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若弼瞒天过海|贺若弼简介
【tool.jxxyjl.com--隋唐五代名人】
贺若弼
贺若弼(544—607.8.27),字辅伯,河南洛阳(今河南洛阳)人,隋朝著名将领。
隋代名将。字辅伯。河南洛阳人。祖先出自漠北部落,内迁代京,北魏孝文帝时再迁洛阳。父敦,北周时名将。贺若弼少时骁勇,善骑射;能文,博涉书记,仕周,为小内史。大象元年(579)他协助韦孝宽攻取陈淮南之地,以功封襄邑县公,为寿州(今安徽寿县)刺史。杨坚辅政时,他被免官。隋朝建立,隋文帝杨坚有并江南之志,因高荐举,乃委任若弼为吴州总管,镇广陵,作平陈准备。他献取陈十策,获得文帝赞赏。开皇八年(588)冬十一月,隋军大举伐陈,他为行军总管,主攻建康。先前他在广陵时,每年兵士番代,都大张声势,又常在江边打猎,兵马喧闹,陈人习以为常。此次他率军自瓜洲(今江苏扬州西南瓜洲镇)偷渡,陈人毫无防备。九年春正月攻拔京口。接着进军直抵钟山,带领甲士八千,拼死苦战,击溃陈军主力,活捉陈大将萧摩诃,随后进入建康。若弼以平陈功,加位上柱国,进爵宋国公,为右领军大将军。但他自以功高,因未能进位宰相而大为不满。十二年,被免官为民,虽即复官,却不再受重用。大业三年(607),他从隋炀帝杨广至榆林(今内蒙古托克托西南),因与高等议论炀帝宴享太侈,为人告发,遂以诽谤朝政罪与高等同时被处死。
贺若弼出生在将门之家,其父贺若敦为北周将领,以武猛而闻名,任金州(今陕西省安康)刺史。北周保定五年(565年)十月,贺若敦因口出怨言,为北周晋王宇文护所不容,逼令自杀。临死前,曾嘱咐贺若弼说:“吾必欲平江南,然此心不果,汝当成吾志。且吾以舌死,汝不可不思”(《隋书·贺若弼列传》)。并用锥子把贺若弼的舌头刺出血,告诫他慎言。
贺若弼少“慷慨有大志,骁勇便弓马,解属文,博涉书记,有重名于当世”(《隋书·贺若弼列传》)。北周齐王宇文宪闻后,对他十分器重,用为记室。不久,封当亭县公,升小内史。
当时周武帝宇文邕当政,周武帝对太子要求又十分严格,太子由于太子德行不端,害怕父皇知情,于是矫情掩饰,所以,太子的过失周武帝一点也不知道。上柱国乌丸轨曾对贺若弼说:“太子必不克负荷”(《资治通鉴·卷第一百七十二》)。贺若弼深以为然,劝乌丸轨告之武帝。乌丸轨便借机对武帝说:“太子非帝王器 ,臣亦尝与贺若弼论之 。”武帝忙召问贺若弼,贺若弼知道太子的地位已不可动摇,且牢记父亲临终遗言,恐祸及其身,于是回答说:“皇太子德业日新,未睹其阙”(《隋书·贺若弼列传》)。武帝听后默然不语。事后,乌丸轨指责贺若弼出卖了自己。贺若弼却说:“君不密则失臣,臣不密则失身,所以不敢轻议也”(《隋书·贺若弼列传》)。果然,后来太子继位,乌丸轨被诛杀,贺若弼却免受其祸。
北周大象元年(579年),贺若弼随上柱国、行军元帅韦孝宽攻陈淮南(泛指今淮河以南地区),克寿阳(今安徽寿县)等数十城,使长江以北土地皆入于北周。其中贺若弼的计谋居多,于是拜为寿州(今安徽省寿县)刺史,改封襄邑县公。
