姥爷在村里写对联_为村里戏台写对联的往事

对联故事 2020-08-03 网络整理 可可

【tool.jxxyjl.com--对联故事】

  去年春节前,老家村子的戏台建好了。这是村里群众盼望已久,经大家共同出力才建起来的。虽然没有城里舞台的标准、气派,但也是工程师设计,钢筋水泥倒制,墙体贴玛赛克,戏台顶是钢架结构,还配有玻璃秋千窗,似模似样,很有点现代气息。这是家乡群众在逐步富裕后,在建好乡村水泥路,建设了水泥灯光篮球场后,又建了戏台,这是在追求精神文明,建设文化乡村的一个体现吧!

  戏台建好了,两边柱子是要写个对联的。我弟和村长为筹建戏台花了不少心思。他俩对我说:“你墨水多点,又会书法,由你来写个对联吧!”我当然乐意接受。但写什么呢?这确是值得推敲的问题。戏台联不同于春联,它不是每年都换的,一经写好,多年不变,甚至是永久性的。况且这戏台不光用来演戏,还可以用来开展其他活动,是综合性的室内场所,可以称为村中的文化活动中心了。这样,这对联就更要体现文化内涵了。如写农村改革开放后的面貌变化,当然可以,但不容易写好;如从戏台功能方面考虑,“舞台小天地,天地大舞台”也有一定的意境,但又感单调些。我村是朱姓子民,如写朱子治家格言类也未尝不可,但那些格言警句可否古为今用呢,我也把握不准。真是搜索枯肠都未想到满意的联句。于是,我又翻家里的藏书,找来《品联撷趣》,忽然看到清代小说家吴敬梓写的一副对联:“读好书,耕好田,学好便好;创业难,守业难,知难不难”。这是劝人劝业、格言箴语的劝世联,很有哲理,我正是想写这样的对联,可以直接拿来用。但又想,这联毕竟时代久远,缺乏现代气息,我何不在此基础上改写,赋予新的内涵呢?现在的村里群众放开手脚,大力发展种果种菜,哪样作物效益好就种那样。还有不少村民已经不局限于一亩几分地了,早已洗脚上田,务工经商,从事各行业的都有了,致富了。但同时也看到农村中一些人致富后,染上恶习,参与赌博,把原先创下的家业败个精光。针对这种状况,我想这对联可以写成“耕田好,经商好,效果好便好;创业难,守业难,知道难不难”。这样写是否合适,我也把握不准。便向我市著名作家、对古诗词很有研究的我读中学时的老师吴汉林请教,还征求村中一些人的意见。他们都说写得好,既有农村特色,符合现实,通俗易懂,又含有哲理,不失为教育群众、警醒后人的好联。

  写什么问题解决了,这回是怎样写字了。我自知凭自己这点书法功底,要写好这对联不容易。但我想,农村戏台对联,不同于一般的书法展览,主要是写得大方工整,大众化,一般群众都能读得懂,雅俗共赏就行了。我拿来旧报纸,反复练习,大胆落笔,力求把字写得饱满有力些。由于对联中重复使用的字较多,如果每个相同的字都是一个模样,那就显得呆板,也犯了书法大忌。这样,我就将这些重复使用的字,有的写繁体有的写简体,大小结构也有一定的变化,才显得活些。俗语说,人怕笑,字怕吊。我把写好的字挂起来看,有的真是“站立不稳”了,于是又重写,直到满意为止。把写好的字送到广告公司加工压铸,还用红字,镶上戏台两边,效果还不错,为戏台增色不少。

  戏台建好了,很多人包括邻村的一些群众也骑着摩托车过来看。大家都很注意看对联,一些小学生也在指指点点,问这个“  ”是不是那个“难”。也有人挑剔说,你们看啊,上联用了四个“好”字,下联用了四个“难”字,联起来就是“耕田好难好难”。这是他的一种理解,历来都没人说“耕田好易”的,现在党中央还在加大力度解决“三农”问题呢!但我这里立意不是写耕田难与不难,是讲在农村中,你认为干哪样能致富,哪样效益好你就去干那样,以“效果好便好”为标准,这是早已被人们认准了的道理。一些外地戏班来此演出,也都在议论戏台对联,有的还问是谁写的,意境挺好。去年,茂南区机关一名干部下乡到此,认为对联写得好,还在《茂名日报》发表评论文章,推介这对联。我想,一副戏台对联,能引起人们的议论,特是能引起村中青少年的议论,并记住了,这样,引导群众警醒人的目的就达到了。

本文来源:https://tool.jxxyjl.com/duiliangushi/9068.html

  • 乾隆与纪晓岚对戏_纪晓岚戏题某友二子对联

    南监北监,久坐方知监似监;  兄长弟长,乍见都说长者长。  ——纪昀戏题某友二子  纪昀善于戏谑。一次,他去访友。友有二子,一高一矮。弟高如曹交,兄矮如晏婴。纪昀见到他们兄弟后,拍掌狂笑。友问其故,纪昀曰:“余有一难对,为‘南监北监,久坐方知似监。’今以郎君应对矣:‘兄长弟长,乍见都说长者长’。...

