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宠简介】满宠简介
【tool.jxxyjl.com--秦汉名人】
满宠
满宠(?—242),字伯宁,山阳昌邑(今山东巨野南)人,三国时期魏国著名将领。
满宠十八岁时,为郡中督邮。时郡内李朔等各拥自拥众,为害百姓。太守便满宠前去纠察,李朔等闻后,前来请罪,并表示不再为害乡里。后满宠为高平令,县人张苞为郡中督邮,张苞贪污受贿,干乱吏政。满宠便派人将其抓捕,并进行审问,张苞因受拷问而死在监狱中。满宠遂弃官而归。
初平三年(192年),曹操至兖州后,满宠被辟为从事。建安元年(196年),曹操为大将军,以满宠为许令。当时将军曹洪的宗室等依仗权势,在许县多次犯法。满宠不畏强权,将犯法之人抓捕并依法处理了。曹洪闻讯后,写信给满宠,请求将他们释放,满宠不听。曹洪上告曹操,曹操至许,准备说情。满宠闻后,迅速将这些人杀了。曹操知道后,不怒反喜,说:“当事不当尔邪”(《三国志·魏书·满宠传》)!
建安二年(197年)九月,原太尉杨彪因与袁术联婚,引起曹操憎恨,便将其抓捕,准备以大逆之罪将其处死,并令满宠进行审问。因杨彪为当时名士,又是含冤。所以尚书令荀彧、少府孔融等都来见满宠,并嘱咐满宠:“但当受辞,勿加考掠”(《三国志·魏书·贾诩传》)。谁知满宠一无所报,拷讯如法。几天后,满宠求见曹操,说:“杨彪考讯,无他辞语。此人有名海内,若罪不明白,必大失民望;窃为明公惜之”(《三国志·魏书·满宠传》)。曹操当即释放杨彪。起初荀彧、孔融闻满宠拷打杨彪,皆怒;后杨彪却因此而被释放,更加赞许满宠。杨彪获释后,见汉室衰微,曹氏当权,便称自已的脚痉挛,十余年未行走,因此得免于祸。
时袁绍雄霸河北,而汝南绍之本郡,其门生宾客分布于诸县,拥兵拒守。曹操甚为忧虑,便以满宠为汝南太守。满宠招募500个服从命令的人,率这些人攻下二十多个军营。并设计诱未降余众的首领十余人,将其杀死,汝南皆平。满宠得2万余户,兵2000人,令其回家务农。
建安十三年(208年),满宠随曹操征荆州,但在赤壁之战中为孙、刘联军所败。曹操令满宠为奋威将军,驻守当阳。由于孙权多次攻魏,曹操又将满宠调回汝南,任太守,并赐爵关内侯。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六月,刘备继取汉中后,派孟达、刘封攻占汉中郡东部的房陵、上庸等地,势力有所扩展。七月,孙权欲攻合肥,魏军大部调动淮南防备吴军。镇守荆州的蜀前将军关羽,则乘机留南郡(治江陵,今湖北江陵)太守糜芳守江陵,将军傅士仁守公安(今湖北公安西北),自率主力北攻荆襄。
时魏征南将军曹仁驻樊城(今湖北襄樊),将军吕常驻襄阳,右将军于禁及立义将军庞德屯樊城北,平寇将军徐晃屯宛(今河南南阳)。八月,大雨,汉水暴涨,于禁七军均被水淹。关羽乘胜围攻樊城,并以一部兵力包围襄阳。樊城守军仅数千人,城墙因水淹多处崩塌,军中皆失色。有人对曹仁说:“今日之危,非力所支。可及羽围未合,乘轻船夜走,虽失城,尚可全身”(《三国志·魏书·满宠传》)。曹仁也考虑放弃樊城,时满宠在樊城辅助曹仁,满宠便劝阻说:“山水速疾,冀其不久。闻羽遣别将已在郏下,自许以南,百姓扰扰,羽所以不敢遂进者,恐吾军掎其后耳。今若遁去,洪河以南,非复国家有也。君宜待之”。(《三国志·魏书·满宠传》)曹仁曰善,于是沈白马,与军人盟誓,激励将士齐心协力奋勇抵御。关羽军虽乘船猛攻,一时仍不能下。不久徐晃率军救援樊城,关羽也因后方为吴将吕蒙所袭,只得退军。满宠因力战有功,被进封为安昌亭侯。