次年,杨坚为北周大丞相,总揽朝政,众心不服。相州总管尉迟迥于邺城(今河北临漳县)起兵造反。杨坚怕贺若弼随之生变,急派亲信长孙平取而代之。
隋开皇元年(581年),杨坚夺取北周政权称帝,国号隋,是为隋文帝。杨坚称帝后,就有吞并江南、统一中国之志。杨坚查访可胜任者戍镇江淮。尚书左仆射高颎推荐说:“朝臣之内,文武才干,无若贺若弼者 。”杨坚说:“公得之矣”(《隋书·贺若弼列传》)。于是杨坚拜贺若弼为吴州(今扬州一带)总管,镇江北要地广陵(今江苏扬州西北),委以平陈之事,经略一方,作灭陈准备。贺若弼欣然从命,并给寿州总管源雄赋诗一首,云:“交河骠骑幕,合浦伏波营,勿使麒麟上,无我二人名”(《隋书·贺若弼列传》)。然后赴广陵(今江苏省扬州)任所,整军经武。
隋开皇七年(587年),杨坚多次谋议灭陈之策,高颎、杨素、光州刺史高劢、虢州刺史崔仲方等争献平江南之策。贺若弼也献取陈十策,获文帝称赞,赠赐宝刀,以示殊荣。
攻陈前,贺若弼卖掉老马,大量购买陈船,藏匿起来,又买破旧船只五六十艘,泊于小河,使陈军以为隋军没有战船。多次将换防士兵集于广陵,大张旗帜,营幕遍野,还使士卒沿江射猎,人马喧噪,以迷惑陈军,使之不加戒备。
隋开皇八年(588年)十月,杨坚在寿春(今安徽寿县)设淮南行台省,以晋王杨广为行台尚书令,主管灭陈之事。命杨广、秦王杨俊、杨素并为行军元帅,高颎为晋王元帅长史,右仆射王韶为司马,集中水陆军51.8万,统由杨广节度,东至大海,西到巴、蜀,旌旗舟楫,横亘数千里。隋军自长江上游至下游分为8路攻陈,贺若弼为行军总管,率军出广陵,云集在长江北岸。陈军因被迷惑,所以毫无察觉。
隋开皇九年(589年)正月初一,长江下游隋军乘陈欢度元会之际,分路渡江。贺若弼军提前发起进攻,出广陵南渡。将要渡江时,贺若弼酹酒而咒曰 :“弼亲承庙略,远振国威,伐罪吊民,除凶翦暴,上天长江,鉴其若此。如便福善祸淫,大军利涉;如事有乖违,得葬江鱼腹中,死且不恨”(《隋书·贺若弼列传》)。遂挥军渡过长江,陈军猝不及防,慌溃而逃。初六,贺若弼军乘势攻占重镇京口(今江苏省镇江市),擒其刺史黄恪,俘获敌众6000余人,均优待释放。贺若弼军军令严明,秋毫无犯,有军士拿民间一物者,立斩不赦。对俘众却给予优待,发给资粮,尽皆释放。所以所向披靡,降者甚众。随后贺若弼以一部进屯曲阿(今江苏丹阳),以防三吴(今江苏太湖以东、以南和浙江绍兴等)陈军增援,自率主力西进,从左翼攻陈都建康(今南京);隋军另一路韩擒虎军也于初七攻占姑熟,沿江东进,皋文奏军败退建康。贺若弼、韩擒虎两军自北、南两道并进,钳击建康,沿江诸戍,望风尽走。
