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秀全简介|洪秀全简介
【tool.jxxyjl.com--清朝名人】
洪秀全
中文名称: 洪秀全
又 名: 仁坤
性 别: 男
所属年代: 清代
民 族: 汉族
生 卒 年: 1814—1864
相关事件: 太平天国
相关人物: 李秀成 杨秀清 秦日纲 韦昌辉
生平简介
洪秀全(1814~1864)太平天国领袖。原名仁坤。广东花县(今花都)人。出身农家,读过村塾,屡试不第。1843年创立拜上帝会。翌年到广西贵县(今贵港)赐谷村宣传拜上帝教真义。后回花县,著《原道醒世训》、《原道觉世训》等文。1847年8月赴广西桂平紫荆山会冯云山,组织力量,开展政治斗争。1851年1月11日在金田营盘岭聚集2万多会众举行反清武装起义,建立太平天国;3日在武宣“登极”,称“天王”;12月在永安(今蒙山)分封诸王。翌年攻桂林,克全州,占领两湖,再从武昌沿江东下,攻占南京。1853年定都南京,改称天京。颁布《天朝田亩制度》,再分兵北伐、西征,结果北伐失利而西征胜利。入主天王府后,深居简出,生活奢靡,大权交由杨秀清掌握。1856年,太平军先后击破清军江北、江南大营,杨秀清居功自傲,逼封万岁。遂密诏韦昌辉、秦日纲,诛杀杨秀清及其家人、部属2万多。1857年石达开带20万精兵出走后,只得重用陈玉成、李秀成等,以扭转局势。1859年命洪仁玕总理朝政。清廷勾结帝国主义加紧镇压太平天国,安庆、苏州、杭州等相继陷入敌手,天京被围。1864年天京陷落前病死。
太平天国的创始人和思想指导者。广东花县官禄人。 1814年1月1日(嘉庆十八年十二月初十)生于农民家庭。
少时就学于本村书塾,熟读四书五经等古籍。约从1828年(道光八年)起,屡试不中,思想颇受刺激。1843年一次应试落第后,阅读了基督教布道书《劝世良言》,将书中内容和六年前一次大病中幻觉对照比附,以为幻觉中所见老者即上帝,自己即上帝派来拯救中国以使人们回到信拜上帝之路的使者,并按书中所言,自行施洗。次年,偕友冯云山等往广州和附近各县及广西贵县开展传教活动,宣传拜上帝、不拜仙佛邪神的道理。此后两年间,撰写了《百正歌》、《原道救世歌》、《原道醒世训》等多篇小说诗歌文学作品,谴责当时社会的腐败、堕落,要求人们净化思想,信拜上帝,以回复到古代“天下为公”的盛世。1847年春,到广州美国传教士罗孝全的教堂学道,得读新、旧约圣经,并申请加入教会,但因口试不合要求未能实现。旅再赴广西。时冯云山在广西桂平紫荆山区传教获得成功,信徒日增,形成“拜上帝会”,他被奉为首领。
在广西,洪秀全与冯云山共同策划,制定了宗教和道德的戒律“十款天条”和各种仪式,组织和约束拜上帝会会众。由于影响不断扩大,拜上帝会与当地封建传统势力发生冲突,斗争日剧。其间,洪秀全与冯云山及广西人杨秀清、萧朝贵、韦昌辉、石达开形成领导核心,逐渐明确了推翻不信上帝的清朝统治者而另建新朝的目标。洪秀全自称天父次子、天兄耶稣胞弟,其余五首领并为天父之子,以坚定信徒信心。1850年夏,广西天地会群众的自发斗争达于高潮,清朝在广西的统治濒于瘫痪,洪秀全乘机通知散居各地的信徒到桂平金田村会合。半年间,会集万人,编组成军。1851年1月11日建号“太平天国”,称天王。同年,设官封王,建立各项制度。1852~1853年(咸丰二年至三年),统帅所编太平军与清军作战,入湖南进湖北,沿长江攻占南京建都(号天京),统治长江中下游广大地区。
建都后,洪秀全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这一文件勾画出他理想中的社会蓝图:实行“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每人都授与土地,不论男女,照人口均分;以古代《周礼》的制度编组户口,每二十五家为一“两”,为管理生产和分配的最基层的组织;每“两”设一国库,收成时,除足本“两”人户口粮外均归国库,每“两”人户婚娶弥月所需俱用国库,鳏寡孤独由国库供养。这是建立一个平均的、自给自足的、公有的小农社会的理想模式。