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玛哈维拉勋爵]玛哈维拉简介

外国宗教名人 2025-01-22 网络整理 可可

【tool.jxxyjl.com--外国宗教名人】

  玛哈维拉简介

  约公元前599~前527

  玛哈维拉(意思是“伟大的英雄”)这个称号,耆那教徒通常用来指创立其宗教的主要人物──筏驮摩那。

  筏驮摩那于公元前599年出生在印度东北部,与乔达摩·释加牟尼同生在一个地区,但是比后者早三十多年。事实上他俩的生平的确有惊人的相似之处。筏驮摩那是一个酋长的次子,与乔达摩一样是在十分奢侈豪华的环境中长大成人的。他30岁时,抛弃了万贯家产、妻室儿女(他有一个妻子和一个女几)和舒适的环境,毅然去寻求精神真理和精神成果。

  筏驮摩那当上了地位很低、磨难很深的巴湿伐那陀派修道士。他进行12年沉思反省,在所有这个期间忍受着极度的苦行和贫困。他经常禁食,分文皆无,甚至连一个喝水和乞讨用的小杯和小碟也丢弃了。”虽然他起初还保留一件外衣,但是过一阶段也把它丢掉了,一丝不挂地到处行走。他情愿让昆虫在他裸露的身上爬行,甚至当它们咬他时也不把它们抹去。即使在巡回圣人比在西方更普遍的印度,马哈维拉也因其仪表和举止而常常遭受奚落、污辱和殴打,他毫无反抗地忍受着所有这一切的打击。

  玛哈维拉42岁时认为自己终于获得了精神启蒙,在余后的三十年中,他一直在宣讲自己所获得的精神洞察力。他于公元前527年去世,当时已有很多弟子。

  从某些方面来看,玛哈维拉的学说与佛教和印度教的学说非常相似。耆那教徒认为当一个人的肉体死去时,他的灵魂并不一同死去,而是重新赐给某个其它生物(不一定是人)。这种死后灵魂转生的学说是耆那教的思想基础之一。耆那教徒也相信羯磨①── 一种认为一个人的行为在道德上所产生的结果会影响其未来命运的学说。从一个人的灵魂里解除堆积起来的罪过的重负,从而使灵魂得到纯洁,是耆那教的一个主要目标。玛哈维拉教导说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通过解除肉体的快乐来实现,特别是耆那教徒应该实行严厉的苦行。值得注意的是把自己饿死却被认为是值得赞扬的举动。

  耆那教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特别强调不害②即非暴力学说。耆那教徒着重指出不害不仅包括对人而且包括对动物的非暴力行为。他们食素就是这种信念所带来的一个结果。但是在对不害原则的贯彻执行上,虔诚的耆那教徒远远地超出了这一范围:毫不夸张地说,一位虔诚的耆那教徒不杀死一个蝇,也不在黑暗处吃东西,因为这样会无意中把一个昆虫吞下去,造成它的死亡。事实上,一个十分虔诚而富裕的耆那教徒走路时要雇一个人在他前面扫路,这样他就不会无意中把一个昆虫或蠕虫踩死。

  根据这样的信条当然就会推出耆那教徒无论如何也不会去耕田。事实上耆那教徒真的不去务农,就此而论,许多其它从事体力劳动的职业也受到该宗教的禁忌。耆那教十分典型地说明,宗教学说会多么强烈地影响一个全体社会的整个生活方式。耆那教徒虽然生息在一个以农业为主体的国家里,但是许多世纪以来他们中的大多数是从事贸易和财务工作。耆那教徒的宗教态度还使他们对勤劳进行奖赏,因此无怪乎耆那教徒是一个兴隆的团体,他们当中在印度从事脑力劳动和文艺事业的人按其数目来说占有很高的比例。

  最初耆那教没有世袭制度。但是由于不断地与印度教相互影响,耆那教内部也发展了一种世袭制──虽然远不如印度教那样偏激。同样虽然玛哈维拉从未亲自谈过神,但是通过与印度教的接触,还是表现了对神的某种崇拜。由于玛哈维拉没有著作,因此耆那教可能就不可避免地从印度教中吸收了某些成份,但是耆那教对印度教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耆那教在道德上反对用动物作祭品,反对吃肉食,这似乎对印度教的习惯也有显著的影响。而且耆那教的非力学说还不断地影响着印度的思想,甚至直到近代还是如此。例如,甘地就强烈地受到耆那教哲学家世利玛维·拉伽强德拉(1867—1900)学说的影响,把他看作是自己的一代宗师,即一位精神导师。

  耆那教来都不是一个人数非常众多的团体,今天在整个印度也只有二百六十万个教徒。这听起来并未占世界人口的很大一部分,但是如果把2500多年间耆那教徒加起来计算,其数目是相当大的。在评价玛哈维拉的影响时,耆那教对其教徒一生所产生巨大的、连续性的影响,甚至也许会比大多数别的宗教对其教徒的影响还要大。

  注:

  ①羯磨;梵文karma的音译,意译为“业”或“办事”。佛教名词。指僧团按照戒律的规定,处理僧侣个人或僧团事物的各种活动。如受戒羯磨、忏悔羯磨等。在律藏里有专门的“比丘羯磨”、“比丘尼羯磨”,并有各种“羯磨”、“羯磨法”,以作为僧团活动的准则。《四分律行事钞》卷上一:“《明了论疏》翻为业也。所作是业,亦翻为所作。《百论》云事也。若约义求,翻为办事,谓施造遂法,必有济之功焉。”

