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四字成语故事_四字成语故事-不欺暗室成语故事
【tool.jxxyjl.com--成语故事大全】
不欺暗室就是即使在别人觉察不到的地方也不做亏心事,形容心地光明。那么这个成语出自哪里呢?下面是小编带来的关于不欺暗室成语故事,希望对你有帮助哦。
不欺暗室成语故事
【出处】汉·刘向《列女传·卫灵夫人》。
春秋时期,遽伯玉是卫国有名的贤臣。他为人十分正派,很得卫灵公的信赖。
有一天晚上,他乘马车经过王宫门口。按照当时的礼节,臣子乘车经过王宫门口时应该下车敬礼示意后再离开。但到了晚上宫门已经关闭,又没有人看见,臣子不行礼也是可以的,但遽伯玉认为既然定了这个礼节,就不管是什么时间,有没有人看见,自己都应该遵守。所以,他到了宫门口以后,就停车下来,恭恭敬敬地向王宫行礼表达敬意,然后再上车继续前行。
这时,正好卫灵公还没有睡,他正在宫里和夫人南子说话。他听见宫外有马车行驶的声音,知道马车是从东往西走的,到了宫门口还停了一会儿。
他就问南子说:“这是谁呀?怎么会在宫门口停下呢?”
南子说:“坐车的人肯定是遽伯玉,他乘车从东往西边去了。”
卫灵公觉得奇怪,就问:“你怎么知道那一定就是遽伯玉呢?”
南子说:“遽伯玉是有名的忠臣、贤人,他光明磊落,表里如一,他不会在公开场合故意表现自己来博取名声,也不会在没人知道的情况下做不该做的事。他最遵守礼节,就是没人看见,他也决不会忽略自己应尽的礼数。刚才一定是他坐车经过宫门,下车行了礼以后才离开。”
卫灵公听了有些怀疑,就派人暗中调查,结果还真是这么回事。他暗下佩服南子的判断力,却故意同她开玩笑,骗她说:“我派人查过了,昨晚的确是有人坐车经过王宫,在宫门外停车行了礼,但这人却并不是遽伯玉。”
南子听了,非常高兴,马上倒了一杯酒,向卫灵公表示祝贺。卫灵公觉得有点莫名其妙,说:“你昨晚说那人是遽伯玉,我告诉你说是另外的人,你猜错了,为什么还要向我祝贺呢?”
南子说:“原先我还以为卫国只有遽伯玉一个贤人,现在才知道我们卫国还有一个和他一样的贤人,这说明您至少有两个贤臣,难道还不值得祝贺吗?”
卫灵公听了,很佩服南子的远见卓识,就接过酒喝了,笑着把真相告诉了南子,并说:“第二个贤臣倒是还没有找到,可你却是我的贤妻啊!”从此,他对南子更加敬重了。
天高地厚成语故事
【出处】春秋·佚名《诗经·小雅·正月》。
传说在远古时期,天地还没有分开。宇宙就好像鸡蛋一样,里面是混混沌沌的一团黑暗。古来大力神盘古开天,轻清之气上升为天,并以一天高出二丈左右速度上升,并有日月星辰出现;重浊之气下沉为地,一天比一天加厚一丈,灵气汇为山川河流。天能覆盖万物,地能载重苍生。但天地万物苍生以人为万物之灵尊。
过了1万8千年,天地仍在增高、加厚。但天有多高、地有多厚,谁也说不清,却只能说天很高地很厚,而“盘古氏”劈开气团,立了开天辟地之功,成为人类征服自然的伟大气魄和创造精神的象征。
天崩地坼成语故事
【出处】汉·司马迁《史记·鲁仲连列传》。战国时期,秦国攻打越国的都城邯郸。赵国向魏国求救,魏王表面上派将军晋鄙率军救赵,但却让晋鄙停留在荡阴按兵不动,又派将军辛垣衍潜入邯郸,劝说赵王:
“当今秦国称雄天下,这次不是为了攻占邯郸,而是谋求称帝。赵国如果宣布拥戴秦昭王称帝,秦兵定会撤离赵国。”
赵王和赵国国相平原君一时不知如何决策。
这时,齐国一位很有气节的高士鲁仲连在赵国游历,正在被围困的邯郸城中。他听说魏国想使赵国拥戴秦昭王称帝,便让平原君介绍他会见魏国使者辛垣衍,辛久闻鲁仲连是一位高士,且能言善辩,便不想见他,平原君说:“我已经把您来此的事情给他说了。”辛垣衍只得勉强同意了。
见面后,鲁仲连一声不吭,辛垣衍搭讪着先开了腔:
“我看如今留在这座围城里的人,大多是对平原君有所求的,而据我观察先生您的神色非凡,不像是有所求于平原君的人,干嘛还留在这里不肯离去呢?”鲁仲连接着说:
“当今人们对坚守节操的人很不了解,错误地认为他的行事是为了他自己。”接着,鲁仲连的话锋转向了正题:“那秦国,是一个不讲礼议、鼓励在战争中多杀人的国家,用权诈对待有知识的人,像对待奴隶那样奴役百姓。如果秦王肆无忌惮地当了皇帝,进而统治天下,我只有跳进东海自杀,因为忍受不了受他奴役的滋味啊!我现在会见将军您的目的,是想帮助赵国。”当鲁仲连谈到魏国目前不真心帮助赵国,是因为还未认识到秦王称帝的危害性时,辛垣衍问道:
“秦王称帝的危害将怎么样呢?”
