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民间小故事集成】山西民间小故事
【tool.jxxyjl.com--民间故事】
你知道多少有关山西的故事?阅读山西有趣的民间故事,同时能了解山西独有的民俗。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山西民间小故事,希望对你有用!
山西民间小故事篇1:画师比艺
山西省河津市僧楼镇南午芹忠信村村东有座龙王庙,原址在天涧下涧口的地方,创建时间无可考究,旧时明朝有碑文记载:当年古庙有正殿三间,后因山洪瀑发,庙被淹没。
龙王庙第二次重建地址在东崖地半坡间,时间不详,嘉庆十年(1820xx年)岁次辛卯仲秋重修过一次。后又因地理位置不佳,下暴雨时村中洪水爆发,灌进龙王庙,将龙王庙毁为一旦。
明万历三十一年(1620xx年),村人目睹破烂的龙王庙宇伤心,经乡老多方聚众商议,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号召全村老小捐资、捐物、捐地方,村民齐心用50多条骡子一夜之间把村东口低凹处垫起,作为龙王庙新的庙址。龙王庙建东口,当时只有正殿三间。后在民国十一年(1920xx年)岁次壬戌润五月初三日,重修献殿三间,增建两边耳房和东走廊,舞台和两边山门。龙王庙建成后,由我社画师薛佐唐和本邑绘士赵元福共同彩绘雕画,使庙宇焕然一新,村民喜悦之情,难以表达,特约蒲剧名家杨虎山戏班登台演出,予以庆贺落成。
龙王庙最引人瞩目的是那些壁画,庙里的壁画很珍贵。尤其是在龙王庙正殿左右的东西墙壁上,早年有两副珍贵的壁画:西墙上的一幅是五彩工笔下山虎,名曰:虎啸龙泉。山风吹动,松涛怒吼,斑斓猛虎,浓墨重彩,栩栩如生;东墙上的一幅是写意龙,名为:龙吟云起。祥云缭绕,龙头高昂,口吐火球,神龙见首不见尾,水墨国画,兼工带写,黑白对比鲜明,浓淡运用适宜。两幅画左右对称,画面大约各高5米,宽4米。
据老人们传说,当年在绘画时还有一段有趣的故事。
正殿西山墙和东山墙彩画是龙王庙壁画的显眼地方,请了本村画师和本邑绘师赵元福各画一面。为了比试画工的技艺,在大殿走廊中间围上帐蓬,两个画师互不观看对方的设计和绘画技艺,只要求各显身手,限定时间完工,看谁能画出特色,画艺更高一筹。
正殿西山墙由本邑绘师赵元福丹青,绘了一幅猛虎下山,那猛虎威风凛凛,下山之势给人的感觉,它就是百兽之王,虎啸风生,给人们一种威猛无比的感觉。赵元福画得认真,功夫不负有心人,他的画揭幕后,人们纷纷喝彩。
正殿东山墙,由本社画师薛佐唐丹青,时在壬戌菊月。眼看西山墙的虎就要画成了,而东边画龙的薛佐唐却迟迟不动手,时间过去了好几天,他才开始画画。不过他胸有成龙,挥洒自如,点缀间云飞龙生,浑然天成。他绘了一幅龙哈雷起大型巨龙,看那生龙活虎,活龙活现,大气蓬勃的气势,真好像龙行云走,腾云驾雾大雨即将来临。尤其是点睛之笔,直把一条飞龙画活了,揭幕之初,人们不禁惊呼妙笔神龙!