  ②不害:梵文ahimsā意译。佛教名词。有部大善地之一,相宗善法之一。谓以慈悲为怀,不害众生。《大乘广五蕴论》“云不害?谓害对治,以悲为性。谓由悲故,不害群生。是无瞋分,不损恼为业。”

本文来源:https://tool.jxxyjl.com/waiguozongjiaomingren/149163.html

  • 天眼南怀仁简介|南怀仁简介

    南怀仁  (ferdinand verbiest, 1623~1688)耶稣会传教士。字敦伯,一字勋卿。比利时人。生于皮坦,学神学于塞维尔。  1641年入耶稣会。1657年随卫匡国(1614~1661)神甫回程来华,于清顺治十五年(1658)抵澳门。次年,被派往陕西传教。十七年,奉召进京协...

    发布于:2025-01-21

    详细阅读
  • 普兰诺·卡尔平尼_普兰诺·卡尔平尼简介

    普兰诺·卡尔平尼  (giovanni de piano car-pini,约1182~1252) 意大利人,天主教方济各会的创建人和领导人之一,最早来到蒙古高原的罗马教皇使节。历任德国、西班牙、萨克森等教区的大主教。1241年,蒙古军攻入孛烈儿(波兰)、马札儿(匈牙利),欧洲震惊。1...

    发布于:2025-01-21

    详细阅读
  • [卢布鲁克行纪]卢布鲁克简介

    卢布鲁克  (guillaume de rubruquis约1215~1270) 法国人,圣方济各会士。他是法国国王路易九世的亲信,1248~1250年,曾伴随路易九世参加第七次十字军东侵。1253年,奉路易九世之命前往蒙古人处传教,并了解有无可能拉拢蒙古统治者,作为西欧各国发动的十字军东侵...

    发布于:2025-01-21

    详细阅读
  • [白晋博士简介]白晋简介

    白晋  白晋(1656~1730)  耶稣会传教士。又作白进,字明远。法国人。生于芒市,1678年入耶稣会,为法王路易十四选派第一批来华耶稣会士之一。在出发前,他们被授法国科学院院士,并负有测量所经各地区的地理位置和收集科学资料之任务。这批传教士以洪若翰神甫为首于 1685年3月...

    发布于:2025-01-21

    详细阅读
  • 圆的简介|圆仁简介

    圆仁  (794,一作793~864) 日本入唐求法的天台宗僧人。俗姓壬生氏。下野国(今日本枥木县)人。九岁出家,师事广智,十五岁师事最澄。838年随遣唐使到中国,847年携带大批经典和佛像、佛具等自登州(今山东蓬莱)乘船归国。在京都比叡山延历寺任第三世天台座主,兼传密教,著《金刚顶经疏》、《苏...

    发布于:2025-01-21

    详细阅读
  • [池田大作简介秒懂百科]池田大作简介

    池田大作简介  池田大作是日本创价学会名誉会长、国际创价学会会长。   池田大作生于1928年1月2日。在日本东京受教育,年青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度过。在战争中他失去了兄长。1947年夏,池田邂逅创价学会领导人户田城圣,成为他的弟子。1960年,池田大作继承户田城圣出任创价学会第三任会长。迄今...

    发布于:2025-01-21

    详细阅读
  • 孟特戈维诺|孟特戈维诺简介

    孟特戈维诺  (giovanni da montecorvino,1247~1328) 基督教圣方济各会士,罗马教廷派驻元朝的第一任大主教。生于意大利南部萨勒诺省孟特戈维诺村。1280年前后,在亚美尼亚和波斯传教,1289年返教廷,报告伊利汗阿鲁浑优待基督教的情况。当时教皇尼...

    发布于:2025-01-21

    详细阅读
  • 明朝张诚简介_张诚简介

    张诚  (jean francois gerbillon ,1654~1707)耶稣会传教士。字实斋。法国人。出生于凡尔登。1670年入耶稣会香槟省修道士传习所。1685年,受法王路易十四派遣,与一批耶稣会士来中国传教。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到达浙江宁波,次年抵北京,由葡萄牙人徐日升神甫...

    发布于:2025-01-21

    详细阅读
  • [别了司徒雷登简介]司徒雷登简介

    司徒雷登  (john leighton stuart,1876~1962) 美国基督教(新教)传教士、教育家、外交官1876年6月24日生于中国杭州,其父母皆为美国在华传教士。  他在美国大学毕业后,于1904年底携妻返华,开始在中国传教,并钻研汉文。1908年任金陵神学院希腊文教授。1...

    发布于:2025-01-21

    详细阅读
  • 列班·扫马是中国人吗|列班·扫马简介

    列班·扫马  (rabban-sauma ?~1294) 元朝基督教聂思脱里派教士,最早访问欧洲各国的中国旅行家。列班(rabban),叙利亚语“教师”之意,聂思脱里派教士的称号;扫马(sauma),其名。大都人,出身于信奉基督教聂思脱里派的突厥族(当是畏兀儿)富家。父昔班,任教会视察员。扫马...

    发布于:2025-01-21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 实用工具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