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胡十六国的历史]五胡十六国历史简介
【tool.jxxyjl.com--中国历史朝代】
“五胡十六国”是指自西晋末年到北魏统一北方期间,曾在中国北部境内建立政权的五个北方民族及其所建立的政权。五胡指匈奴、鲜卑、羯、氐、羌;十六国指前凉、后凉、南凉、西凉、北凉、前赵、后赵、前秦、后秦、西秦、前燕、后燕、南燕、北燕、夏、成汉。这个时期也被称为“五胡乱华”时期。
晋在曹魏统一北方,进而晋武帝灭孙吴统一中国之后,本可以继续秦汉统一之格局,但是司马王朝走的是门阀政体(指政权主要由少数几个高门显族的人物掌握)之局。这样一来,社会各个阶级的矛盾和对立,动摇了晋王室的基础。晋惠帝末年的八王之乱,和其它的外患导致中原沦陷,边陲不保,群雄混战,生灵涂炭。司马王室南迁。而北方的黄河流域则成为各少数民族的逐鹿之地,直至东晋灭亡,中原从未被东晋所收复,国家未为统一,此时期为“五胡十六国”。
五胡十六国时期,匈奴、鲜卑、羯、氐、羌等五胡除了建立前凉、后凉、南凉、西凉、北凉、前赵、后赵、前秦、后秦、西秦、前燕、后燕、南燕、北燕、夏、成汉等十六国之外,还有代国、冉魏、西燕、吐谷浑等,实际上共有二十国。
姓名 | 庙号 | 年号 | 即位时间 | 即位年龄 | 在位年数 | 死时年龄 | 世系 | 备注 |
---|---|---|---|---|---|---|---|---|
汉(前赵)世系 | ||||||||
刘裕 | 高祖武 | 刘渊 | 304 | 7 | 新兴县凶奴人,呼韩邪单之后,曹魏时改姓刘,祖父为南凶奴单于,父刘豹为凶奴左部帅 | 西晋太康末为北部都尉,后为建威将军,五部大都督,受晋封为汉光乡侯,后起兵反晋,304年称汉王,308年十月称帝,迁都平阳 | ||
光兴、嘉平、建元、麟嘉 | 烈宗 | 刘聪 | 310 | 9 | 刘渊第四子 | 刘渊死,太子刘和即位,刘聪杀兄夺位,311年,派刘曜攻破洛阳,俘晋怀帝,316年,派刘曜破长安,俘晋愍帝,灭西晋 | ||
汉昌 | 隐皇帝 | 刘粲 | 318 | 1 | 刘聪子 | 以皇太子总摄朝政,318年七月即帝位,九月,为大将军,录尚书事靳准所杀。 | ||
光初 | 刘曜 | 318 | 12 | 刘渊侄,少孤,由刘渊收养 | 靳准杀刘粲夺帝位,曜率兵攻准,被太保呼延晏等拥立为帝,进军平阳,尽杀靳氏,迁都长安,改汉为赵,史称前赵,后被石靳所杀 | |||
成汉世系 | ||||||||
建兴、晏平、王衡 | 太宗 | 李雄 | 304 | 31 | 31 | 61 | 氏族人,李特子,巴西容渠人 | 301年,其父李特在绵竹率流民起义反晋,李特战死,李雄继为帅,304年取成都,城成都王,306年称帝,国号成,成汉,或称前蜀 |
玉衡 | 戾太子 | 李班 | 334 | 47 | 1 | 47 | 李雄之兄,李荡子 | 被李雄立为太子,334年六月即位,十月被李雄之子李越所杀,在位不及半年 |
玉衡、玉恒 | 幽公哀皇帝 | 李期 | 335 | 22 | 4 | 25 | 李雄第四子 | 李越杀李班后,被拥立为帝,帝暴戾骄虐,大臣多不自安,338年四月,汉王李寿拥兵矫太后令,废李期为邛都县公,自立为帝 |