但洪秀全的这种构想并不很缜密。1859年辅政的洪仁提出《资政新篇》,主张兴办交通、银行和矿业等,与《天朝田亩制度》的倾向完全不同,洪秀全也批示同意。以后又重新刊布《天朝田亩制度》,但其中主要内容如平分土地等并未实行。在思想文化方面,洪秀全以上帝为独一真神,打击佛、道异教,在建都天京后又发起了严禁一切孔孟诸子百家书籍的运动,只允许基督教的新、旧约圣经和太平天国编写的书籍流传,以图加强思想统治。杨秀清反对这一政策,在1854年2月以天父下凡方式肯定四书、十三经及其他古书的价值。洪秀全遂下诏删改四书等儒家典籍,宣布删改后准人民阅读。但此事迄未完成,终太平天国之世并未出版改定后的四书、五经,洪秀全本人对古人古书的严厉态度也没有改变。与此同时,洪秀全还提倡文以纪实,反对浮文典故。
1856年9月,太平天国发生内乱。主要问题发生在杨秀清同洪秀全和其他高级领袖之间。洪秀全虽是天王,但杨秀清掌握了军政实权;并常以天父代言人之名,超越洪秀全之上。韦昌辉在洪秀全的默许下(一说系奉洪秀全之命)杀杨秀清;又扩大事态,滥杀杨秀清部属多人。洪秀全在石达开起兵威胁下,杀韦昌辉,以石达开主政。但旋又对石达开心存疑忌,多方牵制,致石达开于次年带兵出走,与洪秀全分裂。此次内讧,极大地打击了太平天国,损伤了实力。1858年,洪秀全重建领导核心,提拔后起的陈玉成、李秀成、李世贤等为方面军统帅,自己兼任军师。但鉴于杨、韦、石事件,家天下思想加重,多任用年幼无知或才干不足的兄弟子侄,使领导机构的能力大为降低。1859年,任命新到天京的族弟洪仁为“精忠军师干王”,居于首辅地位。洪仁颇具政治资才,但与太平天国渊源较浅,引起宿将不服。洪秀全遂普遍加官晋爵,以团结人心,虽收到暂时效果,但却导致了各将领据地自雄的局面。
洪秀全在太平天国中致力宗教甚于实际政务,即使在后期亲掌大权时亦如此。太平天国内乱后,军民产生失望和离心倾向。因此他更进一步沉溺和求助于宗教,亲自反复宣传天父天兄与其父子为“父子公孙”三代,其父子受天父天兄安排坐江山,因而是神圣不可动摇的。又改国号为“上帝天国”,旋又改回而于“太平天国”之上加“天父天兄天王”六字。这些宗教宣传和举措,较太平天国前期更为离奇而缺少社会内容,未能起到鼓舞士气,加强权威的作用。
1860年太平天国攻占苏南等地后,与盘踞上海等地的外国侵略势力接触日多,引起严重冲突。英国要求太平军不进攻上海等条约口岸地区。几经交涉,洪秀全同意在1861年内不进入距上海一百里以内地区;但拒绝了英国要求继续延期的威胁,于1862年1月派兵进攻上海。曾有外国势力提出愿与太平天国合作,推翻清朝,平分中国土地,洪秀全断然拒绝。在外国传教士的要求下,洪秀全一度同意外国教士可在太平天国领土内自由传教。但洪秀全对世界形势并不了解,对外以天朝大国自居,缺乏近代国家主权观念,因而轻易同意了外国在长江的航行通商权。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勾结外国侵略势力,加紧镇压太平天国。1863年(同治二年)太平天国统治区相继失陷,天京遭清军包围,粮尽援绝。李秀成建议“让城别走”,洪秀全不从,坚持株守天京。城内缺粮,他亲自在宫中草地寻拣百草,制作成团,称为“甜露”,要人民以“甜露”为食。1864年6月3日,因病去世。一个半月后,7月19日,清军攻破天京,太平天国中央政权灭亡。
太平天国与以往单纯杀富济贫的农民起义不同,有自己独特的改造社会的思想和政策,而其大多出于洪秀全。洪秀全所著诗文及诏旨、文告很多,留传者已大略备于1949年后编辑出版的《太平天国》(“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之一)、《太平天国史料》等书中。
-
[珍妃简介]珍妃简介详细阅读
珍妃简介 清光绪帝载湉妃——珍妃 公元一八九五年,一队日军绕道从山东的荣成湾登陆,占领了威海卫的南北两邦炮台,与此同时日本海军封锁了威海卫港口的海面,于是躲在威海卫的中国北洋舰队成为瓮中之鳖,全军覆灭,甲午中日战争以中国的惨败告终。堂堂的天朝大国——中华,竟然被小小的东瀛倭寇打败,全国哗然,...