黄初元年(220年),曹丕即位,升满宠为扬武将军。后因再江陵击败吴军有功,拜伏波将军,驻军新野。
黄初三年(222年),满宠随魏文帝曹丕南征东吴(关于满宠随曹丕征东吴的时间说法不一。一般都根据卢弼《三国志集解》卷二十六载称为黄初六年,满宠以伏波将军随曹丕出征。但据《三国志·魏书·满宠传》所载,满宠于黄初五年便被拜为前将军。而且史载曹丕一生只有两次攻吴,一次为黄初三年至四年,一次为黄初五年,所以这里以黄初三年为准)。至精湖时,满宠率诸军在前,与吴军隔江相望。满宠告诫诸将:“今夕风甚猛,贼必来烧军,宜为其备”(《三国志·魏书·满宠传》)。于是命令部队认真做好应敌突袭准备。到了半夜,吴军果然前来偷袭烧营。满宠待吴军一到,便率军突然出击,大败前来偷袭的吴军,创造了以突袭反偷袭的成功战例。满宠因功进封南乡侯,假节钺。
黄初五年(222年),拜满宠为前将军。
太和元年(227年),明帝曹睿即位,进封满宠为昌邑侯。
太和二年(228年),领豫州刺史。五月,吴鄱阳太守周鲂派人送亲笔信给扬州牧曹休,谎称受到吴王责难,打算弃吴降魏,请求派兵接应。曹休未辨真伪,即率步、骑兵10万人,去皖城(今安徽潜山)接应。魏明帝曹睿(治晋阳,今太原西南)命大将军司马懿率军向江陵(今湖北江陵);建威将军贾逵率军向东关(今安徽含山西南),与曹休相策应。八月,孙权进驻皖口(今安徽怀宁皖水入江处),遣陆逊为大都督、假黄钺,并派奋武将军朱桓、绥南将军全琮为左、右督,各统兵3万袭击曹休。
满宠上表说:“曹休虽明果而希用兵,今所从道,背湖旁江,易进难退,此兵之洼地也。若入无强口,宜深为之备”(《三国志·魏书·满宠传》)。表未到,曹休即与陆逊战战于石亭(今安徽潜山东北),曹休大败,被斩万余人,损失牛马骡驴车乘万辆,军资器械无数。曹休残部幸得贾逵接应,方得生还,但不久便因气愤发病而死。明帝便让满宠为扬州都督。汝南军民闻满宠欲走,依依不舍,“大小相随,奔随道路,不可禁止”(《三国志·魏书·满宠传》)。护军为此上表,欲杀为首的人。明帝下诏,让满宠率亲兵千人自随,而其余一无所问。
太和四年(230年),拜满宠为征东将军。同年冬,吴军准备出兵攻魏合肥(今安徽合肥),满宠闻信后,即上报朝廷,请求召集兖、豫两州军队防御吴军。吴军进至合肥,见魏军有备,便自行退兵。魏明帝获悉吴军已退,下令停止集结军队。满宠认为“今贼大举而还,非本意也,此必欲伪退以罢吾兵,而倒还乘虚,掩不备也”(《三国志·魏书·满宠传》)。于是,一面奏请朝廷,一面加紧战备。十几天后,吴军果然再次进攻合肥城。因满宠预有准备,吴军攻城不克,无功而返。
太和五年(231年)十月,吴中郎将孙布奉吴帝孙权旨意,派人与魏扬州刺史王凌联系,表示:“道远不能自致,乞兵见迎”(《三国志·魏书·满宠传》)。与此同时,吴帝孙权在阜陵(今安徽全椒东)预设伏兵,待机袭击。王凌未辨真伪,即请求发兵相迎。满宠判断其中有诈,不同意派军队。王凌上书说:“知识邪正,欲避祸就顺,去暴归道,甚相嘉尚。今欲遣兵相迎,然计兵少则不足相卫,多则事必远闻。且先密计以成本志,临时节度其宜”(《三国志·魏书·满宠传》)。时满宠奉召入朝,宠告诫长史:“若凌欲往迎,勿与兵也”(《三国志·魏书·满宠传》)。王凌索兵不成,自作主张,派一名督将率步、骑兵700人前往迎接。孙布乘夜袭击,魏军死伤大半。
当初满宠与王凌不和,王凌便使党羽抵毁满宠年迈荒谬。所以明帝诏其入朝,却发现满宠体气康强,便令其返回。满宠不愿与王凌共事,请求留京。明帝下诏说:“昔廉颇强食,马援据鞍,今君未老而自谓已老,何与廉、马之相背邪?其思安边境,惠此中国”(《三国志·魏书·满宠传》)。