汉兴 | 中宗 | 李寿 | 338 | 39 | 6 | 44 | 李特弟李骧 | |
汉兴、太和、嘉宁 | 李势 | 5 | 李寿长子 | 347年三月晋征西将军恒温攻成都,李势降,361年死于建康 | ||||
前凉世系 | ||||||||
建兴 | 高祖 | 张实 | 314 | 44 | 7 | 50 | 张轨长子 | 301年,西晋任张轨为凉州刺史,轨保据一方,314年轨病死,其子张实继之,317年西晋灭亡,张氏以姑臧为中心世守凉州 |
建兴 | 太宗 | 张茂 | 320 | 44 | 5 | 48 | 张轨子 | 320年六月,张实被部下杀害,实子骏年幼,茂袭平西将军行都督凉州诸军事,护羌校尉,凉州牧,西平公 |
建兴 | 世祖文王 | 张骏 | 324 | 18 | 23 | 40 | 张实子 | 张茂摄位,立骏为抚军将军,武威太守,西平公世子,茂死,无子,张骏立,于345年称假凉王 |
建兴,又作永乐 | 世祖桓 | 张重华 | 346 | 20 | 8 | 27 | 张骏第二子 | 以世子即位 |
和平 | 威王 | 张祚 | 354 | 2 | 张骏之长庶子,张重华之兄 | 张重华死,其幼子灵曜嗣立,张祚以其年幼,废以为宁凉侯,自立为大将军、凉州牧、凉公,后为其臣下所杀 | ||
建兴、升平 | 冲王 | 张玄靓 | 355 | 6 | 9 | 14 | 张骏少子 | 363年杀张玄靓,自立为凉州牧,西平公,376年降于前秦,前凉亡 |
张玄锡 | 363 | 14 | 张骏少子,重华弟 | 363年杀张玄靓,自立为凉州牧,西平公,376年降于前秦,前凉亡 | ||||
后赵世系 | ||||||||
太和、建平 | 高祖 | 石勒 | 319 | 46 | 15 | 60 | 上党武乡人,羯族,父周曷米,一名乞翼加,部落小帅 | 起兵后投奔前赵,为刘渊大将,319年自称大单王,定都襄国,330年改称大赵天王,同年改称皇帝 |
建平、延熙 | 石弘 | 333 | 20 | 2 | 22 | 石勒第二子 | 石勒称帝后立为太子,即位后,石虎自为丞相、魏王、大单于,总摄朝政,334年十一月,石虎废弘为海阳王,寻杀之 | |
延熙、建武、太宁 | 太祖 | 石虎 | 334 | 40 | 16 | 55 | 石勒之侄 | 334年废石弘,自立为帝,称大赵天王,349年改称皇帝,335年九月迁都于邺 |
青龙 | 石鉴 | 349 | 1 | 石虎子 | 349年十一月,石闵(石虎养孙,汉人)废杀石遵,立石鉴,闵改国号为卫,易姓李,杀石鉴及石虎子孙二十余人,石氏几尽,闵自立为帝,又改国号为魏,复其原姓冉,史称其国为“冉魏”,石鉴在位,实一百零三日 | |||
永宁 | 石祗 | 350 | 2 | 石虎子 | 石鉴被杀,石祗于350年三月自立为帝,起兵讨冉闵,战败,于四月为部将刘显所杀,后赵亡 | |||
前燕世系 | ||||||||
太祖 | 慕容 | 337 | 41 | 12 | 52 | 昌黎棘城人,鲜卑族,慕容gui第三子 | 西晋灭亡后,慕容gui自称大单于,在辽河流域建立政权,其子慕容huang嗣位于333年,337年自称燕王,于342年迁都龙城 | |
