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丕显回忆录]陈丕显简介
【tool.jxxyjl.com--中国军事名人】
陈丕显简介
陈丕显1916年3月生于长汀县南阳区(今属上杭县)官连坑村,少年时期受进步思想影响,追求革命真理。
陈丕显1929年7月参加罗化成领导的南阳暴动;9月加入共青团,并当选为少共南阳区儿童团总团长。1931年转为中共党员。不久,被选为少先队中央总队执行委员。1932年6月被选为少共福建省委常委,后任少共福建省儿童局书记。1933年初调瑞金少共苏区中央局工作;5月任少共闽赣省委儿童局书记;7月被临时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任命为教育委员人委员。
1934年10月中央红军长征后,留守中央苏区任少共中央苏区分局委员兼儿童局书记,坚持敌后斗争。不久,任少共赣南省委书记。1935年4月初和赣南军区司令员蔡会文率领最后突围的赣南军区部队80余人,到达油山与先行到达的中共中央分局领导项英、陈毅汇合,后被确定为赣粤边特委领导。从此,和项英、陈毅等一起在同党中央失去联系并被敌人封锁的极端困难的条件下,领导艰苦卓绝的三年游击战争,粉碎了敌人的无数次“清剿”,为保存革命力量,坚持南方的游击战争作出了贡献。
抗日战争爆发后,奉命到瑞金、信丰等地寻找红军游击队,为赣南(赣粤边)游击队出山抗日做了大量工作。后调中共中央东南分局工作,任青委书记、青年部长,动员和组织广大革命青年参加新四军。随后从苏南渡江北上,随军东进,创建了苏中敌后抗日根据地,历任苏中区党委副书记、书记,新四军苏中军区政委。根据毛泽东关于建立农村根据地、农村包围城市的战略思想,深入发动群众,独立自主地进行武装斗争,建立统一战线,实行减租减息,促进生产,保障供给,为建立根据地奠定了稳固的基础。参加了陈毅、粟裕指挥的黄桥、车桥战役,给国民党顽固派和日本侵略者以沉重的打击。领导苏中军民粉碎了敌人多次“扫荡”、“清乡”,为保卫抗日民主政权,创建、巩固和发展苏中抗日根据地立下了不朽的功勋,为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了贡献。
解放战争时期,历任华中野战军七纵队政委,华中分局委员,华中分局驻苏中区代表,新四军华中南线后勤司令部政委,华中工委书记,新四军华中指挥部、苏北兵团、苏北军区政委。1946年6月,参加了粟裕直接指挥的苏中战斗,担负繁重的支前任务,取得了“七战七捷”的胜利。同年9月,受华中分局委派留守领导华中地区的敌后斗争。在敌强我弱的形势下,不仅保存了我党的骨干力量,而且善于捕捉战机,主动出击,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有力地配合了正面战场的作战。1947年夏,全国形势发生重大变化,我军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当时华中内线的兵力已发展到三个纵队,与山东兵团相呼应,形成两只拳头左右夹击,有力地支援了我军的外线作战。在淮海战役中,领导华中地区共动员了民工107万人,其中随军民工22.5万人,担架1.5万多副,小推车8万辆,供应粮食1.1亿斤,有力地支援了淮海战役,作出了突出贡献,为解放战争的胜利立下了功勋。
1949年4月,渡江南下后任苏南区党委书记,苏南军区政委,华东军政委员会委员。为建立新解放区人民政权,进行了土地改革,剿匪反霸,医治战争创伤,恢复繁荣经济,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经过三年的努力,全区粮、棉年产量均已超过抗战前的最高年产量,工业生产大部分产品的产量成倍增长。由于出色地完成了土改和镇反的任务,受到毛泽东主席的称赞。
1952年2月调上海工作。历任上海市委第四书记、华东行政委员会委员、华东局委员、上海局委员、上海市委第二书记、市委书记处书记,上海警备区第二政委、第一政委、华东局书记处书记、上海市政协主席、上海市委第一书记。在百废待兴、百业待举的繁重任务面前,协助陈毅坚决执行党中央的方针政策,为镇反、肃毒、禁娼、禁赌,荡涤旧上海的污泥浊水,维护社会安定,平抑市场物价,恢复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作出了巨大努力。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作为上海市委主要负责人之一,为上海工业生产的全面恢复和发展,支援全国重点建设和边疆建设,做了大量工作。在党中央批准上海市委提出的关于充分利用上海工业潜力,合理地发展上海工业生产的方针后,与市委其他同志一道,充分利用沿海老工业基地的优势,进一步调动广大工人、知识分子和工商业者的积极性,促使工业得到合理发展。为建设社会主义新上海,倾注了大量心血,作出了重大贡献。
“文化大革命”期间,受到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的残酷迫害,被关押长达10年之久。其亲属也受到株连。面对林彪、“四人帮”的诬陷和胁迫,毫不妥协,坚持原则,坚持真理,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并保护了一批受迫害的干部,表现了共产党人的铮铮铁骨。
粉碎“四人帮”后,1977年2月任云南省委书记、云南省革委会副主任。同年7月调任湖北省委第二书记、湖北省革委会第一副主任。从1978年8月至1982年10月任湖北省委第一书记、湖北省革委会主任、湖北省人大常委会主任,湖北省军区第一政委,武汉军区政委。期间坚定地贯彻执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路线、方针、政策,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冲破“两个凡是”的束缚,平反冤假错案,落实干部政策,实行改革开放,恢复发展经济。同时十分重视农业、林业、水利基础设施的建设,重视国有大中型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作用,重视经济建设与社会事业的协调发展,为湖北省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