太和六年(232年),吴上大将军陆逊率军向魏庐江(治六安,今安徽六安东北)进发。庐江告急,许多人都主张立即前往救援。满宠则认为“庐江虽小,将劲兵精,守则经时。又贼舍船二百里来,后尾空县,尚欲诱致。今宜听其遂进,但恐走不可及耳。”因此,满宠没有急于派兵救援庐江,而是督率精锐部队在杨宜口(阳泉水和决水汇合处,今安徽霍丘东北)设伏,迎击吴军。陆逊探得魏军动向,遂连夜率部撤退。此战,满宠以缓制急,不战而屈人之兵。
当时吴帝孙权岁有来计。满宠便于上书说:“合肥城南临江湖,北远寿春,贼攻围之,得据水为势;官兵救之,当先破贼大辈,然后围乃得解。贼往甚易,而兵往救之甚难,宜移城内之兵,其西三十里,有奇险可依,更立城以固守,此为引贼平地而掎其归路,于计为便。”护军将军蒋济却认以为:“既示天下以弱,且望贼烟火而坏城,此为未攻而自拔。一至于此,劫略无限,必以淮北为守。”所以明帝未许。满宠上次上书:“孙子言,兵者,诡道也。故能而示之以弱不能,骄之以利,示之以慑。此为形实不必相应也。又曰‘善动敌者形之’。今贼未至而移城却内,此所谓形而诱之也。引贼远水,择利而动,举得于外,则福生于内矣”(《三国志·魏书·满宠传》)。尚书赵咨认为满宠所言极是,明帝遂同意将合肥西迁30里另筑新城。
青龙元年(233年),孙权亲统大军欲攻新城。因该城远离水域,吴军不敢舍船陆战,只得在水上停泊20多天。满宠对诸将说:“权得吾移城。必于其众中有自大之言,今大举来欲要一切之功,虽不敢至,必当上岸耀兵以示有余”(《三国志·魏书·满宠传》)。遂秘遣步骑6000人埋伏在肥城隐蔽处待机。不久,孙权果然派军上岸炫耀实力,魏伏兵发起突然袭击,吴军被斩数百人,溺死者甚多。
青龙二年(234年)二月,蜀丞相诸葛亮第五次攻魏,遣使联络东吴协同攻魏。五月,孙权亲率大军10万进驻巢湖口,准备进攻合肥新城。明帝闻报,遣护军秦朗统领步、骑兵2万人援助司马懿抵御蜀军,遣满宠率步、骑兵8000人为先头部队驰援新城。七月,明帝亲率水师继进。孙权多次派兵攻打新城,守将张颖等力战拒守,终不能克。满宠招募将士数十人,折松枝为火把,灌以麻油,从上风纵火,焚烧吴军攻城器械,射杀孙权的侄子孙泰。时吴军患病者甚多,魏援兵赶到,明帝统率的大军即将到达,孙权只得撤围退兵。
青龙三年(234年)春,吴帝孙权派数千家佃于江北。八月,满宠认为“田向收熟,男女布野,其屯卫兵去城远者数百里,可掩击也”(《三国志·魏书·满宠传》)。遂派长史督三军顺江东下,摧破诸屯,焚烧谷物而还。明帝下诏赞赏满宠,便把所获之物全部赏给将士。
景初二年(238年),满宠因年迈而归,三月,升满宠为太尉。
满宠不治产业,家无余财。诏书说:“君典兵在外,专心忧公,有行父、祭遵之风。赐田十顷,谷五百斛,钱二十万,以明清忠俭约之节焉”(《三国志·魏书·满宠传》)。满宠前后食邑共计九千六百户,子孙二人为亭侯。
正始三年(242年),满宠去世,谥景侯,子满伟嗣。满伟以格度知名,后官至卫尉。
点评:满宠立志刚毅,勇而有谋,算无遗策。
-
明朝王弼简介_王弼简介详细阅读
王弼--少年奇才 (226——249) 人的生命有长有短,有人高寿却默默无闻;有人寿短却光照千秋! 少年奇才王弼,在他短暂而有限的24个春秋中,却在经学、哲学领域作出了重 大的贡献。 人一出生,就面对万象纷呈的现实世界。是随遇而安、逆来顺受、人云亦云, 还是遇难而上、勇于进取、有独...