-
[鲁王朱以海]朱以海简介详细阅读
清灭南明鲁王政权之战 清顺治二年(1645年)至九年(1652年),在清统一战争中,清军攻灭南明鲁王政权之作战。 二年闰六月十二日,故明刑部员外郎钱肃乐于宁波(今属浙江)起兵,与定海总兵王之仁缔盟抗清,并遣举人张煌言赴台州(今浙江临海),表迎鲁王朱以海监国。二十八日,朱以海称监国于绍兴(今属...
-
林履中的详细事迹|林履中简介详细阅读
林履中简介 [清代·军事]林履中 林履中(1852-1894),字少谷,福建侯官人。1871年考入福建船政学堂第三期,学习航海驾驶。林履中学习刻苦,“在堂屡考优等”。1875年完成基础学科学习,1876年冬,补“伏波”炮舰大副。 1881年,李鸿章调林履中到北洋,任 威远 练船教练大副...
-
【张献忠简介】张献忠简介详细阅读
清灭大西之战 清顺治二年(1645年)三月至三年(1646年)十一月,在清统一战争中,清军攻灭张献忠大西政权的作战。 元年(1644年)十一月,农民军领袖张献忠于成都称帝,国号大西。时清军主力正于山东、陕西与李自成大顺军作战);后又进军东南,与南明弘光政权作战,无暇西顾。大西军在四川,主要与...
-
【张乐行的后人】张乐行简介详细阅读
捻军 太平天国时期北方的农民起义军。源于捻子(一称捻党)。“捻”为淮北方言,意即一股一伙。捻子是民间的一个秘密组织,有说产生于清康熙年间,有说出现于明朝末年,成员主要为农民和手工业者,早期活动于皖北淝水和涡河流域。嘉庆末年,捻子集团日多,小捻子数人、数十人,大捻子一二百人不等。经常在安徽、江苏...
-
李开芳凌迟_李开芳简介详细阅读
李开芳 李开芳(?—1855),太平天国著名将领。广西浔州(治今桂平)大李村人。壮族。 清咸丰元年(1851)正月,金田起义爆发,投奔太平军。因魁伟善战,被提拔为戊一监军。翌年七月,从太平军进攻柳州,杀敌有功,擢金一总制,带右一军。后随西王萧朝贵攻长沙,晋金一正将军。十一月,与林凤祥率兵克湘...
-
[康有为简介]康有为简介详细阅读
保皇会 清末资产阶级改良派的政治团体。康有为在戊戌变法失败后,于1899年7月20日(光绪二十五年六月十三日)与李福基等在加拿大创设。又名中国维新会。《会例》提出“专以救皇上,以变法救中国、救黄种为主”,准备在美洲、南洋、港澳、日本各埠设会,以澳门《知新报》和横滨《清议报》为宣传机关,以保救光...
-
【赵尔巽公馆】赵尔巽简介详细阅读
《清史稿》 记载清朝史事的纪传体史书。赵尔巽主编。共五百二十九卷(原本为五百三十六卷)。计本纪二十五卷,共十二帝;志一百三十五卷,共十六类,其中《交通志》、《邦交志》为前史所无;表五十三卷,共十类;传三百一十六卷,《畴人》、《藩部》、《属国》三传为新创。1914年,民国特设清史馆编修该书,至1...
-
[朱红灯人物简介]朱红灯简介详细阅读
义和团运动 清末群众性的反帝爱国运动。它是中日甲午战争后中国人民反瓜分、反侵略斗争的发展,又是长期以来遍及全国各地的反教会斗争的总爆发。 义和团的兴起 义和团原称义和拳,是长期流行于山东、直隶(约今河北)等地的许多民间秘密结社中的一种。虽然这个秘密结社重在“拳”而不在“教”,但清政府历来把...
-
李成梁个人资料简介|李成梁简介详细阅读
李成梁 李成梁(1526—1615),明朝辽东大将。朝鲜族。铁岭卫(今辽宁铁岭)人。字汝契。 世授铁岭卫指挥佥事。家贫,年四十仍为诸生,后入京袭职,积功为险山参将。明隆庆元年(1567),以抗土蛮,入援水平功,进副总兵职。三年,以军功进秩一等。四年,署都督佥事,整饬边务,以拒察哈尔部土蛮,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