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珙简介】孟珙简介
【tool.jxxyjl.com--宋朝名人】
孟珙生平介绍
孟珙(1195—1246),字璞玉,原籍绛州(今山西新绛),南宋杰出的军事家、统帅。
孟珙生于将门世家。曾祖孟安是岳飞部将,祖父孟林也是岳飞部属,随军至随州,定居于枣阳(今皆属湖北)。父孟宗政(?—1223),字德夫。开禧二年(金泰和六年,1206)宋军北伐时,率领义士进行游击战抗金,被任为枣阳县令,后升京西路钤辖军职,驻守襄阳。嘉定十年(金兴定元年,1217)四月,金军南攻襄阳,围枣阳,孟宗政与扈再兴、陈祥等率军出击,连败金军,又驰援枣阳,枣阳解围,遂兼权枣阳军(县升军)使。嘉定十一年二月,金军主将完颜赛不率军数万攻枣阳,枣阳军使孟宗政在援军扈再兴、刘世兴的协同下,抗击达三月之久,金军不支退兵。嘉定十二年二月,金军再次攻枣阳,在孟宗政多方抗击后,金军溃退。孟宗政又奉命出击金境内的湖阳县城(今河南唐河南湖阳镇),“一鼓而拔,燔烧积聚,夷荡营寨,俘掠以归,金人自是不敢窥襄、汉、枣阳”。后任荆鄂都统制仍兼知枣阳军,积官至右武大夫、和州防御使、左武卫将军。嘉定十六年(1223),病死于枣阳任上。后赠太师、永国公,谥忠毅。
自嘉定十年(1217)起,孟珙从父孟宗政抗金,以功入官。嘉定十四年(1221),任光化县(今老河口)尉。宝庆元年(1225),升任峡州(今宜昌)兵马监押兼在城巡检。三年,改任京西第五副将、权神劲军统制,回到枣阳任职。孟宗政在世时,招收金朝境内的唐(今河南唐河)、邓(今属河南)、蔡(今汝南)三州壮士2万多人,编为“忠顺军”。孟宗政死后由江海统辖,军情不安定,此时改由孟珙权管忠顺军。孟珙将忠顺军分为三军,军情遂平定。绍定元年(1228),又于枣阳城西创修平虏堰,溉田10万亩,由忠顺军与民户分屯;同时命忠顺军每家养马,官供刍粟,于是粮丰马增。次年,升任京西第五正将、枣阳军驻扎,总辖本军和屯驻忠顺三军,后升京西路兵马都监,又升兵马钤辖。
绍定六年(金天兴二年、蒙古窝阔台汗五年,1233)十二月,金哀宗逃至蔡州,金将武仙、武天锡、邓州守将移刺瑗(袁)等聚兵邓州,进攻光化。次年五月,孟珙奉命进讨,一举歼灭武天锡所部并杀死武天锡,金邓州守将移刺瑗投降。七月,又击败武仙于浙江石穴山寨(今河南淅川南)。孟珙升任鄂州江陵府副都统制,成为节制一方的大将。十月,奉命与蒙古军会攻金朝行都蔡州,京西忠顺军统制江海等从征。
端平元年(1234)正月,蒙古军攻城北,孟珙所部宋军攻城南门,“至金字楼,列云梯,令诸军闻鼓则进,马义先登,赵荣继之,万众竞登”。金哀宗当时正在进行传位给末帝完颜承麟的仪式,典礼刚完,“而南面已立宋帜,俄顷,四面呼声震天地,南面守者弃门”。宋军首先攻入城内,而蒙古军还在西北城外与金军作战。孟珙部宋军打开西门,放下吊桥,接蒙古军进入城内。联军攻下蔡州,金哀宗自焚,金末帝为乱军所杀,金亡。孟珙以功升任建康府诸军都统制,又兼权侍卫马军行司职事。
六月,南宋不顾盟约,进军中原失败,与蒙古战事从此开始。孟珙被京湖制置使史嵩之留任屯驻襄阳兼镇北军(后改御前忠卫军)都统制。次年,孟珙移驻黄州(今属湖北),又历兼任光州(今属河南)知州、黄州知州。端平三年,蒙古军攻宋,襄阳府、随州(今属湖北)等地相继失守,江陵危急,孟珙奉诏救援。蒙古军在枝江(今枝江南)、监利(今属湖北)一带编造木筏,准备渡江南进。孟珙“变易旌旗服色,循环往来,夜则列炬照江,数十里相接”,连破蒙古军二十四寨,火烧船、筏二千余。蒙古军被迫退走。
嘉熙元年(1237)三月,孟珙升任京西·湖北安抚副使、江陵知府。秋,改任鄂州诸军都统制。蒙古军攻至汉阳境内,孟珙进至汉阳西南的沌口反击。蒙古军转攻黄州,并准备渡江,孟珙又率部进驻黄州城中,百计抗击。月余,蒙古军攻城不下,渡江无望,终于退兵。嘉熙二年初,孟珙升任鄂州·荆江府诸军都统制,又升枢密副都承旨、京西·湖北路安抚制置副使,置司松滋县(今松滋西北);又兼任岳州(今湖南岳阳)知州,出兵收复郢州(湖北荆门东北)、荆门(今属湖北)。嘉熙三年春,又出兵收复信阳(今属河南)、襄阳、樊城,孟珙以功升兼枢密都承旨、鄂州知州。十二月,收复夔州(今重庆奉节)。嘉熙四年二月,升领宁武军节度使,改任四川宣抚使兼夔州知州;不久,又兼京湖安抚制置使,全面承担长江中上游防务。
淳祐元年(1241)春,孟珙改任京湖安抚制置大使兼夔州路制置大使,后进封汉东郡开国公。淳祐四年春,又兼江陵知府,兴置屯田以供军需。淳祐六年,自春至秋,孟珙因病五次申请辞去实职,以宫观闲差养病,但均未被允许。加上蒙古河南行省范周吉,暗中愿向孟珙投降,孟珙向朝廷报告,并准备受降又未被批准,孟珙叹曰:“三十年收拾中原人心,今志不克伸矣”。病情遂加重,九月初以节度使致仕,随即病死。享年52岁。后特赠太师、封吉国公、谥忠襄。
-
【石守信后人】石守信简介详细阅读
石守信 (928~984) 北宋将领。浚仪(今河南开封)人。五代后周时累官至殿前都指挥使、义成军节度使,与赵匡胤结为义社兄弟。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回师开封时,他开右掖门接应,帮助夺取后周政权。宋太祖赵匡胤即位后,他被任命为侍卫马步军副都指挥使,改归德军节度使。不久,率军平定后周节度使李筠、李重...