至十七日,隋军已对建康形成包围态势。贺若弼军进据钟山(今南京紫金山),屯于山南白土冈(今南京城东)东。陈在建康附近尚有甲士10余万。陈后主(叔宝)既不懂军事,又不纳部将建议,面对隋军压境,长期作不出应战决策。并拒绝了骠骑将军萧摩诃、镇东大将军任忠的建议。二十日,后主突然命陈军出战。于是中领军鲁广达列阵白土冈,冈北由任忠、将军田瑞、护军将军樊毅、忠武将军孔范及萧摩诃等部依次列阵,南北亘20里,首尾进退互不相知。贺若弼率轻骑登山侦察敌阵,遂与所部7总管杨牙、员明等集中甲士8000,列阵以待。陈将田瑞首先率部进击,被贺若弼军击退。陈将鲁广达等军继进力战,贺若弼军曾被迫4次后退,死273人。贺若弼下令施放烟幕,并在其掩蔽下稍事整顿,贺若弼观其情,然后乘敌胜而骄惰,猛攻陈军薄弱部分孔范军。贺若弼督厉将士,殊死决战,孔范部一触即溃。陈其他各部受其影响,亦发生混乱,导致全线溃退,互相践踏,死5000人。部将员明俘陈军大将萧摩诃,贺若弼令左右推出斩首,萧摩诃神色自若,于是贺若弼下令免其罪,并以礼相待。此战,贺若弼在交战不利时,迅速摆脱被动,乘敌骄惰懈怠之机,猛攻敌之薄弱部,大败敌军主力,对攻占建康具有重要意义。
贺若弼军乘胜推进至乐游苑(建康城东,今玄武湖南侧)。但鲁广达还督余兵苦战不息,杀获数百人。直到日薄西山,才面对宫阙恸哭再拜,解甲就擒,贺若弼遂从北掖门入城。但此时西路军总管韩擒虎已率五百骑兵于朱雀门先期入城,并俘获陈后主,占据了府库。贺若弼令将陈后主带来一视,陈后主惶恐流汗,股栗再拜。贺若弼对陈后主说:“小国之君,当大国卿,拜,礼也。入朝不失作归命侯,无劳恐惧”(《隋书·贺若弼列传》)。既而贺若弼愤恨没有先抓获陈叔宝,其功在韩擒虎之后,就与韩擒虎争功相骂,甚至挺剑而出。
隋文帝闻二人有功,便下诏说:“此二公者,深谋大略,东南逋寇,朕本委之,静地恤民,悉如朕意。九州不一,已数百年,以名臣之功,成太平之业,天下盛事,何用过此!闻以欣然,实深庆快。平定江表,二人之力也”(《隋书·韩擒虎列传》)。又下优诏于二人说:“申国威于万里,宣朝化于一隅,使东南之民俱出汤火,数百年寇旬日廓清,专是公之功也。高名塞于宇宙,盛业光于天壤,逖听前古,罕闻其匹。班师凯入,诚知非远,相思之甚,寸阴若岁”(《隋书· 韩擒虎列传》)。
四月,二人在回京后,又在隋文帝面前争功,贺若弼说:“臣在蒋山死战,破其锐卒,擒其骁将,震扬威武,遂平陈国。韩擒略不交阵,岂臣之比 !”韩擒虎也说:“本奉明旨,令臣与弼同时合势,以取伪都。弼乃敢先期,逢贼遂战,致令将士伤死甚多。臣以轻骑五百,兵不血刃,直取金陵,降任蛮奴,执陈叔宝,据其府库,倾其巢穴。弼至夕,方扣北掖门,臣启关而纳之。斯乃救罪不暇,安得与臣相比 !”隋文帝无耐,只好说:“二将俱合上勋”(《隋书· 韩擒虎列传》)。于是将贺若弼进位上柱国,赐物八千段,加位上柱国,进爵宋国公,真食襄邑三千户,加以宝剑、宝带、金瓮、金盘各一,并雉尾扇、曲盖,杂彩二千段,女乐二部,又赐陈叔宝妹为妾。拜右领军大将军 ,寻转右武候大将军 。韩擒虎也受到同样待遇。
灭陈以后,贺若弼更加贵盛,位望隆重,其兄贺若隆为武都郡公,弟贺若东为万荣郡公,并为刺史、列将。贺若弼家有珍玩不可胜数,婢妾曳绮罗者数百,生活奢侈。