元玺、光寿 | 烈祖 | 慕容俊 | 348 | 30 | 13 | 43 | 慕容huang第二子 | 慕容huang立以为世子,huang死,嗣位,受东晋穆帝册封,为使持节中外大都督,大将军,大单于,燕王,350年攻克蓟城而迁都于蓟,352年灭冉闵,同年称帝,后迁都于邺 |
建熙 | 幽皇帝 | 慕容wei | 360 | 34 | 11 | 45 | 慕容俊第三子 | 慕容俊立以为皇太子,后嗣位,370年十一月,符坚攻入邺城,wei外逃被俘,前燕亡,后被符坚所杀。 |
前秦世系 | ||||||||
太祖 | 符洪 | 350 | 66 | 1 | 66 | 略阳临渭人,后改姓符,先世为捕落小帅,父怀归 | 西晋末,被氏族各部落推为盟主,后被前赵刘曜封为氏王,,后又受后赵封号,以石遵削其职而降晋,350年,符洪自称大都督,大将军,大单于,但秦王,改姓符,同年三月,被其军帅将军麻秋毒死 | |
皇始 | 世宗 | 符健 | 350 | 34 | 6 | 39 | 符洪第三子 | 即位前斩麻秋,旋即位,翌年,占关中,据长安,称天王,大单于,国号大秦,改元皇始,翌年称帝,都长安 |
寿光 | 厉王 | 符生 | 355 | 22 | 3 | 24 | 符健第三子 | 即位后嗜酒残暴,肆行杀戮,357年六月,被符健侄东海王符坚废以为越王,旋被杀 |
永兴、甘露、建元 | 世祖 | 符坚 | 357 | 20 | 29 | 48 | 父符雄,福符洪 | 杀符生后嗣位,370年灭前燕,370年灭前凉,统一中国北部,383年八月,亲率大军攻东晋,败于淝水,北方各族纷纷自立,中国北部再度分裂,385年,慕容冲围攻长安,符坚出逃,被姚俘获后缢死 |
太安 | 哀平皇帝 | 符丕 | 385 | 2 | 符坚长子 | 385年七月符坚败死,八月丕在晋阳称帝,次年,与鲜卑人慕容永激战于襄陵,惨败,后又败于晋将冯该,被杀 | ||
太初 | 太宗 | 符登 | 386 | 44 | 9 | 52 | 符坚之族孙父符敞 | 符丕败死,诸将拥立符登,394年为姚兴所败,旋被杀,其子符崇奔逃于湟中嗣位,当年被西秦乞伏乾归逐杀,前秦亡 |
后秦世系 | ||||||||
白雀、建初 | 太祖 | 姚苌 | 384 | 55 | 11 | 64 | 南安赤亭人,羌族,父姚弋仲 | 其兄为符坚所杀,姚苌率诸弟降于符坚,符坚伐晋,以姚苌为龙骧将军,苌自称大将军,大单于,万年秦王,386年称帝,都长安,国号秦 |
皇初、弘始 | 高祖 | 姚兴 | 394 | 29 | 23 | 51 | 姚苌长子 | 以皇太子嗣位 |
永和 | 姚泓 | 416 | 29 | 2 | 30 | 姚兴长子 | 416年,东晋太尉刘裕乘姚兴新丧而举兵北伐,攻克洛阳,次年攻占长安,生俘姚泓至建康而杀之。后秦亡 | |
后燕世系 | ||||||||
燕元 | 世祖 | 慕容垂 | 384 | 59 | 13 | 71 | 昌黎棘城人,鲜卑族,前燕慕容huang第五子 | 原为前秦大将,符坚惨败于淝水之战后,慕容垂即图恢复燕国,于384年称燕王,两年后称帝,定都于中山 |
永康 | 烈宗 | 慕容宝 | 396 | 42 | 3 | 44 | 慕容垂第四子 | 以太子嗣位,398年四月,为部下鲜卑族兰汗所杀 |