两幅壁画,龙腾虎跃,栩栩如生,都得到了村民的赞不绝口。这两幅画在六十年代末保存完好。可惜后来龙王庙成了村里的机磨房,机声隆隆,面粉飞扬,年久壁画剥蚀蒙尘,庙墙也几经改造重建,壁画大部分损失。前几年村里的企业家重修了龙王庙,这两幅画由人民村张安太临摹修复,不过比原貌差了许多。
山西民间小故事篇2:白牛溪王通设教
史载,春秋战国时期卜子夏的“西河设教”、隋末王通的“河汾设教”、明朝薛瑄在河津老城“南书院”的设教,三位都是中国历史上具有很大名气的河津文人,在龙门开坛设教,教书育人,传播儒家文化和儒家思想,对当时的历史起到了举足轻重作用。正是因为他们播洒火种,薪火相传才是龙门的文化生生不息,代代繁衍,龙门的文化通过三次设教显得熠熠生辉,闻名天下,因此龙门历来就有“西河桃李满天下”之说。
“王通西河设教”,最初在龙门县城。由于隋炀帝无道,战火四起,他又离开县城迁移到现在的万荣县集贤村。后来又隐居在稷山佛峪东山的文中子洞,专心著述,潜心授徒,对《六经》进行重新修订。
后来王通来到距南午芹东社村(现忠信村)北约5华里的傍通峪永兴禅寺“白牛溪”讲学。王通设教数十年,由于倾注心血,加之他的教育思想符合现实,培养思路志在兴国运、倡兴邦。因此,声名远扬,引得四方学子前来求学,其门下弟子多时达数千人,比较有名是杜淹、李靖、房玄龄、魏征、陈叔达、董常、姚义、薛收、贾琼、窦威等人,这些人后来都成为大唐名臣和社会名流。所以“白牛溪”讲学影响最大。
南午芹忠信村傍通峪的永兴禅寺,即校注本清光绪五年《河津县志》记载的永兴禅寺,位于傍通峪内2里许的石瓮下的西山谷。因其天降雨时,云笼山峰,寺藏云中,故又名“法云寺”。该寺修建于唐天宝( 玄宗742——755)年间,毁于明嘉靖大地震。规模建筑物不详,没有留下历史记载。寺内的“白牛溪”遗迹可考。现在傍通峪的东边悬崖下,那股汩汩直流的细细的泉水,就是白牛溪的源泉。当年,永兴禅寺香火旺盛,不仅拥有南米沟、北米沟、寺沟峪几百亩山坡地,而且在傍通峪口还有30亩官地。可见,当年永兴禅寺水丰粮足,地理位置幽静,可谓文中子王通讲学的最佳场所。他在永兴禅寺广招贤良,白牛溪边聚众讲学,传授文化以及自己的思想和政治主张,永兴禅寺白牛溪由此而著名河东。
山西民间小故事篇3:太原柳巷的由来
柳巷,位于太原市中心的商业闹市区,是个购物的街区,是太原的“王府井”、“铜锣湾”式的商业步行街,也是太原市一条历史悠久最繁华的商业老街,具有三百多年的商业历史,拥有中国华北地区最大的夜市,日人流量多达二十余万。大凡外乡人到太原市出差旅游时,都要在柳巷里走一走,用心体味一番晋商的遗风。
说起柳巷来,那在太原是家喻户晓、无人不知的街道之一。它繁华,繁华到百货俱全、店铺栉比、一家接着一家;它热闹,热闹到人流熙攘、接踵摩肩、络绎不绝;它古老,古老到没有一个人能说清它究竟问世于哪一朝、哪一代。至于这条街为什么要叫柳巷?似乎也成为一个谜,难觅真谛。不过,在老柳巷人的口中,却代代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
相传,明朝皇基的开创者朱洪武——明太祖,在北伐灭元的战争中,挥戈直指元军的军事要塞——太原。驻扎太原的元军,凭借太原城高池深的地理优势,以逸待劳,垂死固守。明西征大将军常遇春,为了解守敌详情,遂亲自化装成樵夫,混进太原城卧底。不料,事不机密,常遇春的行迹被元军探子探得 。当他刚刚穿过太原城东门外的桥头街 ,混进朝曦门时,就被元军伏兵四面包抄。常大将军急迫之中,杀开一条血路,拐入城墙根下的一条小巷,钻进巷北的一个破旧小院。