    发布于:2020-08-03

    详细阅读
  • 徐渭高清大图欣赏|徐渭高才对县令

    二人土上坐;(乌县令)  一月日边明。(徐 渭)  ——徐渭应对乌县令  绍兴新来了一位姓乌的县令。他年轻有为,十分骄矜。听说当地名士徐文长学问过人,很不服气。有一次,他邀一批乡绅叙饮,并要徐文长同去。徐文长已经年老,听说新知县年轻有为,会一会他也好。席上,乌县令乘着酒兴,出了一个上联要徐文长...

    发布于:2020-08-03

    详细阅读
  • [冷泉亭俞樾]俞樾一家对冷泉

    清朝时候,西湖的冷泉亭上,挂有一副对联:  泉自几时冷起?  峰从何处飞来?  戊辰九月,清朝有名的文人俞樾和他妻子到飞来峰下游玩,坐在冷泉亭边休息,欣赏这副对联。妻子看了一会,要求俞樾给以解释,俞樾把原来的对联改了二字,作为回答:  泉自有时冷起,  峰从无处飞来。  妻子一听,觉得改得不好,...

    发布于:2020-08-03

    详细阅读
  • 巧改对联的故事_对联故事——意哥巧对众秀才

    相传,城内有个女孩,名叫意歌,非常聪明,小小年纪,琴棋书画,一教就会,到了12岁,文采学识,不逊书生。  当年,潭州新到一任太守,当地绅士周公权为太守接风,请了一帮秀才陪太守游岳麓山。周公权特请意歌同去助兴。  他们到了岳麓山抱黄洞的望山亭小憩。周公权陪太守说话,这时有一副美髯的人匆匆过来拜见两...

    发布于:2020-08-03

    详细阅读
  • 漂亮书生橙光_书生妙对:光棍难拿

    传说乡下有个穷书生,年纪不小了,也没钱娶妻,人们叫这种人是“光棍”。这位书生,非常仗义,好打抱不平。凡有乡亲们受欺侮的,找上门来,他便代写状子到衙门里申诉,常常打赢官司,乡里人都很感激他。可那些为非作歹的恶人恨死他了,设计诬告他,书生被拘到官府。升堂审问,县官看他是个书生,且早有耳闻,便问道:“...

    发布于:2020-08-03

    详细阅读
  • 【巧改对联的故事】对联故事——龙凤巧联姻

    (一)  红灯盘龙,火中龙从水里出  赤鞋绣凤,天上凤到地面来  (二)  席上鱼羊,鲜乎鲜矣  窗前女子,好者好之  清朝时,安徽书生汪儒扬少年英俊,才思敏捷。一天,相府的徐小姐出嫁到汪儒扬邻近的陈府,闹新房的整日不散,嚷个不停。新娘徐小姐烦了,以桐油灯上的金龙图案及灯芯为题,吟出一联:  红...

    发布于:2020-08-03

    详细阅读
  • [对联小故事]对联故事——蔡锷智讨风筝

    蔡锷(一八八二——一九二六)字松坡,湖南宾庆(今邵阳市)人。民国初反袁将领。他于一九一五年十二一月,在云南发动护国军起义,又对袁世凯复辟帝制。  蔡锷将军出身贫寒,小时候,没钱上学堂求学,只好自己在家刻苦自学,小小年纪,就显露出了不起的才华。  有一次,蔡锷和小伙伴们,外出放风争,玩得正高兴时,...

    发布于:2020-08-03

    详细阅读
  • 李东阳时期的皇帝|神童李东阳智对皇帝(螃蟹对联)

    李东阳是明代著名诗人,曾做过大学士、少师。儿童时代,他能文会诗。善于对子,聪明过人。这事传到皇宫里,皇帝感到十分惊讶,便宣他进京。当时李东阳才六岁,他业到京城,进了皇宫,可是皇宫的门槛很高,由于他人小跨不过去。皇帝见了,不禁笑了起来。太监把李东阳双手抱起,李东阳这才过了门槛,进了大殿。  皇帝见...

    发布于:2020-08-03

    详细阅读
  • 苏东坡对对子出处|苏东坡对对子妙计讨鱼吃

    苏东坡与佛印和尚是好朋友,两人论诗作联,也常常互相取笑,从中得到极大乐趣。佛印虽是出家人,却顿顿不避荤。一天,他炖了鱼,正要吃,抬头一看,苏东坡进了寺门。心想:早不来,晚不来,一吃鱼他倒来了,先不给他吃。急中生智,顺手把敲的磬翻过来扣在鱼盘上推到一边。苏东坡一进庙门就闻到香喷喷的鱼味,心想:来得...

    发布于:2020-08-03

    详细阅读
  • [县官怕现管打一数字]县官怕老婆的对联

    有一个县官,可以与上司慷慨陈词,表明自己的意见;可以高坐县衙大堂,主持处理一县大事;可以明理断案,哪怕最棘手、最缠人的案子……但有一样令人不解的事,就是回家怕老婆。县官有个好朋友,是个生员,考了好多年就是考不中。人们都当了县官,他还在“生员”这儿原地踏步。于是,他就怕考试,甚至一听“考试”二字身...

    发布于:2020-08-03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 实用工具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