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璘】马璘简介
【tool.jxxyjl.com--隋唐五代名人】
马璘
马璘①(721—777.1.26),岐州扶风(今陕西扶风)人,唐朝大将。
马璘出身将门之家,祖父马正会,为右威卫将军;父亲马晟,为右司御率府兵曹参军。马璘自幼便成了孤儿,整天到处游荡,无所事事。在二十岁时,马璘偶然间读了《马援传》,这对他有了很大的启发,尤其是读到“大丈夫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而归”时,马璘慨叹道:“岂使吾祖勋业坠于地乎!”遂参军入伍,在安西都护府(治龟兹都督府,在今新疆库车东郊皮朗旧城)自效。由于屡立奇功,马璘累迁至左金吾卫将军同正。
天宝十四年(755年)十一月初九,身兼范阳(治幽州,今北京城西南)、平卢(治营州,今辽宁朝阳市)、河东(治今山西太原)三镇节度使的安禄山以讨杨国忠为名,从范阳(今北京城西南)发兵15万,号称20万,南下反唐,向洛阳、长安(今西安)进攻。唐玄宗闻讯后,一面组织力量抵抗,一面调朔方(治灵州,治今宁夏灵武西南)、河西(治凉州,今甘肃武威)、陇右(治鄯州,今青海乐都)等军镇,除留少数军队驻守防地外,其余部队全部内调。
至德元年(756年)六月,长安失守,唐玄宗逃到成都。太子李亨逃到朔方,于七月在灵武即帝位,是为唐肃宗。马璘统精兵3000,至凤翔(治凤翔,今陕西凤翔)护驾勤王。凤翔是马璘的家乡,到这后,很快便与肃宗见了面,谈了一下当前形势。肃宗见马璘谈吐不凡,甚奇之,遂令其率军东讨拳军。初战卫南(今河南滑县东),马璘即以百骑破叛军5000之众。后战河阳(今河南孟县南),马璘又立殊功。后因功出任镇西节度使②。
宝应元年(762年)四月,唐玄宗、肃宗相继去世,代宗李俶(后改名豫)即位。此时安禄山、安庆绪、史思明已先后死去,史朝义成为叛军的最高统帅。十月,唐代宗以其子雍王李适为天下兵马元帅,仆固怀恩为诸军节度行营副元帅,与诸道节度使军队及回纥兵会师于陕州(治陕县,今河南三门峡市西),进讨史朝义。
马璘随河南等道副元帅李光弼由陈留(今河南开封市)西出,与诸军会攻洛阳。二十八日,唐军攻克怀州(治今河南沁阳)。三十日,唐军列阵于横水(今河南孟津西北)。史朝义命其部将率兵数万,于城外立栅自固,企图阻挡唐军。仆固怀恩则布阵于洛阳西原,另派骁骑及回纥兵沿山迂回至城外史军栅营的东北,前后夹击,大破史军。史朝义亲率主力10万出城援救,列阵于昭觉寺,“营垒如山,旌甲耀日”③。唐军发起猛烈攻击,杀叛军伤甚众,但叛军阵仍坚持不动。神策军 观容使鱼朝恩派射生将500人力战,对史军虽多有杀伤,但对其营阵的冲击仍不奏效。在这关键时刻,马璘见诸将皆不敢动,说:“事急矣!”④于是单骑驰入敌阵,英勇奋击,夺贼两牌,叛军遭此突袭,阵内顿时大乱,左右披靡。唐大军随后乘势而进,大败叛军。史朝义转战于石榴园、老君庙,又败。叛军被歼6万人,被俘2万人。史朝义率轻骑数百落荒东走。唐军收复东京洛阳及河阳城。此战,是唐军与叛军进行的战略决战,马璘对决战的胜利起了重要作用。战后,李光弼赞许道:“吾用兵三十年,未见以少击众,有雄捷如马将军者。”马璘因功迁试太常卿。
宝应二年(762年)正月,史朝义自杀,历时七年又三个月的安史之乱,至此结束。
九月,河北副元帅仆固怀恩叛唐,引吐蕃军东进。十月初九,吐蕃乘唐朝内乱,兵力空虚之机,攻克长安。代宗被迫出逃陕州避难。关内副元帅郭子仪率4000兵与各地唐兵合兵反攻长安,在城内,唐朝军民里应外合,迫使吐蕃军在长安城滞留13天后,于二十一日引兵撤出长安。十一月,吐蕃军在溃退途中围攻凤翔城,凤翔节度使孙志直紧闭城门拒守,蕃军攻城数日不下。时任镇西节度使的马璘代宗李豫出逃陕州的消息后,心急如焚,立即率精骑4000余人自河西(指河西走廊及湟水流域)转战长安救难。正值蕃军围攻凤翔,马璘率众手持满弓,直指吐蕃军队,突入城中。随后又身不解甲,背城出战,单骑身先士卒奋击,俘斩蕃军数千人(一说千人),血流于野。次日,吐蕃军再次逼城请战,马璘打开悬门严阵以待。吐蕃军一见马璘出现,心中胆怯,说道:“此将军不惜死,宜避之。”⑤于是撤军而走,据守原(治高平,今宁夏固原)、会(治今甘肃靖远东南)、成(治上禄,今甘肃礼县西南)、渭(治襄武,今甘肃陇西东南)等州以便它图。