这所残颓的小院里,只住着一位年愈花甲的孤寡老妇人柳氏。她的丈夫早年被元兵残杀,儿子又被元军抓夫,一去不归。所以,她恨透了元朝统治者。她见这位樵夫被元兵追杀,同情之心油然而生,便把常遇春藏进了后院的柴垛中。追兵闯入院中搜寻,柳氏装聋作哑,将他们哄走。
常大将军获救后,深谢老人救命之恩。临别时,他顺手摘下院中树上的一根柳枝,交给柳氏说:“老妈妈,这里不久要打仗了。为不使您老再遭战火,请把它插在街门上,明朝大军见到柳枝后,便会尽心保护。”
不过几日,明军果然攻入太原。柳氏眼见战火即起,唯恐街坊四邻难逃战劫,遂走家串户,告诉众邻,各取柳枝插于门首。由于常遇春深清了城中敌情,安排了内应坐探,明军里应外合,迅速拿下太原城。攻入城中的明军士兵,按常大将军的命令,看到门上插有柳枝的院子,便格外小心保护,秋毫无犯。
战后,众街坊为了感谢柳氏,也为了纪念太原的光复,便把门首的柳枝,植入门前街畔。这些柳枝便生根、抽技、发芽、吐翠。插入街头巷尾的柳枝,随着时光的推移,长成了小柳树、大柳树、老柳树。从春到夏,从夏到秋,这条不起眼的小巷,绿柳成荫,枝条烟娜,凉爽惬意。于是,一个美丽的街名“柳巷”,来到了太原的大地上。
传说,往往揭示着历史。据地方志书的记载,柳巷起初并不是一条繁华的大街,而是一条院落破旧的市井小巷,居住着饱经风霜的穷苦市民。是清光绪帝中叶的那一场大水患,淹没了城南和南关城的商市街巷,商贾们才逐渐向柳巷、桥头街一带迁转,使这条僻静、萧条的小巷,变成店铺毗连、行商坐贾云集的闹市。尤其是在辛亥革命之后的二十多年中,柳巷的商品贸易迅速发展,成为太原当时的商业中心。“大隆祥”、“庆记”等五大绸缎庄,在这里竞争;“大兴茂”、“志成”、“福利生”、“庆华源”、“履华新”等鞋庄 ,在这里角逐 ;“中华”、“中德”、“顺天立”等药行 ,在这里争衡 ;“恒隆源”、“东方德永”、“近亿号”、“三和兴”、“三义永”、“稻香村”等菜店、茶庄、点心铺、水果铺,在这里发迹。享有盛誉的“正大饭店”、“晋隆饭店”,在这里新建洋式楼堂,烹炒中西大菜,经营豪华旅馆,达官贵人多下榻消遣于此。
柳巷商市的畸型发展,急速膨胀,使不少京津豫冀的商贾们也慕名接踵而至。津商黄厚甫在河南经营的“华泰厚”服装业,在柳巷开办了太原的“华泰厚”;天津著名的“乐仁堂”大药店,在柳巷建立了“乐仁堂”分店;冀贾两兄弟集资,也在柳巷一隅,经营起“双合成”食品店;……一时间短短的一条柳巷,变成了寸土寸金的商业大闹市,云集了四五十家商铺。
20世纪30年代末到40年代中叶,日本侵略军践踏了太原,柳巷的店铺纷纷倒闭,商贾大都破产,一派调蔽萧条的景象,直到太原解放前夕,都难以恢复往日的元气。
是新中国的诞生,挽救了濒临灭顶的太原商业和商市柳巷,使古老的柳巷又焕发出勃勃生机。尤其是80年代以来,老商号迅速恢复,新商店急速增加,商品之丰盛,种类之齐全,成交数额之巨大,超过了任何一个历史时期。问巷北之唐槐,你经历了千余载沧桑,问巷畔之明柳,你经历了数百载磨难,可曾见过如今之盛世?你倾诉吧,向涉足于柳巷的每一个中外游人!
-
【经典民间故事大全200字】民间故事大全200字详细阅读
民间故事,是古往今来生息于斯的劳动人民创造出来的文化瑰宝,是地方历史的文化沉积和文化传统的历史见证,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主要形态之一。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民间故事大全200字,希望大家喜欢!民间故事大全200字篇一 相传,何瑭在沁阳县作官时,有一位钦差大臣从那里经过,他明明知道也不去迎接。钦...