1982年9月,在党的十二届一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央书记处书记。同年10月调中央工作,历任中央政法委书记、中央保密委员会主任、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始终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坚定不移地贯彻党的基本路线,为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做了许多工作。同时关心上海的经济建设和发展,积极建议建立浦东经济开发区。在协助彭真分管政法工作期间,为维护社会稳定,保障国家安全,为创建武装警察部队,加强政法干警队伍建设,做了大量开拓性的工作。在主持全国人大常委会常务工作中,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作出了突出贡献。
曾当选中共第八届中央候补委员,第十一届、第十二届中央委员。
离开一线领导工作岗位后,担任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常务委员,即使在重病期间,仍关心着党和国家的大事,关心老区的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改善,并且十分关注下一代的成长。退出领导岗位后,仍担任全国老龄委名誉主任,为老龄事业付出了辛劳。1995年8月在北京逝世。
陈丕显是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无产阶级革命家。其革命精神和高尚品德,受到广大干部和群众的敬佩。
本文来源:https://tool.jxxyjl.com/zhongguojunshimingren/32183.html
-
朱怀冰部|朱怀冰简介详细阅读
磁武涉林战役 1940年(民国二十九年)3月,在抗日战争中,中国八路军第129师一部在河北省磁县、武安县、涉县及河南省林县地区,反击国民党顽固派军队进攻的战役。 2月初,国民党顽军鹿仲麟、朱怀冰、孙殿英等部进攻八路军太行区。中旬,朱怀冰部在武(安)、涉(县)公路以南、漳河以北,袭击八路军第1...
-
【袁国平的简介】袁国平简介详细阅读
袁国平 袁国平(1906年—1941 1),湖南宝庆(今属邵东县)人。 袁国平出生于一个贫苦农民家庭。1922年春,考入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因积极参加长沙学生运动,被选为湖南省学联执行委员。1925年11月在上海参加“南国社”。1926年1月考入广州黄埔军校第四期政治科,并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
-
任常伦连_任常伦简介详细阅读
任常伦:作战勇猛的战斗英雄 在山东省栖霞县东部巍峨的英灵山顶上,昂然屹立着雄伟壮观的抗日烈士纪念塔。塔西面,有一尊八路军战士的铜像,持枪伫立,雄视前方,守卫着美丽的胶东半岛,他就是山东军区一等战斗英雄任常伦。1921年,任常伦出生在山东省黄县 今龙口市 孙胡庄 现为常伦庄 一个...
-
[国民党阎锡山简介]阎锡山简介详细阅读
太原会战 1937年(民国二十六年)10月至11月,在抗日战争中,中国第2战区部队同日军华北方面军在山西省北部、东部和中部地区进行的大规模的战略性防御战役。 南口战役后,日本关东军察哈尔派遣兵团占领山西大同,立即以一部向丰镇(今属内蒙古)进攻,主力向雁北地区进攻。日军第5师团从河北宣化、新保...
-
牛元峰|牛元峰简介详细阅读
直罗镇战役 1935年(民国二十四年)11月,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中,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在陕西省鄜县(今富县)境内对国民党军的进攻战役。 10月,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率中国工农红军陕甘支队到达陕甘苏区,红15军团(总指挥徐海东、政委程子华、副总指挥兼参谋长刘志丹)取得劳山战役之胜利。11...
-
【粟裕个人资料简介】粟裕简介详细阅读
粟裕 粟裕(1907 8 10—1984 2 5),湖南会同人,侗族,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卓越的军事家、战略家、军事理论家、统帅。 粟裕生于湖南会同坪村乡枫木树脚村。924年春到常德,入湖南省立第二师范学校读书,参加中共领导的学生运动。1926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7...
-
张学良简介_张学良简介详细阅读
张学良 中文名称: 张学良 又 名: 毅庵 汉卿 性 别: 男 民 族: 汉 生 卒 年: 1901年6月3日~2001年10月15日 国 别: 中国 生平简介 张学良,字汉卿,号毅庵,祖籍辽宁海城,1901年6月3日(夏历4月17日)出生于辽宁省台安县九间乡鄂家...
-
聂凤智|聂凤智简介详细阅读
聂凤智 聂凤智(1913—1992 4 3),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湖北礼山(今大悟)人。 1928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9年1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3年转入中国共产党。曾在红四方面军任排长、连长、连政治指导员、营长、团长、团政治委员,参加了鄂豫皖、川陕苏区反“围剿”、反“围...
-
张成武简介_杨成武简介详细阅读
杨成武简介 杨成武又名杨能俊,1915年10月27日生于长汀县宣成乡。 杨成武年幼时就读于村内私塾和教会小学,后在亲友的帮助下到县城读中学,从此开始接触革命思想,参加革命活动。 1928年投身革命,加入共青团。1929年1月参加了古城、四都农民暴动和赤卫队,任少年武装先锋队大队长。3月...
-
[许世由个人资料简介]许世友简介详细阅读
许世友 许世友(1906 2 2—1985 10 22)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生于湖北麻城许家洼(今河南新县许洼)。8岁入少林寺,习武8年,后到吴佩孚部队当兵。1926年在武昌国民革命军第1师1团任连长,同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7年回乡,同年8月转入中国共产党,11月参加黄麻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