经过此战,马璘名声大振。代宗回京后,为他的表现非常满意,又令他兼御史中丞。
永泰元年(765年)正月,唐代宗以马璘兼南道和蕃使,出访吐蕃。不久,又北庭行营(治庭州,今新疆吉木萨尔北破城子)、邠宁节度使(治邠州,今陕西彬县)、兼御史大夫,旋加检校工部尚书。
当时吐蕃趁唐朝内乱之机,夺取了唐朝大量的领土,并且不断侵犯边境,而泾州(治临泾,今甘肃镇原东南)离吐蕃最近,为了对付吐蕃,加强泾州的防务,唐代宗将马璘调至泾州,兼权知凤翔陇右节度副使、泾原节度、泾州刺史,其余如故。而后又任河南道副元帅,以郑(治管城,今河南郑州市)、滑(治白马,今河南滑县东旧滑县)二州隶之。八月十六日,又进封扶风郡王。
马璘词气慷慨,以杀敌报国为己任。到泾州后,立即“分建营堡,缮完战守之具”。九月,仆固怀恩再次诱引吐蕃、回纥、党项羌、奴刺、吐谷浑等30余万(一说数十万)大军分兵三路南下攻唐,其中北路大军由由吐蕃大将尚结息、赞摩、马重英率领,自泾州、邠州 、凤翔府攻取奉天(今陕西乾县)、醴泉(今陕西礼泉北),进逼长安,回纥军继吐蕃之后,仆固怀恩率朔方兵20万为后援。吐蕃等三路大军压境,唐京城震恐。二十一日,唐代宗下制亲征,并派中使追回淮西节度使李忠臣驻守东渭桥(今西安城西北),派检校太子太保李光进驻兵云阳(今陕西淳化西北),派马璘与河南节度使郝庭玉驻守便桥(今陕西咸阳渭桥)。当时马璘部在武功东原(今陕西乾县境)与吐蕃军游骑400余人相遇,马璘派50名精兵偷袭蕃军游骑,大败敌军。在唐军的不断抵抗下,联军进展缓慢,不久又得知仆固怀恩暴死,加上内部不和,遭到唐军反击,大败而走。
大历元年(766年)二月,唐代宗任命马璘兼任邠宁节度使。马璘以段秀实为安西四镇、北庭和邠宁三节度使都虞候。马璘 部下有一士兵,骁勇善战,能拉开二百四十斤重的弓,但因盗窃该当处死,马璘却想免其一死,段秀实对他说道:“将有爱憎而法不一,虽韩、彭不能为理。”⑦马璘认为言之有理,遂斩此卒。马璘性格急躁,有时处理事情不合理,段秀实就据理力争。以至常大发雷霆,部下皆胆战心惊,段秀实则坦然说:“秀实罪若可杀,何以怒为!无罪杀人,恐涉非道。”马璘被气得拂衣而起,而段秀实却迈著方步退了出去。马璘的一大优点是敢于承认错误,经过一段时间的反思,马璘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便宴请段秀实,以示谢罪。从此,凡是处理州中事物时,马璘都要先征求段秀实意见,然后施行。因此,马在邠宁的名声非常好。
大历二年(767年)九月,吐蕃大将尚结息率军数万围攻灵州(治今宁夏灵武西南),并派游骑兵到潘原(今甘肃平凉东40里)、宜禄(今陕西长武)等地侦察军情。唐代宗一方面令马璘严阵以待,别一方面将大将郭子仪调离河中(今山西永济),令其率精兵3万与马璘协同作战,镇守泾阳(今陕西泾阳东南)。十月,朔方军出兵解灵州之围,尚结息兵败撤退。
大历三年(768年)八月二十一日,尚息结领兵10万再次攻唐,进逼灵武。二十六日,派大将尚赞摩领兵2万攻打邠州,京师长安闻讯戒严。邠宁节度使马璘得知吐蕃入侵,率兵主动迎战,大败吐蕃军,然后将俘虏押送京城,以稳人心。不久,吐蕃军连吃败仗,无奈撤军。九月二十七日,京师解除戒严。
十二月时,权臣元载认为吐蕃连年进犯,马璘所率的四镇军队驻扎邠 宁,其兵力无法与吐蕃对抗,而郭子仪率领朔方重兵镇守河中,却处于没有战事的腹心之地,便有意让马璘移镇泾州,而让郭子仪率领朔方军队镇守邠州。初九,代宗让马璘改任泾原节度使,将邠州、宁州(治定安,今甘肃宁县)、庆州(治合水,今甘肃庆阳县)归属于朔方。马璘接旨后,先去泾州修筑城防,让都虞候段秀实担任邠州留后。