建平、长乐 | 中宗 | 慕容盛 | 398 | 26 | 4 | 29 | 慕容宝庶长子 | 398年四月即位,杀兰汗,称长乐王,同年十月称帝,400年,去帝号,改称庶民天王,401年被部下射伤,寻死 |
光始、建始 | 昭文皇帝 | 慕容熙 | 401 | 17 | 7 | 23 | 慕容垂少子 | 慕容盛死,太后废太子,立熙嗣位,407年七月,冯跋杀慕容熙自立,后燕亡 |
西秦世系 | ||||||||
建义 | 烈祖 | 乞伏国仁 | 385 | 4 | 略阳氐族人,先世世为豪酋,父吕婆楼,佐命符坚,官至太尉 | 其父为前秦符坚之镇西将军,385年司繁卒,国仁即位,自称大都督,大将军,大单于,领秦河二州牧 | ||
太初、更始 | 高祖 | 乞伏乾归 | 388 | 25 | 乞伏国仁之弟 | 乞伏国仁死后,群臣以其子年幼,乃推国仁弟乾归为大都督,大将军,大单于,河南王,394年改称秦王,迁都金城,再迁都苑川,412年为兄子乞伏公府所杀 | ||
永康、建弘 | 太祖 | 乞伏炽盘 | 412 | 17 | 乞伏乾归 | 乞伏公府杀乾归,炽盘追杀公府而继位,414年灭南凉,428年五月病死 | ||
永弘 | 乞伏慕末 | 428 | 4 | 炽盘第二子 | 431年降于夏王赫连定,被杀,西秦王 | |||
后凉世系 | ||||||||
太安、麟嘉、龙飞 | 太祖 | 吕光 | 386 | 49 | 14 | 62 | 略阳氏族人,先世世为豪酋 | 受符坚命,以太尉领兵攻略西域,降服三十余国,后闻符坚为姚苌所杀,于386年十月自称使持节,侍中,中外大都督,凉州牧,酒泉公,建元太安,后改称三河王,天王 |
咸宁 | 灵皇帝 | 吕纂 | 399 | 3 | 吕光庶长子 | 399年,吕光立太子吕绍为天王,自号太上皇,吕光死,吕纂攻绍,绍自杀,纂即位 | ||
神鼎 | 吕隆 | 401 | 3 | 吕光弟,吕宝之子 | 401年,吕超杀吕纂,让位于吕隆,隆即位,改元神鼎,为沮渠蒙逊与秃发傉擅所侵逼,于403年降于后秦,后凉亡 | |||
南凉世系 | ||||||||
太初 | 烈祖 | 秃发乌孤 | 397 | 3 | 河西鲜卑族人,秃发氏为鲜卑族拓跋部之一支 | 传说秃发氏先人寿阗生于被中,鲜卑语谓被为“秃发”,遂以为氏,传至乌孤,始强大,于397年自称大都督,大将军,大单于,平西王,建元太初,都于廉川堡,后坠马死 | ||
建和 | 康王 | 秃发利鹿孤 | 400 | 3 | 乌孤之弟 | 乌孤死,利鹿孤即位,改称河西王 | ||
弘昌、嘉定 | 景王 | 秃发傉 | 402 | 38 | 13 | 51 | 利鹿孤之弟 | 利鹿孤死,嗣位,迁都于乐都,改称凉王,414年七月,西秦乞伏炽盘攻陷离都,傉檀降,西凉亡 |
南燕世系 | ||||||||
燕平、建平 | 世宗 | 慕容德 | 398 | 63 | 8 | 70 | 昌黎棘城人,鲜卑族,前燕主慕容huang之少子,后燕主慕容垂之弟 | 前燕时被封为梁公,范阳王,后燕时封范阳王,北魏陷后燕都城中山后,慕容德率众至邺,又迁滑台,398年称王,400年迁广固,称帝,405年病死 |
太上 | 慕容超 | 405 | 21 | 6 | 26 | 慕容德之兄,北海王慕容纳之子 | 慕容德立为太子,德死,嗣位,410年为东晋刘裕所败,俘送于建康而杀之,南燕亡 | |