-
[吴玠简介]吴玠简介详细阅读
和尚原之战 南宋绍兴元年(金天会九年,1131年),在川陕之战中,宋军在和尚原(今陕西宝鸡西南)击败金军的一次著名战斗。 宋军富平之战失败后,秦凤路经略使吴玠与其弟吴璘奉张浚之命,收集几千散兵退保大散关东面的和尚原,抗御金军。和尚原成为金军入川的主要障碍。和尚原是从渭水流域越秦岭进...
-
[完颜宗翰和完颜宗望]完颜宗望简介详细阅读
完颜宗望 完颜宗望(?—1127),一名宗杰。金朝宗室、大将。本名斡鲁补,亦作斡里不,斡离不、讹鲁补。女真族。姓完颜。太祖完颜阿骨打次子(《大金国志》作第四子)。 历随阿骨打征西夏伐宋,侍从左右。金天辅六年(1122),以先锋从阿骨打追击辽天祚帝,大败辽兵于石辇驿。十二月,与诸将攻陷燕京(今...
-
辛弃疾简介|辛弃疾简介详细阅读
辛弃疾 中文名称: 辛弃疾 又 名: 号稼轩 字幼安 性 别: 男 所属年代: 宋代 民 族: 汉族 生 卒 年: 1140—1207 相关人物: 苏轼 韩侂胄 生平简介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
-
[金史徒单克宁传]徒单克宁简介详细阅读
徒单克宁 徒单克宁(?—1191),金朝大臣。本名习显。女真族。姓徒单。汾阳军节度使况者之子。左丞相完颜希尹之甥。 其先金源县人,徙居比古土之地,后随猛安徙山东,占籍莱州。善骑射,有勇略,精通女真、契丹文。熙宗时,为符宝祗候,充护卫,转符宝郎,迁侍卫亲军马步军都指挥使,改忠顺军节度使。娶完颜...
-
杨政和简介|杨政简介详细阅读
杨政 杨政(1098——1157年),字直夫,原州临泾(今镇原县)人,南宋抗金名将。其父杨忠,为宋时武将,在抗击西夏入侵中原时战死。 杨政深怀国耻家仇,毅然于北宋徽宗宣和七年(1125年)应募入伍,初为弓箭手,在南宋建炎元年至绍兴二十七年(1127——1157年)间,从南宋抗金名将吴玠部下效...
-
[韩世忠简介]韩世忠简介详细阅读
韩世忠 中文名称: 韩世忠 又 名: 字臣良 性 别: 男 所属年代: 宋代 民 族: 汉族 生 卒 年: 1089~? 相关事件: 宋金黄天荡之战 相关人物: 金兀术 生平简介 韩世忠,字臣良,绥德(今陕西东北)人,公元1089年出生在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年...
-
元宪宗蒙哥简介_元宪宗简介详细阅读
元宪宗 中文名称: 元宪宗 又 名: 蒙哥 性 别: 男 所属年代: 元代 民 族: 蒙古族 生 卒 年: 1209—1259 相关事件: 宋蒙钓鱼城之战 蒙古攻宋 相关人物: 忽必烈 成吉思汗 窝阔台 生平简介 蒙哥(1209~1259),即元宪宗(125...
-
[南宋杨沂中]杨沂中简介详细阅读
杨沂中 杨沂中(1102—1166),字正甫,代州崞县(今山西原平北)人,南宋名将。 杨沂中生于将门世家,祖杨宗闵,永兴军路副总管,建炎二年(1128)正月,金军攻占永兴军(今陕西西安)时战死,后谥忠介。父杨震,宣和三年(1121)从折可存镇压方腊起义军,后任麟州(今陕西神木北)建宁寨知寨。...
-
[文天祥简介]文天祥简介详细阅读
文天祥 中文名称: 文天祥 又 名: 号文山 字天祥 字宋瑞 字履善 性 别: 男 所属年代: 宋代 民 族: 汉族 生 卒 年: 1236~1283 生平简介 文天祥(1236~1283),小名云孙,字天祥;后以字为名,改字履善;后又改字宋瑞,号文山。吉州庐陵(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