-
[元龙魏无忌简介]魏无忌简介详细阅读
魏无忌 魏无忌,战国时魏国的贵族,是魏昭王的小儿子,魏安厘王的弟弟。他与齐国孟尝君田文、赵国平原君赵胜、楚国春申君黄歇,并称为战国时期“四公子”。 魏无忌广招门客,有食客三千。他的优点是,不论对方贫富贵贱,都能谦恭对待,因而归附他的贤士很多,其中包括看守城门的侯赢,杀猪的朱亥等...
-
【王肃烈士简介】王肃简介详细阅读
王肃--一代经师 (195—256) 东汉末年,朝廷腐败,社会动乱,经济凋敝,美丽富饶的中原大地上,烽烟四 起,战火纷飞,结果造成民不聊生,军阀混战,国家的一片大好河山,竟至满目疮 痍。 为了各自利益纷纷登台亮相的英雄人物,不胜枚举。曹操、刘备、孙权为首的 三个军事集团,经过几十年...
-
三国张梁简介|张梁简介详细阅读
广宗之战 东汉中平元年(184年)八月至十月,在黄巾农民起义中,黄巾军张梁部在广宗(今河北威县东)被汉左中郎将皇甫嵩部击灭的作战。 中平元年六月,卢植被拘押回京,灵帝另调河东(郡治安邑,今山西夏县西北禹王城)太守董卓为东中郎将,指挥广宗战事。董卓在下曲阳(今河北晋县西北)被张角击败.获罪罢职...
-
[西汉扬雄简介]扬雄简介详细阅读
扬雄--蜀中大儒 (前53—18) 扬雄是汉赋“四大家”之一,又是西汉末年的一代大儒,身兼文学家、思 想家两种身份。《汉书·扬雄传》载其“年七十一,天风五年卒。”(下引本传, 不再出注)天凤为王莽新朝年号,五年即公元18年。其生当在汉宣帝甘露元年,为 公元前53年。是一个跨世纪的...
-
【三国王匡简介】王匡简介详细阅读
赤眉、绿林起义 爆发于新莽末年的农民大起义。西汉后期,土地兼并愈演愈烈。大批农民丧失土地,有的成为地主豪强的佃农,更多的则完全被排挤出生产领域,成为辗转沟壑的流民,甚至沦为奴婢(见两汉奴婢)。成帝时,因饥谨而死于道路的贫民数以百万计。哀帝即位后,大司马师丹建议限田限奴婢,丞相孔光和大司空何武等...
-
【项羽简介】项羽简介详细阅读
巨鹿大战 项梁在整顿了军队以后,接连打了几个胜仗,打败了秦朝大将章邯。项羽、刘邦带领另 一支队伍,杀了秦将李由。项梁骄傲起来,认为秦军没有什么了不起,放松了警惕。章邯重 新补充了兵力,趁项梁不防备,发动了猛烈的反扑。项梁在战斗中被杀了。项羽、刘邦也只 好退守彭城。 章邯打败项梁...
-
【王景简介年月日】王景简介详细阅读
王景 东汉水利专家。字仲通。乐浪邯(今朝鲜平壤以北)人。少时博览群书,爱好天文技艺。明帝时,与将作谒者王吴用堰流法修治浚仪渠,颇有成效。永平十二年(公元69)又奉诏与王吴监修汴渠。自荥阳东至千乘海口千余里,勘察地势,修渠筑堤,疏通游积,修立水门。次年渠成,河汴分流,消除了自西汉平帝以来河、汴决...
-
张良简介_张良简介详细阅读
张良 张良(?—前186),宇子房,西汉杰出的军事谋略家,与萧何、韩信同被称为汉初三杰,被封留侯,谥文成侯。 秦灭韩时,张良尚有家僮三百人。他倾全部家财寻求刺客,企图暗杀秦始皇,为韩报仇。后乘始皇东游之机,与客在博浪沙(今河南原阳东南)狙击未遂。于是变更姓名,亡匿下邳(今江苏睢...
-
尉缭简介_尉缭简介详细阅读
尉缭 尉缭,生卒年不详,魏国大梁(今河南开封)人。姓失传,名缭。秦王政十年(公元前237年)入秦游说,被任为国尉,因称尉缭。著名的军事理论家。 有人说尉缭是鬼谷子的高足,学成后即过著隐士的生活,后应魏惠王的招聘,曾向其陈述兵法。 今存《尉缭子》24篇,近万言。该书主要论述了对战争的总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