西凉世系 | ||||||||
庚子、建初 | 太祖 | 李gao | 407 | 27 | 19 | 45 | 匈奴人,匈奴右贤王去卑之后,父卫辰 | 后凉末,李gao任敦煌太守,400年自称凉公,年号庚子 |
嘉兴 | 李歆 | 417 | 4 | 李gao第二子 | gao死,即位,420年七月与北凉沮渠蒙逊战于箩泉,兵败被杀 | |||
永建 | 李恂 | 420 | 2 | 李gao第六子 | 李歆死,恂自立,称凉州刺史,改元永建,次年春,沮渠蒙围敦煌,恂自杀,西凉亡 | |||
夏世系 | ||||||||
龙升、凤翔、昌武、真兴 | 世祖 | 赫连勃勃 | 407 | 27 | 19 | 45 | 匈奴人,匈奴右贤王去卑之后,父卫辰 | 其父卫辰入居塞内,被符坚封为西单于,督摄河内西诸部,后为北魏拓跋圭所杀,赫连勃勃投奔后秦姚兴,407年拥兵自立,称天王,大单于,建元龙升 |
承光 | 赫连昌 | 425 | 4 | 勃勃第二子 | 以太子即位,428年被北魏生俘,封秦王,旋杀之 | |||
胜光 | 赫连定 | 428 | 4 | 勃勃第五子 | 昌被俘,定占据平原,称帝,431年被吐谷浑击败生俘,夏亡 | |||
北燕世系 | ||||||||
正始 | 高云 | 407 | 3 | 高句丽王族,慕容宝收以为养子,赐姓慕容 | 407年,后燕禁卫军将领冯跋杀燕帝慕容熙,立慕容云(高云)为主,为其宠臣离班所杀 | |||
太平 | 太祖 | 冯跋 | 409 | 22 | 长乐信都人,汉族 | 高云被杀,冯跋平定变乱,称天王 | ||
太平、太兴 | 昭成皇帝 | 冯宏 | 430 | 7 | 冯跋弟 | 冯跋病死,宏尽杀跋诸子,乃自立,436年为北魏所杀,宏走死高丽 | ||
北凉世系 | ||||||||
永安、玄始、承玄、义和 | 太祖 | 沮渠蒙逊 | 401 | 34 | 33 | 66 | 临松卢水人,匈奴族沮渠部,先世世为沮渠部酋豪 | 397年起兵反后凉吕光,拥后凉建慷康太守段业为凉州牧,建康公,401年杀段业而自立,称张掖公,都张掖,412年占姑臧,称河西王,421年灭西凉,据有凉州全境 |
永和 | 哀王 | 沮渠牧健 | 433 | 7 | 蒙逊第三子 | 蒙逊死,牧健以皇太子即位,439年,魏师来伐,势穷请降,被杀,北凉亡 |
-
鲁迅先生生平大事年表_司马迁生平大事年表详细阅读
公元前145年(汉景帝中元五年)司马迁生于龙门。 公元前140年(汉武帝建元元年)6岁,在故乡读书,父亲司马谈任太史令。 公元前136年(建元五年)10岁,司马迁在故乡过着半耕半读的生活。 公元前135年(建元六年)11岁,窦太后死,汉地区冲突罢绌老刑名百家之言,重新发动尊儒。一说司马迁出...
-
我国历代王朝国号|历代王朝国号的分类详细阅读
从夏朝开始设年号开始,至清朝中国经历了几千年的漫长岁月,历代王朝国号来源的分类归纳了一下,主要有六类。 一是以族名为国名,以族名为国名在中国上比较常见。夏、商、周三代都是以族为名的。再比如契丹,也是以族名为国号。 二是以地名为国名,在周朝时的诸侯国最常见。比如陈、蔡等即是地名又是国号。 三...