贺若弼还骄傲自满,自以为功名在群臣之上,常以宰相自许。既而杨素为右仆射,贺若弼仍为将军,心甚不平,形于言色,因而于开皇十二年(592年)遭致罢官。而贺若弼怨气愈甚,遂下狱。隋文帝责问他说:“我以高颎、杨素为宰相,汝每倡言,云此二人惟堪啖饭耳,是何意也 ?”贺若弼回答说:“颎,臣之故人,素,臣之舅子,臣并知其为人,诚有此语”(《隋书· 韩擒虎列传》)。公卿认为贺若弼怨愤过重,奏请处以死刑。隋文帝犹豫数日,惜其功劳,于是免他一死,除名为民。年余,复爵位,但隋文帝忌其为人,所以不再被任用。然每宴赐,遇之甚厚。
开皇十九年(599年),隋文帝于仁寿宫赐宴王公,席间诏贺若弼为五言诗,诗中词意愤怨,隋文帝看后宽容了他,并没对他治罪。这时正好有突厥使者来朝拜,隋文帝让他射箭,使者一发即中,隋文帝说:“非贺若弼无能当此”(《隋书· 韩擒虎列传》)。于是命贺若弼引弓射箭,果然也是一发即中,隋文帝见了非常高兴,对突厥使者说:“此人天赐我也”(《隋书· 韩擒虎列传》)!
杨广为太子时,曾经问贺若弼:“杨素、韩擒、史万岁三人,俱称良将,优劣如何?”贺若弼说:“杨素是猛将,非谋将;韩擒是斗将,非领将;史万岁是骑将,非大将 。”杨广又说:“然则大将谁也?”贺若弼回答说:“唯殿下所择”(《隋书· 韩擒虎列传》)。言下之意,只有他贺若弼一人。
仁寿四年(604年),杨广即位为,是为隋炀帝,贺若弼更加被疏远了。大业三年(607年)七月,贺若弼随炀帝北巡至榆林。杨广命人制一可容纳数千人的大帐蓬,以招待突厥启民可汗及其部众。贺若弼以为太奢侈,与高颎、宇文弼等人私下议论,被人所奏。杨广认为是诽谤朝政,于二十九日(公元607年8月27日)将贺若弼与高颎、宇文弼等人一起诛杀,时年六十四岁。其妻子为官奴婢,群从徙边。
点评:韩擒虎与贺若弼并为灭陈名将,却先后两次争功,有失大将风度。这与元朝的伯颜、阿术二人相比,实在是差之千里。“陈氏凭长江之地险,恃金陵之余气,以为天限南北,人莫能窥。高祖爰应千龄,将一函夏。贺若弼慷慨,申必取之长策,韩擒奋发,贾余勇以争先,势甚疾雷,锋逾骇电。隋氏自此一戎,威加四海。稽诸天道,或时有废兴,考之人谋,实二臣之力。其俶傥英略,贺若居多,武毅威雄,韩擒称重。方于晋之王、杜,勋庸绰有余地。然贺若功成名立,矜伐不已,竟颠殒于非命,亦不密以失身。若念父临终之言,必不及于斯祸矣”(《隋书· 贺若弼列传》)。
-
张柬之简介资料|张柬之简介详细阅读
张柬之 (625~706) 唐朝主谋迫使武则天退位的宰相。字孟将。襄州襄阳(今湖北襄樊襄阳)人。年轻时补太学生,登进士第。永昌元年(689),举贤良科,对策第一。武周朝历官监察御史、凤阁舍人(即中书舍人)、合州和蜀州刺史、荆州大都督府长史。狄仁杰推荐他堪为宰相,长安元年(701),内召为秋官...
-
萧挞凛扮演者|萧挞凛简介详细阅读
萧挞凛 萧挞凛(?—1004),名又作挞览,闼览。辽朝中期将领。字驼宁。契丹族。马群侍中术鲁列子。 幼敦厚,有才略,通天文。景宗保宁(969—979)初年,为宿直官。圣宗统和二年(984),为彰德军节度使。次年,奉命东征女真,俘获甚多,受嘉奖。四年(986),为诸军副部署,从枢密使耶律斜轸南...
