有的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是危险的。”他惟恐这惟一的仅剩的一群麋鹿再次毁于战火而遭后人的唾骂,便将乌邦寺内的麋鹿向国内外各大动物园转让了许多。到1983年底,全世界的麋鹿已达1320头,均为当初18头麋鹿的后代。遍及亚、欧、非、美、澳各洲,但惟独没有回到它们世代生息的故里---中国。虽然在1956年和1973年各有一对和两对麋鹿运至北京动物园,但因繁殖障碍生境不适,与从前许多欧洲动物园一样,一直未能复壮种群。
关于麋鹿的传奇故事篇三
中国是麇鹿的的老家,随着祖国的强大、稳定,从1979年开始,我国的动物学家谭邦杰就在报刊上呼吁,要把流落海外的麋鹿引回中国,为麋鹿重建家园,恢复我国的麋鹿种群。他的倡议得到到英国乌邦寺庄园的主人塔维斯托克侯爵的热烈响应。1984年11月,塔维斯托克候爵决定将22头麋鹿无偿赠送给中国。生物学家和生态专家对此作了可行性研究,经论证后认为,北京南郊明清皇家苑囿南海子旧址是麋鹿重引回中国的理想地点。
1985年5月,北京大兴北部的南海子麋鹿园开始兴建。这一带是明清皇家园囿南海子里的三海子,900余亩的湖沼荒原还保留了原来的自然地理景观。湖岸四周垂柳成荫,碧野铺芳;湖滨芦苇摇曵,野鸭、灰鹤等10多种水禽在湖面嬉戏。风光秀丽,景色优美,是麇鹿繁衍和栖息的理想场所。当年8月24日,22头麋鹿从英国乌邦寺安全抵运北京,当晚便转运到南海子麋鹿园。麋鹿踏上了故园的土地,欢快地奔驰着,逐渐消失在草场深处。1987年9月30日,英国乌邦寺公园又赠送给南海子麋鹿苑18头雌麋鹿。如今南海子麋鹿苑内己经繁衍至800余头,种群数量得到了很好地恢复。
-
[安丰塘大蛇的传说故事]安丰塘的民间经典传说故事详细阅读
安丰塘,是中国淮河流域古今重要的水利工程,古时候被誉为“天下第一塘”。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有关安丰塘的民间经典传说故事,一起来看看吧。 安丰塘传说故事 很久以前,安丰塘原来是一座城池,叫安丰城。 一次东海龙王的一条幼龙乘大风大雨出海游玩,不幸摔落在安丰城外,身受重伤动弹...
-
[节日来历的民间传说故事]牛头马面来历的民间传说故事详细阅读
牛头马面是迷信传说中的两个鬼卒,一个头象牛,一个头象马。小编为你整理的牛头马面来历的经典传说,欢迎大家阅读。牛头马面来历的传说 牛头马面原在地府掌管实权,后来为什么当了阎王手下的一个捉人差役?说起来,还有一段有趣的故事。 在很久很久以前,丰都城有个姓马的员外,在城内算是个财权双全的巨头。按说...
-
[关于杭州的经典传说]鸡的经典传说详细阅读
鸡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一种家禽,我们的餐桌上也会经常出现,那你们知道有关鸡的传说故事吗?以下是小编为你整理的鸡的经典传说,欢迎大家阅读。鸡的经典传说篇一 很久很久以前,天上有九个太阳。大地热得像一块烧红了的铁块,人们的日子实在过不下去了。于是,人们请来了一位力气大、箭法准的勇士,让他把太阳射下来...
-
[白族民间故事]白族民间故事详细阅读
白族是中国第15大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云南、贵州、湖南等省,白族的建筑、雕刻、绘画艺术名扬古今中外。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白族民间传说故事,欢迎大家阅读。 白族民间传说故事一:白族火把节 很久以前,白族首领是个英俊勇敢的王子,武艺高强,百战百胜。他经常骑一匹高大的白马,穿管白色的盔甲,巡视自己的国...
-
鲤鱼精的传说故事_鲤鱼精的传说详细阅读
尽管民间传说和历史属于两种不同的话语类型,但两者的关系极为密切。传统的传说论认为,传说有一定的历史依据,反映了一定的历史真实。小编这里为大家带来鲤鱼精的传说,希望大家喜欢。 《鲤鱼精》 许少君是个书生,家住太湖北岸。他从小失去双亲,家境贫寒,但他聪明好学,方圆几十里很有名气。他的伯父伯母经常...
-
[关于兵马俑的传说故事100字]关于兵马俑的传说故事详细阅读
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是世界最大的地下军事博物馆,那么你知道关于兵马俑的传说故事吗?以下是小编为你整理的关于关于兵马俑的传说故事,欢迎大家阅读。关于兵马俑的传说故事篇一 秦始皇陵,位于陕西省临潼县城东约五公里处,南依骊山,北临渭水。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在陵园城东门外 距陵墓一公里半。大厅里陈列着许...
-
风水故事民间传说故事汇集_刘伯温风水故事的民间传说故事详细阅读
在明朝的时候有一个很出名的风水大师叫刘基,字伯温,他是一个占卜高手能掐会算的,有着半仙体之说!那时的刘伯温是朝中的军师,很被皇上看重的。现在就来看看这位传奇的刘伯温的风水故事吧!刘伯温风水故事的传说一 刘伯温一肚子诗书,浑身的能耐是真,可就是家中没有钱财去孝敬当权的赃官们,自然也就别指望考上个...
-
胡惟庸 刘基|胡惟庸谗言害刘基的故事详细阅读
民间故事一个民族经过千百年所流传下来,具有本民族特色的一种文化现象。它反映了那个民族所特有的文化和社会观念。小编为大家整理了《胡惟庸谗言害刘基》的民间故事,希望大家喜欢。 《胡惟庸谗言害刘基》 辅佐朱元璋开国的武臣要推徐达、常遇春。文臣首推李善长、刘基。而朱元璋常把刘基比作汉朝的张良、三国的...
-
白族火把节由来的传说|火把节由来的传说详细阅读
导语:火把节是彝族、白族、纳西族、基诺族、拉祜族等火把节民族的古老而重要的传统节日,有着深厚的民俗文化内涵,蜚声海内外,被称为“东方的狂欢节”。 火把节在古代被称为星回节,俗有“星回于天而除夕”之说。火把节的由来传说不一:一说天神与地神斗争,...
-
[中国百家姓的传说故事]百家姓大性的传说故事详细阅读
《百家姓》,是一篇关于中文姓氏的文章。按文献记载,成文于北宋初。原收集姓氏411个,后增补到568个,其中单姓444个,复姓124个。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百家姓大性的传说故事,欢迎阅读! 一、百家姓与“赵钱孙李” 提到百家姓,很容易让人想到宋代《百家姓》中开头的几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