-
中国民间小故事_中国民间小故事详细阅读
关于民间故事的概念,有狭义和广义之分,所谓狭义,即民间故事是指民间神话、传说、寓言之外的那些具有幻想性或现实性较强的散文类民间文学作品。关于一些中国民间小故事你知道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中国民间小故事,希望大家喜欢!中国民间小故事篇一 这天,一家路桥公司老板送给江海一包现金,二十万,这是江...
-
[关于中国古代民间传说故事的作文800字左右]关于中国古代民间传说详细阅读
中国民间故事经过了广泛的采集、选择,在流传、讲述的过程中,经过了无数人的加工与琢磨,其中许多故事成了人们耳熟能详、脍炙人口的名篇佳作。有关中国古代民间故事你了解多少?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关于中国古代民间传说,希望大家喜欢!关于中国古代民间传说篇一 大洪山脚下有一座庄园叫赵家庄,庄主赵金鑫富甲...
-
[儿童简短有趣民间故事]简短有趣的古代民间故事详细阅读
从远古时期开始,民间就流传着许多的故事。简短的民间小故事有趣,空闲时阅读一下也有不少的乐趣。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简短民间小故事,希望对你有用!简短民间小故事篇1:悲伤的李白 公元762年,年过花甲的李白已百病缠身,他已忘记了人世的悲欢,只图一醉方休。他一生醉过太多次,但这是最后一次了。他恍...
-
[重阳节的民间传说故事]关于中国的民间传说故事详细阅读
民间故事是从古至今一直流传下来的故事传说,从中我们可读到中国古代流传于民间那些人和事,比如民间传说中有关鬼,有关风水,有关灵异,有关神话的故事,很有趣味的。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关于中国的民间传说故事,希望大家喜欢!关于中国的民间传说故事篇一 传说远古时代有一个被称为“祟&rdqu...
-
民间道士真实故事|讲述民间真实故事详细阅读
爸爸妈妈们,平时有给孩子们讲故事吗?虽然讲真实民间故事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但是要怎么讲故事孩子喜欢听,这倒是值得爸爸妈妈们注意哦!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讲述民间真实故事,希望大家喜欢!讲述民间真实故事篇一 早些年在北京春节的庙会上,厂甸里,还时常看到串得长长的糖葫芦,最顶上贴着一面小彩旗,一串...
-
【小学生读的民间故事有哪些】小学生读的民间故事详细阅读
充满传奇色彩的精美故事,饱含深意的道理。滋养着人们的心田,鼓舞人们积极乐观地向上,这就是中国民间故事的魅力所在。小学生不妨多点阅读。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小学生读的民间故事,希望大家喜欢!小学生读的民间故事篇一 石门县出产好茶,陆羽《茶经》中曾有记载,湘西北石门县山奇竞秀,云雾飘荡,盛产上好的...
-
[重阳节的民间传说故事]经典的民间传说故事详细阅读
民间故事就是劳动人民创作并传播的、具有虚构内容的散文形式的口头文学作品,是所有民间散文作品的通称,关于那些经典民间传说故事你了解多少?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经典的民间传说故事,希望大家喜欢!经典的民间传说故事篇一 马戏班在河滩上搭台演出,精彩的节目引来不少老少爷们,最后一个压轴戏是&ldquo...
-
民间神话传说 十二生肖的故事_民间神话传说小故事详细阅读
民间故事是从古至今一直流传下来的故事传说,从中我们可读到中国古代流传于民间那些人和事,比如民间传说中有关鬼,有关风水,有关灵异,有关神话的故事,很有趣味的。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民间神话传说小故事,希望大家喜欢!民间神话传说小故事篇一 云城县县令黄天才是个贪官。这天上午,他正和心腹商量以治理云...
-
东平民间故事集_东平民间故事详细阅读
东平民间故事是由东平县民间文学编委会出版社收集整理的一本故事书,里面有很多的有趣的民间故事!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东平民间故事,希望能帮到大家!东平民间故事:东平湖七十二座山的传说 传说,秦始皇的时候,鲁西南平原的北端,即东平湖地区的某村庄里,孟、姜两家大户的宅院紧挨紧靠,也就是一道院墙将两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