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成功收复台湾的民族英雄_民族英雄郑成功收复台湾

历史故事 2021-07-30 网络整理 可可

【tool.jxxyjl.com--历史故事】

  导读:公元1661年3月,中国明末清初的民族英雄郑成功率兵25000人、战舰近500艘,从金门料罗湾出发,经澎湖直抵台湾西海岸,在台湾人民的支持下,经过九个月激战,击败荷兰殖民者,迫使荷兰侵略者挂起了白旗投降,被侵占了三十八年之久的台湾,终于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隆武帝在福州建立政权之后,他手下大臣黄道周是个真心抗清的人,一心想帮助隆武帝出师北伐。但是掌握兵权的郑芝龙,只想保存自己的实力,不愿出兵。过了一年,清军进军福建的时候,派人向他劝降。郑芝龙贪图富贵,就抛弃了隆武帝,向清朝投降,隆武政权也灭亡了。

  郑芝龙有个儿子叫郑成功(福建南安人),当时是个才二十二岁的青年将领。郑芝龙投降清朝的时候,郑成功苦苦劝阻他父亲。后来,他眼见父亲执迷不悟,气愤之下,就单独跑到南澳岛,召募了几千人马,坚决抗清。清王朝知道郑成功是个能干的将材,几次三番派人诱降,都被郑成功拒绝。清将又派他弟弟带了郑芝龙的信劝他投降。他弟弟说:“你如果再不投降,只怕父亲的性命难保。”

  郑成功坚决不动摇,写了一封回信,跟郑芝龙决绝。

  郑成功兵力渐渐强大起来,在厦门建立了一支水师。他跟抗清将领张煌言联合起来,乘海船率领水军十七万人开进长江,分水陆两路进攻南京,一直打到南京城下。但是清军用假投降的手段欺骗他。郑成功中了清军的计,最后打了败仗,又退回厦门。

  郑成功回到厦门,清军已经占领福建大部分地方,他们用封锁的办法,要福建、广东沿海百姓后撤四十里,断绝对郑军的供应,想困死郑成功。郑成功在那里招兵筹饷,都遇到困难,就决定向台湾发展。

  台湾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的领土。明朝末年,欧洲的荷兰人趁明王朝腐败无能,霸占了台湾的海岸,修建城堡,向台湾人民勒索苛捐杂税。台湾人民不断反抗,遭到了荷兰侵略军的镇压。

  郑成功少年时期就跟随他父亲到过台湾,亲眼看到台湾人民遭受的苦难,早就想收复台湾。这一回,他下决心赶走侵略军,就下命令要他的将士修造船只,收集粮草,准备渡海。

  恰好在这时候,有一个在荷兰军队里当过翻译的何廷斌,赶到厦门见郑成功,劝郑成功收复台湾。他说,台湾人民受侵略军欺侮压迫,早就想反抗了。只要大军一到,一定能够把敌人赶走。何廷斌还送给郑成功一张台湾地图,把荷兰侵略军的军事布置都告诉了郑成功。郑成功有了这个可靠的情报,进攻台湾的信心就更足了。

  公元1661年三月,郑成功要他儿子郑经带领一部分军队留守厦门,自己亲率二万五千名将士,分乘几百艘战船,浩浩荡荡从金门出发。他们冒着风浪,越过台湾海峡,在澎湖休整几天,准备直取台湾。这时候,有些将士听说西洋人的大炮厉害,有点害怕。郑成功把自己乘坐的战船排在前面,鼓励将士说:“荷兰人的红毛火炮没什么可怕,你们只要跟着我的船前进就是。”

  荷兰侵略军听说郑军要进攻台湾,十分惊慌。他们把军队集中在台湾(在今台湾东平地区)和赤嵌(在今台南地区)两座城堡,还在港口沉了好多破船,想阻挡郑成功的船队登岸。

  郑成功叫何延斌领航,利用海水涨潮的时机,驶进了鹿耳门,登上台湾岛。

  台湾人民听到郑军来到,成群结队推着小,提水端茶,迎接亲人。躲在城堡里的荷兰侵略军头目气色败坏地派了一百多个兵士冲来,郑成功一声号令,把敌军紧紧围住,杀了一个敌将,敌兵也溃散了。

  侵略军又调动一艘最大的军舰“赫克托”号,张牙舞爪地开了过来,阻止郑军的船只继续登岸。郑成功沉着镇定,指挥他的六十艘战船把赫克托号围住。郑军的战船小,行动灵活。郑成功号令一下,六十多只战船一齐发炮,把赫克托号打中起了火。大火熊熊燃烧,把海面照得通红。赫克托号渐渐沉没下去,还有三艘荷兰船一看形势不妙,吓得掉头就逃。

  荷兰侵略军遭到惨败,龟缩在两座城里不敢应战。他们一面偷偷派人到达维亚(今爪哇)去搬救兵,一面派使者到郑军大营求和,说只要郑军肯退出台湾,他们宁愿献上十万两白银慰劳。

  郑成功扬起眉毛,威严地说:“台湾本来是我国的领土,我们收回这地方,是理所当然的事,你们如果赖着不走,就把你们赶出去!”