泾原之地,荒凉凋残,无法供养军队,为此,马璘多次上书陈诉实情。大历五年(770年)四月,代宗将郑州、颍州之地划给马璘。十三日,代宗让马璘兼任郑颍节度使。
大历八年(773年)八月十六日,吐蕃大将赞磨率领6万骑兵东进,攻打唐朝边地要冲。同月,赞磨统领10万大军分头进攻唐朝泾州、邠州等地,派蕃军四节度分拒泾川(今泾川县境)、过阁川南,在渭河会师,形成攻势,对唐造成压力。面对此情,大将郭子仪派朔方兵马使浑瑊率领步骑5000人拒守,与马璘前后接应,形成犄角之势。
二十二日,马璘率兵与蕃军战于盐仓,遭到失败。泾原兵马使焦令谌与诸将狼狈而回,溃兵争道入城。马璘却被蕃军所困,,到傍晚还没有回来。此时行军司马段秀实召集焦令谌等指出:军法,失大将,麾下都处死。要求焦令谌等重振旗鼓,选派英勇善战之将率领守城将士倾城出动往救主将。都知兵马使李晟等率部下与蕃军力战,终于将马璘从乱军之中救出:“军法,失大将,麾下皆死。诸君忘其死邪!”⑧焦令谌等重振旗鼓,选派英勇善战之将率领守城将士倾城出动,去救马璘。都知兵马使李晟等率部下与吐蕃军力战,终于将马璘从乱军之中救出。入夜,马璘才得以回城。
战后,郭子仪召集诸将总结战败原因,定出破敌之策,即派浑瑊率兵驻守朝那(今甘肃平凉西北)。盐州(治今陕西定边)刺史李国臣献破敌之计,即:吐蕃军乘胜必攻郊畿(今陕西西安西部),唐军可击其背后。郭子仪派兵鸣鼓而西攻取秦原(今甘肃清水),吐蕃军中计退兵百城(今甘肃灵台西南百里镇)。马璘与浑瑊合兵一处,埋伏于吐蕃军途经险要之地,并夜间袭击蕃军,杀死数千人,敌军溃败。浑瑊又重新收回敌军所掠朔方俘虏200余人,百姓700余人,驼马数百匹。当时马璘也率精兵2000余人于夜间偷袭敌军军营,并指定弓箭手专射身穿豹皮的吐蕃军主将,吐蕃军主将中箭,军心大乱,被迫举营退兵。马璘因功,进检校尚书右仆射。
大历九年(774年)五月,马璘入朝,并暗示暗示自己想要当宰相。二十八日,代宗任命他为尚书左仆射。
大历十年(775年)九月二十一日,吐蕃举兵攻唐。当吐蕃军路过泾州时,马璘率军出击,于百里城(今甘肃灵台西南百里镇)大败敌军。
大历十一年(776年)十二月十三日(即公元777年1月26日),马璘在军中去世,终年五十六岁。朝廷废朝以示哀悼,并追赠马璘为司徒,谥曰“武”。
马璘守边八年,虽无开疆拓土之功,但始终能保一方平安,前后多次破敌,使敌不敢犯边,成为国家的屏障。马璘治军“令宽而肃”,所以将士都愿为他所用。马璘虽然读书不多,但忠勇有嘉,武干绝伦,往往在危难之时方显英雄本色,是中兴之猛将。代宗在制书中赞扬他“以牧人御众之才,膺方叔召武之任,理事诘禁,以屏西郊,抚和其人,竭乃心力。智谋浚发,忠义侃然,武能用典,师在制命。纠逖伐贰,服柔示怀,惩密人之不恭,执戎子以数罪。务于德礼,以济威刑,关右宁谧,赖其镇定。社稷之卫,予嘉乃勋,厚其田租,式宠式阃。”⑨
马璘家境富有,财产多得无法估算,在京师所建的宅第,极为奢侈,为功臣权贵中首屈一指,修建中堂就花费二十万缗,其它居室也所差无几。马璘死后,子弟护送灵柩回京,前后有数百都假称是他的故吏,前去悼唁,实际是观赏中堂。太子李适听到后,非常不满。李适称帝后(即唐德宗),专程下旨,严令大臣的府第超过皇宫。并将马璘家的中堂拆毁,家园充公,用来赐宴之用。马璘的子孙都是纨绔子弟,不久便将家产败光了。
-
张柬之简介资料|张柬之简介详细阅读
张柬之 (625~706) 唐朝主谋迫使武则天退位的宰相。字孟将。襄州襄阳(今湖北襄樊襄阳)人。年轻时补太学生,登进士第。永昌元年(689),举贤良科,对策第一。武周朝历官监察御史、凤阁舍人(即中书舍人)、合州和蜀州刺史、荆州大都督府长史。狄仁杰推荐他堪为宰相,长安元年(701),内召为秋官...