-
李清照生平大事记年表_司马懿生平年表大事记详细阅读
179年出生。 208年(建安十三年),曹操辟司马懿为文学掾。历任黄门侍郎、议郎、丞相东曹属、丞相主簿等职。 215年(建安二十年),随曹操征讨张鲁。 219年(建安二十四年),曹操进封魏王后,司马懿为太子中庶子,佐助曹丕。不久,转为丞相军司马。 220年(延康元年),曹操去世,司马懿管...
-
[辛弃疾作品年表]辛弃疾生平年表详细阅读
1140年5月18日年 (宋高宗赵构绍兴十年、金熙宗完颜亶天眷三年五月十一日)卯时,稼轩生于山东历城之四风闸。 1147年 (宋绍兴十七年、金皇统七年)稼轩八岁。稼轩之从学刘嵒老(瞻)。 1149年 (宋绍兴十九年、金皇统九年)稼轩十岁。 本年十二月上旬,金平章政事完颜亮与驸马唐括辨等同谋...
-
【清朝皇帝列表】清朝皇帝列表详细阅读
清太祖努尔哈赤 天命汗爱新觉罗·努尔哈赤(1559年—1626年),1616年——1626年在位,共11年。 女真族(满族),明朝时的龙虎将军,后金国(清)的创立者。1616年(明万历四十四年)正月,在赫图阿拉称“覆育列国英明汗”,年号天命。在战争中为火炮击伤而死,终年68岁,清朝建立后被追尊...
-
[李白生平大事年表]李煜生平大事年表详细阅读
937年(后晋天福二年 南唐升元元年)1岁,8月15日(农历七月初七),李煜出生。 954年(后周显德元年 南唐保大十二年)18岁,娶娥皇。 958年(后周显德五年 南唐中兴元年)22岁,长子仲寓出生。 959年(后周显德六年)23岁,九月,太子弘翼卒,李煜自郑王徙封吴王。 961年(北...
-
【战国七雄地图】战国七雄简表详细阅读
齐国 约前11世纪—前221年 齐国是周朝诸侯国,姜尚(吕尚,姜子牙,姜太公)为开国君主,定都营丘(后称临淄,今山东淄博东北),势力范围在今山东北部一带。春秋初期,齐与主要竞争对手鲁国之间经常发生战争,公元前379年,为田齐所灭,田氏代齐后,史称“田齐”,妫姓;公元前221年,秦灭韩、魏、楚、...
-
南宋朝皇帝列表_南宋朝皇帝列表详细阅读
宋高宗 赵构(1107年—1187年)1127年—1162年在位,共35年。宋徽宗第九子,1127年在南京应天府(今河南商丘)即位,改元建炎。拒绝主战派抗金主张,1138年南逃至临安(今浙江杭州)定都,建立南宋政权。冤杀主战派岳飞,向金朝屈膝投降。在内,则大修宫舍,穷奢极欲,只图偏安。是彻头彻尾...
-
[汉朝历代皇帝简表]汉朝历代皇后简表详细阅读
西汉 汉高祖刘邦:高皇后吕雉、戚夫人、赵夫人、管夫人、孝文太后薄氏。 汉惠帝刘盈:张皇后张嫣。 汉后少帝刘弘:吕皇后。 汉文帝刘恒:孝文皇后窦氏、慎夫人、尹妃。 汉景帝刘启:孝景皇后薄氏、孝景皇后王娡、栗姬、程姬、唐姬、贾夫人、王夫人。 汉武帝刘彻:孝武皇后陈娇、思皇后卫子夫、尹婕妤...
-
【夏朝皇帝列表】夏朝皇帝列表详细阅读
禹 姒姓夏后氏,名文命,号禹,鲧的儿子,黄帝轩辕氏的玄孙。他的父亲治水不成而被杀,禹接替治水的工作,采取疏导的方法,经过十三年的努力,终于成功,因此被尊称为“大禹”。后继舜为帝。称国号“夏后”,故称“夏禹”。他在涂山大会诸侯,建立了奴隶制国家的雏形,禹铸造九鼎,象征九州,是子承父位、中国奴隶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