  郑成功喝退荷兰使者,派兵猛攻赤嵌。赤嵌的敌军还想顽抗,一时攻不下来。有个当地人给郑军出个主意说,赤嵌城的水都是城外高地流下来的,只要切断水源,敌人就不战自乱。郑成功照这个办法做了,不出三天,赤嵌的荷兰人果然乖乖地投降。

  盘踞台湾城的侵略军企图顽抗,等待救兵。郑成功决定采取长期围困的办法逼他们投降。在围困八个月之后,郑成功下令向台湾城发起强攻。荷兰侵略军走投无路,只好扯起白旗投降。公元1662年初,侵略军头目被迫到郑成功大营,在投降书上签了字后,灰溜溜地离开了台湾。

  郑成功荷兰侵略者手里收复了我国神圣领土台湾,为我上杰出的民族英雄。

本文来源:https://tool.jxxyjl.com/lishigushi/41544.html

  • 林则徐虎门销烟的故事简介|林则徐虎门销烟的故事

    导读:虎门销烟,是指1839年(道光十九年)中国清朝钦差大臣林则徐在广东省从外商手中收缴鸦片、从中国民间收缴烟膏烟具,并在东莞虎门集中销毁的历史事件。1839年6月3日(即清宣宗道光十九年,岁次己亥四月廿二),林则徐下令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鸦片,至6月25日结束,共历时23天,销毁鸦片19187箱...

    发布于:2021-09-11

    详细阅读
  • [中信银行企业文化故事(精选多篇)]企业文化故事的精选

    企业只有一项真正的资源——人;管理就是充分开发人力资源,以做好工作,下面是小编为您整理的企业文化故事的精选,希望对你有所帮助!企业文化故事的精选篇一:青岛双星集团“双星猫”  青岛双星集团是我国制鞋业的旗舰企业,也是当今世界上生产规模最大的制鞋业企...

    发布于:2021-09-11

    详细阅读
  • 【大禹传说故事有哪些】关于大禹的两个传说故事

    禹,姒姓夏后氏,名文命,字高密,号禹,后世尊称大禹,那么关于大禹的两个传说故事什么?下面小编为大家分解。  据《山海经·海内经》记载:禹的父亲崇伯鲧擅长治水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鲧死后,禹继父志,逐太行山东麓的共工氏并联合其他部落,在伊洛河一带进一步展开治水工程,发展农业生产,取得了...

    发布于:2021-09-11

    详细阅读
  • 古代名医故事|古代名医故事

    正所谓医生父母心,医生用他们的技术挽救了一条条生命。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古代名医故事,希望大家喜欢!  古代名医故事一  扁鹊,其真实姓名是秦越人,又号卢医。据人考证,约生于周威烈王十九年(公元前四O七年),卒于赧王五年(公元前三一O年)。他为什么被称为“扁鹊”呢?这是...

    发布于:2021-09-11

    详细阅读
  • 【张良简介】关于张良的故事-张良进履

    张良是河南颍川城父(今河南宝丰)人,秦末汉初杰出的谋士、大臣,与韩信、萧何并称为“汉初三杰”。那么你们了解过关于张良的故事吗?下面是小编为你介绍的张良的历史故事,希望帮助到你。  张良进履  一天,张良闲步沂水圯桥头,遇一穿着粗布短袍的老翁,这个老翁走到张良的身边时,故意...

    发布于:2021-09-11

    详细阅读
  • [了解宋朝历史最好的书]了解宋朝历史

    我国是一个文明古国,有丰富的文化典籍。特别值得自豪的是,有数千年不问断的历史记载,这是世界史上所仅见的那么有关宋朝历史的故事有哪些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了解宋朝历史,希望能够帮到你!了解宋朝历史篇一:冒牌公主柔福案始末  说到宋朝的谜案,还真有不少,狸猫换太子就不多说了,今天来说一下关于公主的...

    发布于:2021-09-11

    详细阅读
  • 三国演义中的经典故事_三国演义的著名故事

    历史故事即生动又有趣,符合现代初中生的心理状态,而且也更符合现代初中思维发展的需要,下面这些是小编为大家推荐的几篇三国演义的著名故事。三国演义的著名故事1:丁斐牛马救曹操  在曹洪被马超战败,丢失潼关之后,曹操率领后续部队赶至潼关关前。在曹操与马超的首次交锋中,曹军溃败。马超统领庞德、马岱等,直...

    发布于:2021-09-11

    详细阅读
  • [小兵张嘎是哪里的抗战故事]小兵张嘎的抗战故事_小兵张嘎的英雄故事

    小兵张嘎是抗战电影和电视剧中的人物,讲述的是抗战时期,河北省保定市安新县境内的白洋淀有个男孩叫张嘎,他聪明勇敢,绰号嘎子。下面为您献上小兵张嘎的故事,一起重温战争岁月!小兵张嘎的抗战故事一  抗战时期,生活在白洋淀的小男孩张嘎与唯一的亲人奶奶相依为命。为了掩护在家养伤的八路军侦察连长钟亮,奶奶英...

    发布于:2021-09-11

    详细阅读
  • 【史上最感人的电影】史上最感人的英文故事

    史上感人的中文小故事我们看得多,那么对于那些英文的故事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史上最感人的英文故事,希望大家喜欢!  史上最感人的英文故事篇一  a girl and a boy were on a motorcycle, speeding through the night   they l...

    发布于:2021-09-11

    详细阅读
  • [古代报恩的故事]古代报恩故事14个_中国古代报恩故事14个

    在古代,报恩这个词就深入人心,比如以身相许。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古代报恩故事14个,希望能帮到大家!  古代报恩故事1  宋朝浙江瑞安府永嘉县,有个姓陈名侃字君和的人,因事亲至孝,名遍四方。他奉侍双亲,温顺孝敬,从来不让父母心中有忧虑之念。偶遇父母有病,则衣不解带,日夜陪床服侍,亲自做汤熬药。...

    发布于:2021-09-11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 实用工具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