-
萧挞凛扮演者|萧挞凛简介详细阅读
萧挞凛 萧挞凛(?—1004),名又作挞览,闼览。辽朝中期将领。字驼宁。契丹族。马群侍中术鲁列子。 幼敦厚,有才略,通天文。景宗保宁(969—979)初年,为宿直官。圣宗统和二年(984),为彰德军节度使。次年,奉命东征女真,俘获甚多,受嘉奖。四年(986),为诸军副部署,从枢密使耶律斜轸南...
-
唐朝长孙皇后简介_长孙皇后简介详细阅读
长孙皇后,最贤惠的女人 有人说:一个成功的男人背后站着一个伟大的女性。唐太宗大治天下,盛极一时,除了依靠他手下的一大批谋臣武将外,也与他贤淑温良的妻子长孙皇后的辅佐是分不开的。 长孙皇后是隋朝骁卫将军长孙晟的女儿,母亲高氏之父高敬德曾任扬州刺史;长孙皇后生长在官宦世家,自幼...
-
朱晃简介_朱晃简介详细阅读
后梁太祖朱晃 后梁太祖朱晃(852~912) 唐末黄巢起义军叛将,后梁王朝的开国皇帝。初名朱温。宋州砀山(今属安徽)人。朱温幼时,随母在萧县刘崇家当佣工。后参加黄巢领导的农民起义军,随军入长安。唐中和二年(882)正月,黄巢以朱温为同州(今陕西大荔)防御使。同年九月朱温叛变,降于唐河中节度使...
-
【唐朝名将张巡简介】张巡简介详细阅读
张巡 张巡①(709—757 11 24),邓州南阳(今属河南)人②,唐朝著名的军事将领。 张巡自幼便聪悟有才干,长大后,身高七尺,须髯一怒尽张。他不但博览群书,才华出众,而且记忆力惊人,读书不过三遍,便终身不忘,写文章不用打草稿。后来守睢阳时,士兵仅有万人,而城中居民百姓却有数万人,张巡每...
-
耶律休哥与耶律斜轸|耶律休哥简介详细阅读
耶律休哥 耶律休哥(?—998),辽代中期著名将领。字逊宁。契丹族。辽太祖族兄、南院夷离堇(军事将领)耶律绾思子。 穆宗应历十五年(965),随北府宰相萧千征乌古、室韦等部。应历末年,任惕隐,掌皇族政教。最宗保宁五年(973),率兵西伐党项,胜归。屡对宋作战。乾亨元年(979),南京(今北京...
-
[朱温简介]朱温简介详细阅读
才干加荒淫——后梁太祖朱温 在黄巢起义中起家 在中国历史上,最强盛、文化最发达的莫过于唐朝了。从唐高祖李渊武德元年(公元618年)称帝建立唐朝,到开平元年(公元907年)朱温灭唐建立后梁,前后近三百年时间,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乃至法律等方面都有了最辉煌的时期。但到了开元元年(公元713年...
-
宇文恺的介绍_宇文恺简介详细阅读
宇文恺 (555~612) 隋代建筑家。字安乐。祖先是鲜卑族,西魏以来汉化。父亲宇文贵,西魏十二大将军之一,仕周,位至大司徒。次兄宇文忻,周、隋时名将,隋时官至右领军大将军,为隋文帝杨坚所忌,被诛。宇文恺为武将世家,父兄皆以弓马显名,他独好学,擅长工艺,尤善建筑。隋代著名工程,他多参预。...
-
祖咏简介资料|祖咏简介详细阅读
终南望余雪 唐·祖咏 终南阴岭秀, 积雪浮云端。 林表明霁色, 城中增暮寒。 【分析】 祖咏(669—746?),洛阳人。仕途落拓,后归隐汝水一带。他的诗以描写山水为主,辞意清新,文字洗炼。 据说此诗为祖咏...
-
[魏征的读音]魏徵简介详细阅读
魏徵 (580~643)唐贞观时名相,以善谏著称。字玄成。先世是钜鹿下曲阳(今河北晋县西)人,后居相州内黄(今河南内黄西)。祖父魏彦,在北魏时曾欲删削各家《晋书》,成一家之言,未成。父亲魏长贤,是著名史学家魏收的族叔,博涉经史,北齐时为著作佐郎,欲承其父志,改撰《晋书》,后因讥刺时政,出为上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