“以前齐威王讲求仁义,当时周朝又穷又弱,各国诸侯都不去朝拜周天子,齐国却独自去朝拜。一年多以后,周烈王死了,诸侯都去吊丧,齐国去得迟了,继位的周显王大发脾气,向齐国报表说:‘天崩地坼,继位天子睡在草席上守丧,齐国迟迟才来吊唁,该杀!’气得齐威王骂遣:‘呸!你娘是个贱丫头。’终于遭到天下人的讥笑。周烈王活着时他去朝拜,死了他却大骂,这实在是因为齐威王忍受不了天子的苛求。天子总是那样苛刻的,这倒也不足为怪。”
在双方继续展开的辩论中,鲁仲连生动深刻地论说了若让秦称帝,包括魏国在内,将沦为秦王的臣仆而落个任人宰割的可悲下场。一席话,说得辛垣衍无言对答,终于站起来,对鲁仲连拜了两拜,道:“我这就离开赵国,不敢再谈尊秦为帝的事了。”
-
出自春秋战国时期的成语典故|关于春秋战国时期的成语典故详细阅读
成语是现代汉语词汇系统中特殊的一类,在结构、语义、语法、语用等多个方面具有自身的独特性。下面是小编为您整理的关于春秋战国时期的成语典故,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关于春秋战国时期的成语典故篇一:临渴掘井 春秋时代,鲁昭公因为在国内待不下去,就出奔到齐国。齐景公问他:“你是怎样治理国家的呢?...
-
[有趣的成语典故]有趣的成语典故详细阅读
成语凝聚着各民族的智慧并具有浓厚的民族色彩。其充分反映了一个民族的天赋,智慧和精神。作为一种重要的语言表达形式,下面是小编为您整理的有趣的成语典故,希望对你有所帮助!有趣的成语典故篇一:画饼充饥 三国时期,魏国有一个名叫卢毓(yù)的人,他是前朝东汉名臣卢植的小儿子。卢毓为人忠厚...
-
【四字成语背后的故事简介】四字成语及背后的故事详细阅读
成语的意义总要取决于它的出处来源所赋予它的故事内容 ,下面这些是小编为大家推荐的几篇四字成语及背后的故事四字成语及背后的故事:好逸恶劳 东汉和帝时,有一位太医,名叫郭玉。郭玉从小就跟着老师学习把脉和针灸,他医德高尚,治好了很多病人。当他给那些贫贱的人治病时,治愈率很高。但是当他给那些王孙贵族们...
-
[简短的历史成语故事30字]简短的历史成语故事详细阅读
汉语成语是在中国特有的社会背景、文化背景中逐渐产生的一种精练的语言文化系统,更是人们日常生活中观察、累积的结晶,无论是在传统社会还是当下,它从来没有从我们的视线里消失过。下面是小编为您整理的简短的历史成语故事,希望对您有所帮助!简短的历史成语故事篇一:病入膏肓 春秋时期,晋景公得了重病,听说秦...
-
【关于友谊的成语典故简短】简短的成语典故及出处精选详细阅读
成语是语言的精华,对成语的熟悉和理解一直是衡量和测试语言能力的一项基本的标准。下面是小编为您整理的简短的成语典故及出处精选,希望对你有所帮助!简短的成语典故及出处精选篇一:三人成虎的故事 战国时代,互相攻伐,为了使大家真正能遵守信约,国与国之间通常都将太子交给对方作为人质。 战国策 : 魏策...
-
投笔从戎的成语故事|投笔从戎的成语故事详细阅读
成语是人们在长期的社会生活实践中形成的结构形式固定、意义完整的固定词组或句子,汉英成语一直有着密切的关系,在结构形式和文化内涵上都有不可分割的关联性。下面是小编为您整理的投笔从戎的成语故事,希望对你有所帮助!投笔从戎的成语故事的主人公简介 班超(32年-120xx年),字仲升,扶风安陵(今陕西...
-
【一诺千金成语故事】一诺千金成语故事详细阅读
成语产生的年代很早,当中保留了许多的古汉语特点,这些特点尤其体现在字词方面。下面是小编为您整理的一诺千金成语故事,希望对你有所帮助!一诺千金成语故事的主人公简介 季布,楚地人,曾效力于西楚霸王项羽,多次击败刘邦军队。项羽败亡后,被汉高祖刘邦悬赏缉拿。后在夏侯婴说情下,刘邦饶赦了他,并拜他为郎中...
-
[成语故事及寓意和道理]成语故事及其寓意3个详细阅读
成语故事及其寓意 不远千里 出处: 《孟子?梁惠王上》孟子见梁惠王。王曰:支!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 释义: 不远千里又称:不远千里而来,表示不以千里为远来到 某地,比喻不畏路途遥远。 故事: 梁惠王见了孟子,热情地说:先生,您不以千里为远来到我们魏国,一定是给我的国家带来利益了吧?...
-
【简单成语故事15字】简单成语故事50字详细阅读
了解成语故事,不仅可以让我们在学习中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成语,更可以让我们进一步了解先人的聪明和才智,下面这些是小编为大家推荐的几篇简单成语故事900字。简单成语故事900字1:扶摇直上 很久很久以前,在北海生活着一种叫鲲的鱼。鲲的体形非常大,可能会有几千里那么长。它还能变化成鸟,鸟的名字叫鹏。鹏...
-
[成语人心不足蛇吞象的典故]成语人心不足蛇吞象的故事-人心不足蛇吞象的故事传说5个详细阅读
人心不足蛇吞象,同”贪心不足蛇吞象“,劝世名言。比喻人贪心不足,就会被自己的欲望所害。下面跟着小编来看看关于人心不足蛇吞象故事的5个版本吧!成语人心不足蛇吞象的故事版本1 一年秋后,丰在回家的路上发现一条小花蛇在秋风中战战兢兢曲蜷成一团,十分可怜。丰动了侧隐之心,小心翼...