-
唐朝长孙皇后简介_长孙皇后简介详细阅读
长孙皇后,最贤惠的女人 有人说:一个成功的男人背后站着一个伟大的女性。唐太宗大治天下,盛极一时,除了依靠他手下的一大批谋臣武将外,也与他贤淑温良的妻子长孙皇后的辅佐是分不开的。 长孙皇后是隋朝骁卫将军长孙晟的女儿,母亲高氏之父高敬德曾任扬州刺史;长孙皇后生长在官宦世家,自幼...
-
朱晃简介_朱晃简介详细阅读
后梁太祖朱晃 后梁太祖朱晃(852~912) 唐末黄巢起义军叛将,后梁王朝的开国皇帝。初名朱温。宋州砀山(今属安徽)人。朱温幼时,随母在萧县刘崇家当佣工。后参加黄巢领导的农民起义军,随军入长安。唐中和二年(882)正月,黄巢以朱温为同州(今陕西大荔)防御使。同年九月朱温叛变,降于唐河中节度使...
-
【唐朝名将张巡简介】张巡简介详细阅读
张巡 张巡①(709—757 11 24),邓州南阳(今属河南)人②,唐朝著名的军事将领。 张巡自幼便聪悟有才干,长大后,身高七尺,须髯一怒尽张。他不但博览群书,才华出众,而且记忆力惊人,读书不过三遍,便终身不忘,写文章不用打草稿。后来守睢阳时,士兵仅有万人,而城中居民百姓却有数万人,张巡每...
-
耶律休哥与耶律斜轸|耶律休哥简介详细阅读
耶律休哥 耶律休哥(?—998),辽代中期著名将领。字逊宁。契丹族。辽太祖族兄、南院夷离堇(军事将领)耶律绾思子。 穆宗应历十五年(965),随北府宰相萧千征乌古、室韦等部。应历末年,任惕隐,掌皇族政教。最宗保宁五年(973),率兵西伐党项,胜归。屡对宋作战。乾亨元年(979),南京(今北京...
-
[朱温简介]朱温简介详细阅读
才干加荒淫——后梁太祖朱温 在黄巢起义中起家 在中国历史上,最强盛、文化最发达的莫过于唐朝了。从唐高祖李渊武德元年(公元618年)称帝建立唐朝,到开平元年(公元907年)朱温灭唐建立后梁,前后近三百年时间,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乃至法律等方面都有了最辉煌的时期。但到了开元元年(公元713年...
-
宇文恺的介绍_宇文恺简介详细阅读
宇文恺 (555~612) 隋代建筑家。字安乐。祖先是鲜卑族,西魏以来汉化。父亲宇文贵,西魏十二大将军之一,仕周,位至大司徒。次兄宇文忻,周、隋时名将,隋时官至右领军大将军,为隋文帝杨坚所忌,被诛。宇文恺为武将世家,父兄皆以弓马显名,他独好学,擅长工艺,尤善建筑。隋代著名工程,他多参预。...
-
祖咏简介资料|祖咏简介详细阅读
终南望余雪 唐·祖咏 终南阴岭秀, 积雪浮云端。 林表明霁色, 城中增暮寒。 【分析】 祖咏(669—746?),洛阳人。仕途落拓,后归隐汝水一带。他的诗以描写山水为主,辞意清新,文字洗炼。 据说此诗为祖咏...
-
[魏征的读音]魏徵简介详细阅读
魏徵 (580~643)唐贞观时名相,以善谏著称。字玄成。先世是钜鹿下曲阳(今河北晋县西)人,后居相州内黄(今河南内黄西)。祖父魏彦,在北魏时曾欲删削各家《晋书》,成一家之言,未成。父亲魏长贤,是著名史学家魏收的族叔,博涉经史,北齐时为著作佐郎,欲承其父志,改撰《晋书》,后因讥刺时政,出为上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